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段式处理的尾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2974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段式处理的尾气净化装置,包括脱硫塔,除雾装置和废水水箱,脱硫塔包括进气管,其为一双层式的直管道,进气管同轴设置在脱硫塔塔体内,进气管下端侧壁连通一用于导入硫化物气体的增压风机,进气管内管壁上均匀开设若干喷淋孔;喷淋装置,其入口端设置在脱硫塔塔体顶部,喷淋装置呈螺旋状环绕在进气管外周和脱硫塔的塔体内周之间,且喷淋装置纵向螺旋间隔设置使得相邻两层喷淋装置之间形成一喷淋层;水泵,其设置在喷淋层中,水泵的输出端连通进气管;以及出气管,其设置在脱硫塔塔体底部外侧壁上,出气管入口端与喷淋层出口端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脱硫率高,脱硫效率大,适用于一些大型和中小型电厂对硫化物气体的治理。

A kind of tail gas purification device with staged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段式处理的尾气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脱硫设备
,具体为一种分段式处理的尾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国内很多地区要求工厂实现超低排放,其中二氧化硫的排放低于35mg/Nm3。在工厂运维水平较高、除尘器维护较好的情况下,硫化物气体含硫量在30mg/Nm3-100mg/Nm3之间,且硫化物气体量相当可观,脱除硫化物气体的净化设备需要在瞬间内连续不断地高效净化硫化物气体,使净化后的硫化物气体达到地方排放标注的排放要求,低于国家排放标准。脱硫塔的主要作用是脱除硫化物气体中的二氧化硫,而喷淋塔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脱硫塔类型之一,喷淋塔具有结构简单,工艺成熟可靠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大型及中小型电厂对低硫硫化物气体的治理,但仅仅依靠喷淋塔本身的单次脱硫,很难实现二氧化硫的超低排放,脱硫效率也无法令人满意,并且在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处理时常常会带来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分段式处理的尾气净化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稳定,能耗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分段式处理的尾气净化装置,包括:脱硫塔,其包括:进气管,其为一双层式的直管道,所述进气管同轴设置在所述脱硫塔塔体内,所述进气管下端侧壁连通一用于导入硫化物气体的增压风机,所述进气管下端连通一出浆管,所述进气管内管壁上均匀开设若干喷淋孔;喷淋装置,其入口端设置在所述脱硫塔塔体顶部,所述喷淋装置呈螺旋状环绕在所述进气管外周和所述脱硫塔的塔体内周之间,且所述喷淋装置纵向螺旋间隔设置使得相邻两层所述喷淋装置之间形成一喷淋层;水泵,其设置在所述喷淋层中,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所述进气管,且所述水泵将积聚在所述喷淋层中的石灰浆液抽送进所述进气管的夹层内;以及出气管,其设置在所述脱硫塔塔体底部外侧壁上,所述出气管入口端与所述喷淋层出口端连通;除雾装置,其入口端与所述出气管出口端连通,且所述除雾装置出口端连通一烟囱;以及废水水箱,其入口端与所述出浆管出口端连通。优选的,所述进气管包括内管道、外管道和一呈漏斗状结构的出浆口,所述内管道同轴间隔设置在所述外管道内,且所述内管道上端开口外周与所述外管道上端开口内周之间贴合设置一环形挡板,所述内管道和所述外管道顶部通过夹设所述环形挡板进行密封固定;所述出浆口的上端与所述内管道的下端相连,所述出浆口下端开口的外径小于所述脱硫塔塔体底部出口的内径,所述出浆口的下端从所述脱硫塔塔体底部的出口向外引出,该引出端向下延伸并同轴间隔嵌设在所述出浆管内。优选的,所述出浆口的侧壁上开设一进气口,所述增压风机输出端从外部穿过所述脱硫塔的塔体后连接固定到所述进气口上,所述增压风机将所述硫化物气体加压后从所述进气口导入到所述内管道内。优选的,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呈螺旋状环绕在所述进气管外周的喷淋夹层和安装在所述喷淋夹层下表面上的若干喷嘴,所述喷嘴与所述喷淋夹层连通,且所述喷淋夹层纵向螺旋间隔设置使得相邻两层所述喷淋夹层之间形成所述喷淋层,所述喷淋夹层入口端与设置在所述脱硫塔塔体外壁上的一进浆管相连,所述进浆管将石灰浆液导入到所述喷淋夹层内。优选的,所述进气管外管壁上沿轴向凸出设置有多个第一挡板,且所述第一挡板固定在每一层所述喷淋夹层上表面上,所述第一挡板的高度小于所述喷淋层的高度。优选的,所述水泵安装固定在所述第一挡板前端的所述喷淋夹层底部,所述外管道管壁上沿轴向间隔开设若干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内管道和外管道之间的夹层连通,且所述通孔的开设位置与所述水泵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对应连接到所述通孔上,所述水泵通过所述通孔将石灰浆液抽送进所述进气管的夹层中。优选的,所述内管道管壁上均匀开设若干所述喷淋孔,所述内管道外管壁与所述外管道内管壁之间横向贴合夹设多个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轴向位于相邻两个所述通孔之间。优选的,所述喷淋夹层下表面上以垂直于其下表面的方向开设若干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喷淋夹层连通,所述安装孔覆盖所述喷淋夹层的宽度方向;所述喷嘴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喷嘴沿与所述喷淋夹层下表面垂直的方向向下进行喷淋。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前端面上安装一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的终端连接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水泵连接。优选的,所述脱硫塔的底部设置成漏斗状结构,所述脱硫塔的底部出口与所述出浆管连通,所述脱硫塔的底部出口位于所述进气口下端,且所述脱硫塔的底部出口与所述出浆管连通的位置与所述进气口之间的所述出浆管中填充有回流的石灰浆液,所述脱硫塔底部和所述内管道中的石灰浆液在所述出浆管中汇集后被一同引入所述废水水箱。