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赖意轩专利>正文

打火机的安全点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3850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打火机的安全点火装置,是安装在打火机外壳部的侧壁面上,包括点火电子匣按键与一设置在点火电子匣按键表面的安全推钮,打火机外壳部的侧壁面设有滑槽,供点火电子匣按键于其间滑移运动,该点火电子匣按键底缘面上设有凸挡及-横槽,该安全推钮底缘面设有凸块,一弹簧位于凸块与横槽之间,使安全推钮之凸块嵌设在横槽中,同时凸伸于外壳部的缺槽内,形成扣合状态,通过弹簧使安全推钮具有弹性回复力;当欲按下点火电子匣按键时,需先推送安全推钮,解除凸块与外壳部缺槽间的扣合状态,才可下压点火电子匣按键,自出火口端点火。(*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一、
本技术涉及打火机,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打火机外壳部侧壁面上,欲按下点火电子匣按键时,需先横向推送安全推钮,解除安全扣合状态,才可下压点火器点火,具有安全性的打火机的安全点火装置。二
技术介绍
现有的打火机,为了降低其制造成本,大都制成固定瓦斯容量的抛弃式打火机,固定型的结构与组件,使得这类打火机的结构极其简单,价格低廉而普遍流通市面。根据相关报导,目前我国市售打火机平均每个月可售出一千万支,相当于每年有一点二亿支销量,如此庞大数量的打火机充斥在车间,且在打火机易于操作、易于点火又不具有任何相关安全装置的情况下,因误用打火机而导致火灾的情况时有所闻,成为社会安全的一种隐患。因此,如何确保在任何正常状况,打火机都要能控制打火机内的燃料不外泄,非经安全操作,不能产生火焰,以免孩童不小心触动打火机引发危险等,已经成为制造新一代打火机,改进产品结构设计的重要课题。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打火机的安全点火装置,专门供点火电子匣按键设在打火机外壳部侧壁面上的打火机应用的安全点火装置,其当欲按下点火电子匣按键时,需先横向推送安全推钮,解除安全扣合状态,才可下压点火器点火,具有打火安全的功效。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打火机的安全点火装置,安装在一打火机外壳部侧壁面上,包括一点火电子匣按键及-设置在点火电子匣按键表面的安全推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火机外壳部侧壁面上预设有一凹槽,供点火电子匣按键于其间滑移运动,供控制点火器点火,该凹槽内的外壳部壳体上设有一滑槽,滑槽上端侧边设有一缺槽,供扣合安全推钮的凸块;所述点火电子匣按键,包括在底缘面上设有凸挡及一横槽,该凸挡经滑槽而凸伸至打火机外壳部内,经一压臂而接触点火器;所述安全推钮,包括在底缘面设有一凸块,该凸块嵌合至点火电子匣按键的横槽内,使安全推钮依横槽横向滑移运动,-弹簧位于凸块与横槽之间,使安全推钮具有弹性回复力;安全推钮与点火电子匣按键组合后,恰使安全推钮底缘的凸块凸伸于外壳部的缺槽内,并通过弹簧使凸块扣合于缺槽,同时因凸块位于缺槽中而使点火电子匣按键与打火机外壳部之间形成扣合状态。当欲按下点火电子匣按键点火时,需先横向推送安全推钮,解除凸块与外壳部缺槽间的扣合状态,才可下压点火电子匣按键而自山火口端点火。本技术打火机的安全点火装置的有益效果是,其安装在打火机外壳部的侧壁面上,包括一点火电子匣按键与一设置在点火电子匣按键表面的安全推钮;打火机外壳部的侧壁面上设有滑槽,可供点火电子匣按键在其间滑移运动,用以控制点火器点火;该点火电子匣按键,包括在底缘面上设有凸挡及一横槽,该凸挡经滑槽而凸伸至打火机外壳部内,经-压臂而接触点火器;该安全推钮,包括底缘面设有凸块,一弹簧位于凸块与横槽之间,安全推钮的凸块可嵌设在点火电子匣按键的横槽中,同时凸伸于外壳部的缺槽内,使点火电子匣按键与打火机外壳部之间形成扣合状态,无法下压点火电子匣按键,通过弹簧使安全推钮具有弹性回复力;当欲按下点火电子匣按键时,需先推送安全推钮,解除凸块与外壳部缺槽间的扣合状态,才能够按下压点火电子匣按键而自出火口端点火,具有较佳的安全性能。本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组件与结构简单,可提供明确又有效的安全点火功能;点火电子匣按键表面的安全推钮,并不影响打火机整体外观的美观,不经横向推送安全推钮无法点火的结构设计,也不会影响一般人的点火操作控制,但是对于孩童而言就很难激活点火,避免了有任意触动打火机就会引发点火危险的问题。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安全点火装置设置在打火机侧壁上的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安全点火装置点火动作状态外观图。