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CNC加工的装夹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3838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CNC加工的装夹治具,包括基板、载板和盖板,所述载板固定安装于基板上表面,所述载板上表面与待加工的工件的下表面接触连接,所述盖板设置于工件上方,且盖板的下表面工件压合连接,所述基板的四周边缘处安装有若干个压头机构,此压头机构与盖板的顶面压合连接,所述推拉杆上端连接有一固定块,此固定块上开有一条形通孔,所述第三转轴嵌入此条形通孔内,且第三转轴的两端分别自条形通孔中伸出,两个所述连接转动板的第一条形部分别与第三转轴的两端转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对远处的盖板实施稳定、恒定压力的夹持,从而减小盖板的尺寸,为工件的加工提供更多的空间,可以一次对工件进行多道工序的加工,提高对工件的加工效果和效率。

Fixture for CNC machi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CNC加工的装夹治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CNC加工的装夹治具,属于机械加工领域。
技术介绍
计算机数字控制机床(ComputerizedNumericalControl,以下简称CNC)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处理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进行译码,从而使机床动作并加工零件,因此,相对于传统制造业,CNC的加工精度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省去大量人工操作环节,提高了生产率,在制造业的现代化进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工装夹具是工业制造行业非常常见的一种辅助生产加工的部件,其通过将待加工的工件固定,以便于对工件进行运输或者相关的加工工艺;特别是在进行CNC加工时(CNC,ComputerizedNumericalControlMachine,计算机数字控制机床,简称数控机床),常需要将待加工工件通过工装夹具夹紧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CNC加工的装夹治具,该用于CNC加工的装夹治具可以对远处的盖板实施稳定、恒定压力的夹持,从而减小盖板的尺寸,为工件的加工提供更多的空间,可以一次对工件进行多道工序的加工,提高对工件的加工效果和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CNC加工的装夹治具,包括基板、载板和盖板,所述载板固定安装于基板上表面,所述载板上表面与待加工的工件的下表面接触连接,所述盖板设置于工件上方,且盖板的下表面工件压合连接,所述基板的四周边缘处安装有若干个压头机构,此压头机构与盖板的顶面压合连接;所述压头机构进一步包括固定板、固定座、推拉杆、翘压板、压头和对称设置于固定座两侧的两个连接转动板,所述固定板一端安装于基板上,此固定板远离基板的另一端上开有一供推拉杆穿过的通孔,所述推拉杆的上端与连接转动板转动连接,此推拉杆的下端穿过固定板并与一驱动组件连接;所述固定座下端的基座部固定安装于固定板上表面,所述基座部上连接有向推拉杆一侧倾斜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下端安装有一贯穿连接部的第一转轴,此连接部的上端安装有一贯穿连接部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自连接部的两侧伸出,并分别与连接转动板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与翘压板的末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转动板包括第一条形部和第二条形部,此第一条形部和第二条形部各自的一端相连接,从而在第一条形部与第二条形部之间形成一锐角,且在第一条形部和第二条形部的连接处形成一转角部,两个连接转动板的转角部分别与第一转轴的两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条形部相背于转角部的一端通过一第三转轴与推拉杆上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条形部相背于转角部的一端之间连接有一第四转轴,此第四转轴与所述压头的后端转动连接,所述压头的后端具有一向下延伸的转接部,此转接部通过一第五转轴与翘压板的中后部转动连接,所述压头的前端下表面可与翘压板上表面挤压接触;所述推拉杆上端连接有一固定块,此固定块上开有一条形通孔,所述第三转轴嵌入此条形通孔内,且第三转轴的两端分别自条形通孔中伸出,两个所述连接转动板的第一条形部分别与第三转轴的两端转动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驱动组件为气缸。2.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转轴、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的两端均安装有限位卡片,此限位卡片嵌入第一转轴、第三转轴或第四转轴两端的凹槽内,且此限位卡片的内侧表面与连接转动板的外侧表面接触连接。3.上述方案中,所述压头机构的数目为8个,两个一组分别安装于基板的四个边缘处。4.上述方案中,所述盖板相对的两个侧表面上分别安装有一把手。5.上述方案中,所述把手安装于盖板短边的侧表面上。6.上述方案中,所述盖板为铁盖板或塑料盖板。7.上述方案中,所述基板的正下方设置有一底板,此底板与盖板之间通过若干支撑柱连接。8.上述方案中,所述底板与盖板之间通过4根支撑柱连接,此4根支撑柱分别位于底板的四个拐角处。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用于CNC加工的装夹治具,其压头机构结构设计巧妙,通过多个部件的联动作用,使得翘压板与压头提供双重压力,不仅增强了翘压板对盖板压持的力度和稳定性,避免对工件进行加工时,因夹持力度不够而发生抖动、振刀、产生刀纹等情况,提高工件加工的稳定性和品质;还可以在驱动组件提供的驱动力相同的情况下,增大翘压板的压持力度,进一步的,当翘压板长度较长时,通过压头在翘压板的中部提供了第二重压力使得翘压板可以对远处的盖板实施稳定、恒定压力的夹持,从而为工件的加工提供更多的空间,可以一次对工件进行多道工序的加工,提高对工件的加工效果和效率;此外,通过推杆杆与各个结构的配合设置,使得翘压板可以打开的最大角度大于90°,便于对工件的装夹,而不会碰伤被夹持的物品,进一步提高了对工件加工的稳定性和品质。