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由特制脱硫塔,除雾装置,废水水箱等组成,具有脱除率高,脱硫效率大,输出稳定,能耗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适用于一些大型和中小型电厂对硫化物气体的治理。2、本技术的特制脱硫塔采用喷淋装置螺旋环绕在脱硫塔内周壁上的结构,使在同等脱硫塔体积的情况下,将喷淋装置设计的更长,从而增大了气液间的接触面积,增长了气液间的接触时间,极大的提高了二氧化硫的脱除率。3、本技术通过增设水泵将集聚在喷流层中的石灰浆液抽入进气管内,使石灰浆液对进入脱硫塔的硫化物气体进行首次的喷淋脱硫,以此来增加脱硫塔的内循环,从而提高了二氧化硫的脱除率与脱硫效率。4、本技术喷淋装置的喷嘴采用沿与喷淋夹层下表面垂直的方向进行喷淋的方式,使气液间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二氧化硫的脱除率。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脱硫塔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脱硫塔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进气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进气管的横向截面图;图5为本技术A的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B的放大图。图中:1、增压风机;2、进气管;3、进浆管;4、喷淋装置;5、喷淋层;6、水泵;7、出气管;8、出浆管;9、第一挡板;10、水位传感器;21、内管道;22、外管道;23、进气口;24、出浆口;25、通孔;26、喷淋孔;27、环形挡板;28、第二挡板;41、喷淋夹层;42、喷嘴;43、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请参阅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分段式处理的尾气净化装置,包括脱硫塔、除雾装置和废水水箱。具体的,脱硫塔包括:进气管2、喷淋装置4、水泵6和出气管7等,其中,进气管2同轴设置在脱硫塔塔体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段式处理的尾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脱硫塔,其包括:/n进气管(2),其为一双层式的直管道,所述进气管(2)同轴设置在所述脱硫塔塔体内,所述进气管(2)下端侧壁连通一用于导入硫化物气体的增压风机(1),所述进气管(2)下端连通一出浆管(8),所述进气管(2)内管壁上均匀开设若干喷淋孔(26);/n喷淋装置(4),其入口端设置在所述脱硫塔塔体顶部,所述喷淋装置(4)呈螺旋状环绕在所述进气管(2)外周和所述脱硫塔的塔体内周之间,且所述喷淋装置(4)纵向螺旋间隔设置使得相邻两层所述喷淋装置(4)之间形成一喷淋层(5);/n水泵(6),其设置在所述喷淋层(5)中,所述水泵(6)的输出端连通所述进气管(2),且所述水泵(6)将积聚在所述喷淋层(5)中的石灰浆液抽送进所述进气管(2)的夹层内;以及/n出气管(7),其设置在所述脱硫塔塔体底部外侧壁上,所述出气管(7)入口端与所述喷淋层(5)出口端连通;/n除雾装置,其入口端与所述出气管(7)出口端连通,且所述除雾装置出口端连通一烟囱;以及/n废水水箱,其入口端与所述出浆管(8)出口端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段式处理的尾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脱硫塔,其包括:
进气管(2),其为一双层式的直管道,所述进气管(2)同轴设置在所述脱硫塔塔体内,所述进气管(2)下端侧壁连通一用于导入硫化物气体的增压风机(1),所述进气管(2)下端连通一出浆管(8),所述进气管(2)内管壁上均匀开设若干喷淋孔(26);
喷淋装置(4),其入口端设置在所述脱硫塔塔体顶部,所述喷淋装置(4)呈螺旋状环绕在所述进气管(2)外周和所述脱硫塔的塔体内周之间,且所述喷淋装置(4)纵向螺旋间隔设置使得相邻两层所述喷淋装置(4)之间形成一喷淋层(5);
水泵(6),其设置在所述喷淋层(5)中,所述水泵(6)的输出端连通所述进气管(2),且所述水泵(6)将积聚在所述喷淋层(5)中的石灰浆液抽送进所述进气管(2)的夹层内;以及
出气管(7),其设置在所述脱硫塔塔体底部外侧壁上,所述出气管(7)入口端与所述喷淋层(5)出口端连通;
除雾装置,其入口端与所述出气管(7)出口端连通,且所述除雾装置出口端连通一烟囱;以及
废水水箱,其入口端与所述出浆管(8)出口端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式处理的尾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2)包括内管道(21)、外管道(22)和一呈漏斗状结构的出浆口(24),所述内管道(21)同轴间隔设置在所述外管道(22)内,且所述内管道(21)上端开口外周与所述外管道(22)上端开口内周之间贴合设置一环形挡板(27),所述内管道(21)和所述外管道(22)顶部通过夹设所述环形挡板(27)进行密封固定;所述出浆口(24)的上端与所述内管道(21)的下端相连,所述出浆口(24)下端开口的外径小于所述脱硫塔塔体底部出口的内径,所述出浆口(24)的下端从所述脱硫塔塔体底部的出口向外引出,该引出端向下延伸并同轴间隔嵌设在所述出浆管(8)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段式处理的尾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浆口(24)的侧壁上开设一进气口(23),所述增压风机(1)输出端从外部穿过所述脱硫塔的塔体后连接固定到所述进气口(23)上,所述增压风机(1)将所述硫化物气体加压后从所述进气口(23)导入到所述内管道(21)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段式处理的尾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4)包括呈螺旋状环绕在所述进气管(2)外周的喷淋夹层(41)和安装在所述喷淋夹层(41)下表面上的若干喷嘴(42),所述喷嘴(42)与所述喷淋夹层(41)连通,且所述喷淋夹层(41)纵向螺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仕宏吴倩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仕净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