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纯胶密封圈的无飞边模具
本技术涉及密封圈加工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纯胶密封圈的无飞边模具。
技术介绍
纯胶类密封圈广泛应用在轴承、节温器、变速箱等模块中。现有的纯胶类密封圈在制造中,其去除飞边方式一般都采用手工撕边,这种传统的去飞边方式不仅效率非常低、人工资源浪费大,并且对每个撕边人员的素质水平有很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纯胶密封圈的无飞边模具。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适用于纯胶密封圈的无飞边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在合模状态下,上模位于下模的上方并与下模配合形成环形的型腔、以及位于型腔外侧并与型腔同轴的外余料槽和位于型腔内侧的内余料槽,其中:型腔与外余料槽之间设有在合模状态下对二者之间形成截断的外承压点,型腔与内余料槽之间设有在合模状态下对二者之间形成截断的内承压点。优选地,外承压点在型腔直径方向上的宽度为0.15mm-0.2mm。优选地,内承压点在型腔直径方向上的宽度为0.15mm-0.2mm。优选地,在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纯胶密封圈的无飞边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和下模(2),在合模状态下,上模(1)位于下模(2)的上方并与下模(2)配合形成环形的型腔(a)、以及位于型腔(a)外侧并与型腔(a)同轴的外余料槽(b)和位于型腔(a)内侧的内余料槽(c),其中:型腔(a)与外余料槽(b)之间设有在合模状态下对二者之间形成截断的外承压点(d),型腔(a)与内余料槽(c)之间设有在合模状态下对二者之间形成截断的内承压点(e)。/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纯胶密封圈的无飞边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和下模(2),在合模状态下,上模(1)位于下模(2)的上方并与下模(2)配合形成环形的型腔(a)、以及位于型腔(a)外侧并与型腔(a)同轴的外余料槽(b)和位于型腔(a)内侧的内余料槽(c),其中:型腔(a)与外余料槽(b)之间设有在合模状态下对二者之间形成截断的外承压点(d),型腔(a)与内余料槽(c)之间设有在合模状态下对二者之间形成截断的内承压点(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纯胶密封圈的无飞边模具,其特征在于,外承压点(d)在型腔(a)直径方向上的宽度为0.15mm-0.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纯胶密封圈的无飞边模具,其特征在于,内承压点(e)在型腔(a)直径方向上的宽度为0.15mm-0.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纯胶密封圈的无飞边模具,其特征在于,在合模状态下,上模(1)的下表面与下模(2)的上表面之间且位于外余料槽(b)的外侧形成最大间隙为0.05mm的次承压面(f)。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纯胶密封圈的无飞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次承压面(f)在型腔(a)直径方向上的宽度大于0mm,小于2mm。
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增宝,孙卫华,李明,周梦,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库伯密封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