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用于CNC加工的装夹治具的结构正视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用于CNC加工的装夹治具的压头机构结构正视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用于CNC加工的装夹治具的压头机构结构示意图一;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用于CNC加工的装夹治具的压头机构结构示意图二;附图5为附图4的局部结构放大图;附图6为本专利技术用于CNC加工的装夹治具的连接转动板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本专利技术用于CNC加工的装夹治具的固定座结构示意图;附图8本专利技术用于CNC加工的装夹治具的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基板;2、载板;3、工件;5、盖板;6、压头机构;601、固定板;602、固定座;6021、基座部;6022、连接部;603、推拉杆;604、翘压板;605、压头;6051、转接部;606、通孔;607、驱动组件;608、第一转轴;609、第二转轴;610、第三转轴;611、第四转轴;612、第五转轴;613、固定块;6131、条形通孔;614、连接转动板;6141、第一条形部;6142、第二条形部;6143、转角部;7、把手;8、底板;9、支撑柱。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一种用于CNC加工的装夹治具,包括基板1、载板2和盖板5,所述载板2固定安装于基板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CNC加工的装夹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载板(2)和盖板(5),所述载板(2)固定安装于基板(1)上表面,所述载板(2)上表面与待加工的工件(3)的下表面接触连接,所述盖板(5)设置于工件(3)上方,且盖板(5)的下表面工件(3)压合连接,所述基板(1)的四周边缘处安装有若干个压头机构(6),此压头机构(6)与盖板(5)的顶面压合连接;/n所述压头机构(6)进一步包括固定板(601)、固定座(602)、推拉杆(603)、翘压板(604)、压头(605)和对称设置于固定座(602)两侧的两个连接转动板(614),所述固定板(601)一端安装于基板(1)上,此固定板(601)远离基板(1)的另一端上开有一供推拉杆(603)穿过的通孔(606),所述推拉杆(603)的上端与连接转动板(614)转动连接,此推拉杆(603)的下端穿过固定板(601)并与一驱动组件(607)连接;/n所述固定座(602)下端的基座部(6021)固定安装于固定板(601)上表面,所述基座部(6021)上连接有向推拉杆(603)一侧倾斜的连接部(6022),所述连接部(6022)的下端安装有一贯穿连接部(6022)的第一转轴(608),此连接部(6022)的上端安装有一贯穿连接部(6022)的第二转轴(609),所述第一转轴(608)的两端分别自连接部(6022)的两侧伸出,并分别与连接转动板(614)连接,所述第二转轴(609)与翘压板(604)的末端转动连接;/n所述连接转动板(614)包括第一条形部(6141)和第二条形部(6142),此第一条形部(6141)和第二条形部(6142)各自的一端相连接,从而在第一条形部(6141)与第二条形部(6142)之间形成一锐角,且在第一条形部(6141)和第二条形部(6142)的连接处形成一转角部(6143),两个连接转动板(614)的转角部(6143)分别与第一转轴(608)的两端转动连接;/n两个所述第一条形部(6141)相背于转角部(6143)的一端通过一第三转轴(610)与推拉杆(603)上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条形部(6142)相背于转角部(6143)的一端之间连接有一第四转轴(611),此第四转轴(611)与所述压头(605)的后端转动连接,所述压头(605)的后端具有一向下延伸的转接部(6051),此转接部(6051)通过一第五转轴(612)与翘压板(604)的中后部转动连接,所述压头(605)的前端下表面可与翘压板(604)上表面挤压接触;/n所述推拉杆(603)上端连接有一固定块(613),此固定块(613)上开有一条形通孔(6131),所述第三转轴(610)嵌入此条形通孔(6131)内,且第三转轴(610)的两端分别自条形通孔(6131)中伸出,两个所述连接转动板(614)的第一条形部(6141)分别与第三转轴(610)的两端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CNC加工的装夹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载板(2)和盖板(5),所述载板(2)固定安装于基板(1)上表面,所述载板(2)上表面与待加工的工件(3)的下表面接触连接,所述盖板(5)设置于工件(3)上方,且盖板(5)的下表面工件(3)压合连接,所述基板(1)的四周边缘处安装有若干个压头机构(6),此压头机构(6)与盖板(5)的顶面压合连接;
所述压头机构(6)进一步包括固定板(601)、固定座(602)、推拉杆(603)、翘压板(604)、压头(605)和对称设置于固定座(602)两侧的两个连接转动板(614),所述固定板(601)一端安装于基板(1)上,此固定板(601)远离基板(1)的另一端上开有一供推拉杆(603)穿过的通孔(606),所述推拉杆(603)的上端与连接转动板(614)转动连接,此推拉杆(603)的下端穿过固定板(601)并与一驱动组件(607)连接;
所述固定座(602)下端的基座部(6021)固定安装于固定板(601)上表面,所述基座部(6021)上连接有向推拉杆(603)一侧倾斜的连接部(6022),所述连接部(6022)的下端安装有一贯穿连接部(6022)的第一转轴(608),此连接部(6022)的上端安装有一贯穿连接部(6022)的第二转轴(609),所述第一转轴(608)的两端分别自连接部(6022)的两侧伸出,并分别与连接转动板(614)连接,所述第二转轴(609)与翘压板(604)的末端转动连接;
所述连接转动板(614)包括第一条形部(6141)和第二条形部(6142),此第一条形部(6141)和第二条形部(6142)各自的一端相连接,从而在第一条形部(6141)与第二条形部(6142)之间形成一锐角,且在第一条形部(6141)和第二条形部(6142)的连接处形成一转角部(6143),两个连接转动板(614)的转角部(6143)分别与第一转轴(608)的两端转动连接;
两个所述第一条形部(6141)相背于转角部(6143)的一端通过一第三转轴(610)与推拉杆(603)上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条形部(6142)相背于转角部(6143)的一端之间连接有一第四转轴(611),此第四转轴(611)与所述压头(60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淳崵赵长亮蒋燕周士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丰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