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赖意轩专利>正文

触导式安全打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5314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触导式安全打火机,属于点火器,现有技术存在安全开关的零部件复杂导致打火机制造成本高且易发生故障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触导式安全打火机是在安全按钮或者安全推钮上设置导电体,借由安全按钮或者安全推钮的带动使导电体连接第一点火电线和第二点火电线,并使点火装置产生的电依次经由第一点火电线、导电体以及第二点火电线传导点燃出气管喷出的易燃气体。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的触导式安全打火机,以较少的零部件以及较低的制造成本达到安全点火的目的。(*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导式安全打火机 丰支*令页*或本技术属于点火器,尤其是一种可以借由较少的零件以及较低的制造 成本而达到安全点火目的的触导式安全打火机。背晕技术传统的打火机是使用打火石借由摩擦产生火花而点燃由出气管喷出的易 燃气体。而后有电子式打火机的出现,它是通过触动一点火装置使点火装置内 的压电材料受挤压产生形变而造成电荷聚集,使得瞬间产生尖端高压放电,再 经由电线传导至出气管上方,点燃易燃气体而达到点火功能。在此类电子式打 火机中,往往设计有安全开关,它通常是在出气管的上方设置一气阀封住该出 气管,当未开启该阀体时,因易燃气体无法喷出而不可点火,当开启该阀体时, 易燃气体可喷出而允许点火,因此达到安全点火的功能。但是,常见的安全开 关存在零部件复杂导致打火机制造成本高且易发生故障的缺陷。^關■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 安全开关的零部件复杂导致打火机制造成本高且易发生故障的缺陷,提供一种 触导式安全打火机,以达到安全点火的功能且零部件少以及制造成本低的目 的。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触导式安全打火机,其特征是包括一外壳,该外壳内具有一点火装置,该点火装置延伸出一第一点火电线, 并将所述点火装置动作时产生的电由该第一点火电线传出;一第二点火电线,它具有一个点火端,该点火端置于一出气管上方;一安全按钮,该安全按钮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点火电线与第二点火电线电性连接;该安全按钮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点火电线与第二点火电 或者 一种触导式安全打火机,其特征是包括-一外壳,该外壳内具有一点火装置,该点火装置延伸出一第一点火电线, 并将该点火装置动作时产生的电由该第一点火电线传出;一第二点火电线,它具有一个点火端,该点火端置于一出气管上方;一安全推钮,该安全推钮位于第一位置时,触动所述点火装置,所述的第 一点火电线与第二点火电线电性连接;该安全推钮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 点火电线与第二点火电线无电性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原有的电子打火机上设置具有两个位置 的安全按钮或者安全推钮,并设置两段点火电线,使得安全按钮在第一位置时 两段点火电线直接电性连接或者安全推钮在第一位置时借由触动点火装置的 动作令两段点火电线电性连接,而在安全按钮或安全推钮在第二位置时,两段 点火电线无电性连接,因此由使用者凭借自己的主观意愿操控安全按钮或安全 推钮的位置实现打火机的安全点火功能;这种通过导电体接触导通两段点火电 线的触导式安全打火机,其构成零部件少,结构简单,因此可靠性强,不易发 生故障,且制造成本低。树寸目i兑日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触导式安全打火机处于自然状态的立体透视图,该图显示的安全推钮位于第二位置状态。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触导式安全打火机处于工作状态的立体透视图,该图显示的安全推钮位于第一位置状态。图3为图1所示结构的触导式安全打火机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图1所示结构的触导式安全打火机的另一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的另一个较佳实施例的触导式安全打火机处于自然状态的立体透视图,该图显示的安全按钮位于第二位置状态。图6为图5所示结构的触导式安全打火机处于工作状态的立体透视图,该图显示的安全按钮位于第一位置状态。图7为图5所示结构的打火机的立体分解图。