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书元专利>正文

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2374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包括有炉体(1)和炉膛(10),在炉膛(10)的下端安装有炉桥,该炉桥由2根或2根以上的炉桥轴(5)组成,在炉桥轴(5)上安装有破渣齿(5a),炉桥轴(5)与炉膛(10)组成转动连接,炉桥轴(5)的一端伸出炉体(1)外,在该端连接有手柄(15),在炉膛(10)耐火层(11)的外侧设有保温层(12),在炉桥下方的炉体(1)内腔中安装有与炉桥配套的接渣车(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排渣方便,煤充分燃烧,煤的利用率高,节约能源,并且清理煤渣方便。(*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炉
技术介绍
现有的锅炉,其炉膛壁的结构一般是最外层为炉体、中间层为水 箱,在该水箱中灌装有需加热的水,最内层为用耐火材料做的耐火层 等,在耐火层的内侧即为炉膛,煤在该炉膛中燃烧,水箱中的水通过 耐火层吸收炉膛中的热量。因耐火层的隔热效果有限,水箱中的水能 够较多的吸收炉膛中的热量,这样虽然不会造成热量的浪费,但由于水的沸点温度仅为摄氏ioo度左右,使得炉膛中靠近耐火层处的温度大大低于煤的燃点温度,造成炉膛内靠近耐火层处的煤难于充分燃烧。实践证明,在靠近耐火层5CM到8CM以内的煤由于温度较低,很 难充分燃烧,造成能源的浪费。现有的锅炉,大部分都在炉膛的下端安装有固定的炉桥,煤在炉 桥上燃烧,燃烧后的煤渣有少量的会穿过炉桥落下,从炉膛中排出, 但大部分都不可能自动穿过炉桥排出,需要操作工人利用钩等工具将 煤渣层搅动后,使其松动,煤渣才能穿过炉桥排出,因此,现有的锅 炉排渣不方便,且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大。现有的部分卧式锅炉,采 用链式炉排替代固定的炉桥,锅炉的排渣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但是, 链式炉排结构复杂,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都较高,而且需要电力驱动,浪费能源。现有的锅炉,其煤渣经过炉桥排出后,落在炉桥的下方,清除这 些煤渣,需要首先将其装入运渣车中,再利用运渣车运出工作场地, 清理煤渣即浪费时间又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充分燃烧,从而提高煤的利用率,节约能源的锅炉;另一个目的是排渣方便;再一个目的是清理煤 渣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锅炉,包括有炉体和炉膛,在炉膛 的下端安装有炉桥,在炉膛耐火层的外侧设有保温层。上述锅炉,其炉桥由2根或2根以上的炉桥轴组成,该炉桥轴与 炉膛组成转动连接。上述锅炉,在炉桥轴上安装有破渣齿。上述锅炉,其炉桥轴的一端伸出炉体外,在该端连接有手柄。 上述锅炉,在炉桥下方的炉体内腔中安装有与炉桥配套的接渣 车,该接渣车与炉体组成可移动连接,在与接渣车配套位置处的炉体 上开有运渣门,该运渣门与接渣车配套。由于本技术锅炉,在其炉膛耐火层的外侧设有保温层,炉膛 壁的结构从里到外依次为耐火层、保温层、装有水的水箱和炉体,水 箱中的水虽然能通过保温层和耐火层吸收到炉膛中的热量,但由于保 温层的隔热作用,炉膛内靠近耐火层处的温度受水箱中水吸收热量的 影响较小,炉膛中的高温燃烧环境不受影响,整个炉膛内的温度明显高于传统锅炉的温度,保证了炉膛内靠近耐火层处的温度超过了煤的 燃点温度,这样就有效地改善了靠近耐火层处的煤的燃烧条件,使其 能充分燃烧,因而提高了煤的利用率,节约能源。由于本技术锅炉,其炉桥由2根或2根以上的炉桥轴组成, 该炉桥轴与炉膛组成转动连接,炉桥轴的一端伸出炉体外,在该端配 套有手柄,在炉膛内的炉桥轴上安装有破渣齿,当需要排渣时,给手 柄施加外力,利用该外力转动炉桥轴,破渣齿将炉膛中最下层的煤渣 层搅动并将较大的煤渣块破碎,这样,炉膛中最下层的煤渣就能自行 穿过炉桥按燃烧顺序依次排出,因此,本技术锅炉可防止可燃煤 被排出,节约能源、排渣方便且操作简单,劳动强度小。