图3为本技术安全点火装置结构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安全点火装置局部结构剖视图,图中显示未推开安全推钮而不能压下点火电子匣按键。图5为本技术安全点火装置局部结构剖视图,图中显示己推开安全推钮而可以压下点火电子匣按键。图6为本技术安全点火装置经压臂控制下压点火器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0打火机、11外壳部、12上盖、13凹槽、14滑槽、15缺槽、16出火口、20点火电子匣按键、21凸挡、22横槽、30安全推钮、31凸块、32弹簧、40压臂、41枢轴、50点火器。五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所示,为本技术安全点火装置设置在一打火机外壳部11侧壁上的外观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安全点火装置点火动作时的外观图,图中已将上盖12打开,安全推钮30己横向移动,且点火电子匣按键20己被下压;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打火机的安全点火装置,安装在一打火机10外壳部11的侧壁面上,包括点火电子匣按键20与一设置在点火电子匣按键表面的安全推钮30。参阅图3所示,为本技术安全点火装置结构分解图,并配合图1、图2所示,上述安全点火装置,包括在打火机外壳部11的侧壁面上预设有一凹槽13,如图1所示,恰可供点火电子匣按键20于其间滑移运动,用以控制点火器点火;该凹槽13内的外壳部11壳体上设有一滑槽14,如图3所示,在此滑槽14上端侧边设有一缺槽15,用于扣合后述安全推钮30的凸块31。如图3所示,该点火电子匣按键20,包括在底缘面上设有凸挡21及一横槽22,该凸挡21,可经上述滑槽14而凸伸至打火机外壳部11内,经一压臂40而接触点火器50,如图6所示。又如图3所示,该安全推钮30,包括在底缘面设有-凸块31,该凸块31可被嵌合至上述点火电子匣按键20的横槽22内,使安全推钮30可依横槽22进行横向滑移运动,一弹簧32,位于该凸块31与横槽22之间,通过此弹簧32而使安全推钮30具有弹性回复力。参阅图4所示,为本技术安全点火装置局部结构剖视图,图中显示未推开安全推钮30而不能压下点火电子匣按键20。参阅图5所示,为本技术安全点火装置局部结构剖视图,图中显示已推开安全推钮30而可以压下点火电子匣按键20。如图3及图4所示,上述安全推钮30与点火电子匣按键20组合后,恰使得安全推钮30底缘的凸块31,凸伸在外壳部11的缺槽15内,并利用弹簧32,使凸块31被扣合于缺槽15,同时,因凸块31位于缺槽15中而使点火电子匣按键20与打火机外壳部11之间形成扣合状态,无法下压点火电子匣按键20。当欲按下点火电子匣按键20点火时,需先横向推送安全推钮30,如图2及图5所示,解除凸块31与外壳部缺槽15间的扣合状态,同时也解除了点火电子匣按键20与打火机外壳部11之间的扣合状态,才可下压点火电子匣按键20,自出火口16端点火。参阅图6所示,为本技术安全点火装置经压臂40控制下压点火器50点火的示意图,在点火器50上端设有-压臂40,该压臂40一端设置在打火机内部一枢轴41上,另一端接触前述点火电子匣按键20底缘面的凸挡21;当下压点火电子匣按键20时,凸挡21向下推送压臂40,即能下压点火器50,而自出火口16端点火。本技术,因为组件与结构很简单,可以被安装在打火机的侧壁面,用以提供明确又有效的安全点火功能。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己,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打火机的安全点火装置,安装在一打火机外壳部侧壁面上,包括一点火电子匣按键及-设置在点火电子匣按键表面的安全推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火机外壳部侧壁面上预设有一凹槽,供点火电子匣按键于其间滑移,该凹槽内的外壳部壳体上设有一滑槽,滑槽上端侧边设有一缺槽,供扣合安全推钮的凸块;所述点火电子匣按键,包括在底缘面上设有凸挡及-横槽,该凸挡经滑槽而凸伸至打火机外壳部内,经一压臂而接触点火器;所述安全推钮,包括在底缘面设有一凸块,该凸块嵌合至点火电子匣按键的横槽内;一弹簧位于凸块与横槽之间;安全推钮与点火电子匣按键组合后,恰使安全推钮底缘的凸块凸伸于外壳部的缺槽内,并通过弹簧使凸块扣合于缺槽,同时因凸块位于缺槽中而使点火电子匣按键与打火机外壳部之间形成扣合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意轩
申请(专利权)人:赖意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