图中1-触导式安全打火机;ll-出火口; 12-点火装置;121-第一点火电线;122-第二点火电线;1221-点火端;13-点火按钮;14-安全推钮;141-顶 抵部;141卜顶抵杆;142-滑盖突部;143_导电体;144-弹簧;15-安全按钮; 151-按钮突部;152-导电体;153-弹簧;16-电子夹点火按键;161-点火按键 套盖突部;162-T形槽;17-簧片;18-出气管;19-外壳。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见图1 4,该触导式安全打火机1是由一外壳19内的一个点火装置12 延伸出第一点火电线121,并将触动该点火装置12动作时产生的电由该第一 点火电线121传出;而第二点火电线122具有一点火端1221,且该点火端1221 置于出气管18上方;所述的第一点火电线121和第二点火电线122位置固定 的布设在外壳19内; 一安全推钮14延伸出一滑盖突部142,其上连接一导电 体143;由图1可知当安全按钮14位于第二位置时,亦即该触导式安全打火机处 于自然状态时,安全推钮14被套置在顶抵杆1411上且两端抵压在顶抵部141 和T形槽162内的弹簧144支撑着,滑盖突部142上的导电体143偏离第一点 火电线121和第二点火电线122,因此,此时即使下压安全推钮14亦无法使 导电体143同时接触第一点火电线121和第二点火电线122;且若通过下压安 全推钮14和电子夹点火按键16以通过点火按钮13触动点火装置12产生电, 亦因无法使导电体143同时接触第一点火电线121和第二点火电线122而无法 将电传至第二点火电线122的点火端1221 (即出气管18的上方),即使触压 点火按钮13仍无法点火;参阅图2,使用该打火机点火时,先将安全按钮14沿T形槽162横向推 移后,此时安全推钮14位于第一位置,导电体143对应第一点火电线121和 第二点火电线122,再下压安全按钮14,则点火装置12放电并依序经由第一 点火电线121、导电体143、第二点火电线122后至点火端1221放出电火花点燃由出气管18放出的易燃气体,并由出火口ll产生火焰,在动作过程中,顶 抵部141之顶抵杆1411连接弹簧144的设计使安全推钮14沿T形槽162横向 侧移时该弹簧144被压縮,当外力释放后,该安全推钮14可以沿T形槽162 回复原位,簧片17的设计使得下压电子夹点火按键16之外力释放后,电子夹 点火按键16可以借其下端的点火按键套盖突部161受簧片17的回复力而回复 原位。 实施例二参见图5 7,该触导式安全打火机1的安全按钮15延伸突出有一按钮突 部151,该按钮突部151连接一导电体152,且该安全按钮15上还有一弹簧 153套设于该按钮突部151。参见图5,当安全按钮15位于第二位置时,亦即该触导式安全打火机处 于自然状态时,受弹簧153的支撑导电体152虽与第一点火电线121和第二点 火电线122对应,却并无电性连接,此时即使下压电子夹点火按键16打火, 点火装置12产生的电亦无法达到点火端1221,因此不能点火。参见图6,使用该打火机点火时,须先向外壳内侧按压安全按钮15,使导 电体152与第一点火电线121、第二点火电线122电性连接,此时安全按钮15 位于第一位置,之后再下压电子夹点火按键16使得点火装置12产生的电可以 经第一点火电线121、导电体152、第二点火电线122到达点火端1221而点火, 并由出火口ll产生火焰;在下压安全按钮15的动作过程中,弹簧153受安全 按钮15和打火机外壳19的压縮而产生变形,使得下压安全按钮15之力释放 后可以将安全按钮15回复至图5状态。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显示基本 结构和动作原理不变的原则下,可将安全按钮15设于打火机外壳19上任一处, 也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在上文中已经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出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导式安全打火机,其特征是包括:    一外壳(19),该外壳(19)内具有一点火装置(12),该点火装置(12)延伸出一第一点火电线(121),并将所述点火装置(12)动作时产生的电由该第一点火电线(121)传出;    一第二点火电线(122),它具有一个点火端(1221),该点火端(1221)置于一出气管(18)上方;    一安全按钮(15),该安全按钮(15)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的第一点火电线(121)与第二点火电线(122)电性连接;该安全按钮(15)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的第一点火电线(121)与第二点火电线(122)无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意轩
申请(专利权)人:赖意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