由于本技术锅炉,在其炉桥下方的炉体内腔中安装有接渣 车,在与接渣车配套位置处的炉体上开有与接渣车配套的运渣门,从 炉膛中穿过炉桥排出的煤渣,直接落到接渣车中,当接渣车中的煤渣 达到一定的数量时,直接将接渣车通过运渣门从炉体中拉出并运出工 作场地,接渣车具备了接渣和运渣双重功能,省略了将煤渣从炉桥下 方装上运渣车的麻烦,因此,清理煤渣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锅炉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锅炉的主视图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A""A剖视图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B剖视图放大示意图。1、炉体;2、烟道;3、出水管;4、炉门;5、炉桥轴;5a、破渣齿;6、接渣车;7、进水管;8、吸热水管;9、水箱;10、炉膛; ll耐火层;12、保温层;13、吸热水管;14、运渣门;15、手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在炉体(1)中安装有吸热水管(8),该吸热水管(8) 与水箱(9)、吸热水管(13)、进水管(7)和出水管(3)连通,在 炉体(1)的上端安装有烟道(2),炉体(1)的内腔和烟道(9)外 侧之间为水箱(9),在该水箱(9)中灌装有水,炉膛(10)的壁从 外到里分别为炉体(1)、水箱(9)、保温层(12)和耐火层(11), 在炉膛(10)的下端安装有炉桥,该炉桥由2根或2根以上的炉桥轴(5) 组成,炉桥轴(5)与炉膛(10)组成转动连接,在炉桥轴(5) 上安装有破渣齿(5a),炉桥轴(5)的一端伸出炉体(1)外,在该端 连接有手柄(15),为了方便加煤并使加进到炉膛中的煤能在炉膛中 分布均匀,本技术实施例在炉体(1)上开设有2组炉门(4), 在炉桥中间安装有吸热水管(13),利用该吸热水管(13)将炉桥分 为两部分,与此相对应,在炉体(1)的下方设有2台接渣车(6)和 2扇运渣门(14),接渣车(6)与炉体(1)组成可移动连接。如果 炉膛较窄,则在炉体(1)上开设l组炉门(4),在炉桥中间不设吸 热水管(13),与此相对应,只在炉体(1)的下方设l台接渣车(6) 和l扇运渣门(14)。如果炉膛很宽,则在炉体(1)上开设3组炉门(4),在炉桥中间设2根吸热水管(13),利用该2根吸热水管(13) 将炉桥分成三部分,与此相对应,在炉体(1)的下方设3台接渣车(6) 和3扇运渣门(14)。使用时,打开炉门(4),向炉膛(10)中加煤,煤燃烧后的煤渣穿过炉桥排出落到接渣车(6)中,当接渣车 (6)中的煤渣达到一定的数量时,通过运渣门(14)将接渣车(6) 从炉体(l)内腔中拉出并运出工作场地。当需要排渣时,给手柄(15) 施加外力,利用该外力转动炉桥轴(5),破渣齿(5a)将炉膛(10) 中最下层的煤渣层搅动并将较大的煤渣块破碎,这样,炉膛(10)中 最下层的煤渣就能自行穿过炉桥排出落到接渣车(6)中。权利要求1、一种锅炉,包括有炉体(1)和炉膛(10),在炉膛(10)的下端安装有炉桥,其特征是在炉膛(10)耐火层(11)的外侧设有保温层(1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其特征是炉桥由2根或2根 以上的炉桥轴(5)组成,该炉桥轴(5)与炉膛(10)组成转动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其特征是在炉桥轴(5)上安 装有破渣齿(5a)。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锅炉,其特征是炉桥轴(5)的 一端伸出炉体(1)外,在该端连接有手柄(15)。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锅炉,其特征是在炉桥下 方的炉体(1)内腔中安装有与炉桥配套的接渣车(6),该接渣车(6) 与炉体(1)组成可移动连接,在与接渣车(6)配套位置处的炉体(1)上开有运渣门(14),该运渣门(14)与接渣车(6)配套。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炉,其特征是在炉桥下方的炉体 (1)内腔中安装有与炉桥配套的接渣车(6),该接渣车(6)与炉体 (1)组成可移动连接,在与接渣车(6)配套位置处的炉体(1)上开有运渣门(14),该运渣门(14)与接渣车(6)配套。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包括有炉体(1)和炉膛(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锅炉,包括有炉体(1)和炉膛(10),在炉膛(10)的下端安装有炉桥,其特征是:在炉膛(10)耐火层(11)的外侧设有保温层(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书元
申请(专利权)人:梁书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