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后悬置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2704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电动汽车后悬置支架,通过对该支架的结构设计及传力路径布置,使其满足强度性能要求,从而解决电动汽车后悬置支架载荷增加带来的强度风险问题。该电动汽车后悬置支架由上连接座、下连接座及立板构成,关键在于所述立板的底端与下连接座的中部连接,立板的顶端与上连接座的一侧连接;所述下连接座在立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动总安装孔和车身侧安装孔;所述上连接座设有车身侧安装孔;所述下连接座的顶面及上连接座的顶面设有若干条X向传力凸筋,立板的侧面设有若干条Y向传力凸筋,所述X向传力凸筋、Y向传力凸筋相接而形成连续的主传力凸筋;所述下连接座的底面设有若干条辅助X向传力凸筋。

An electric vehicle rear mount b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后悬置支架
本技术属于汽车构造
,具体涉及到一种电动汽车后悬置支架的结构。
技术介绍
从汽车技术至今,不过一百多年时间,但是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汽车扮演了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角色。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和日益普及,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扩大了人们的活动半径。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面对汽车带来的负面影响:环境污染问题和能源危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零排放”和“低噪声”的电动汽车就应运而生了。对于电动汽车来说,后悬置受力方向及载荷与一般汽油车有所不同。某纯电动汽车悬置载荷分解时发现,后悬置支架硬点上x/z向载荷均比之前汽油车有所增加,并且对Y向的载荷更为敏感,这样对支架局部结构及传力路径的设计就有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后悬置支架一般以一个系统出现,且多为解决工艺困难、制造及配合方面问题居多,很少涉及到具体支架局部结构、传递路径及强度性能等方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电动汽车后悬置支架,通过对该支架的结构设计及传力路径布置,使其满足强度性能要求,从而解决电动汽车后悬置支架载荷增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后悬置支架,由上连接座、下连接座及立板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的底端与下连接座的中部连接,立板的顶端与上连接座的一侧连接;所述下连接座在立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动总安装孔和车身侧安装孔;所述上连接座设有车身侧安装孔;所述下连接座的顶面及上连接座的顶面设有若干条X向传力凸筋,立板的侧面设有若干条Y向传力凸筋,所述X向传力凸筋、Y向传力凸筋相接而形成连续的主传力凸筋;所述下连接座的底面设有若干条辅助X向传力凸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后悬置支架,由上连接座、下连接座及立板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的底端与下连接座的中部连接,立板的顶端与上连接座的一侧连接;所述下连接座在立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动总安装孔和车身侧安装孔;所述上连接座设有车身侧安装孔;所述下连接座的顶面及上连接座的顶面设有若干条X向传力凸筋,立板的侧面设有若干条Y向传力凸筋,所述X向传力凸筋、Y向传力凸筋相接而形成连续的主传力凸筋;所述下连接座的底面设有若干条辅助X向传力凸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后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传力凸筋包括位于立板两侧边缘位置处的边缘主传力凸筋,所述下连接座的动总安装孔包括位于下连接座两侧边缘位置处的边缘动总安装孔,所述边缘主传力凸筋由下连接座的边缘动总安装孔经立板延伸至上连接座的车身侧安装孔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后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主传力凸筋在位于下连接座与立板之间的位置处设有斜撑。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文强仰荣德孟凡亮段修健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