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速分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2172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4:31
本公开涉及一种差速分离机,用于将密度相似的片状物与颗粒物分离,所述差速分离机包括具有空腔(11)的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用于向所述空腔(11)内投入所述片状物和所述颗粒物组成的混合物料的入料口(2);用于将液体注入所述空腔(11)的注液口(3);以及沿所述液体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出料口(41)和第二出料口(42),所述液体带动所述混合物料在所述空腔(11)内流动,并将所述颗粒物经由所述第一出料口(41)冲出,将所述片状物经由所述第二出料口(42)冲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差速分离机能够解决分离豆皮和豆仁时分离效率低、分离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Differential sepa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差速分离机
本公开涉及食品以及化工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差速分离机。
技术介绍
在使用大豆作为食品原料进行食品加工时,通常需要对大豆进行去皮,去皮之后的大豆变成豆仁和豆皮,因此,需要进一步将豆仁和豆皮分离,以便于后续加工。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离心式分离机来进行两种物料的分离,由于豆仁和豆皮的密度相似,使用离心式分离机进行豆皮和豆仁的分离时,分离效率低,且分离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差速分离机,该差速分离机能够解决分离豆皮和豆仁时分离效率低、分离效果差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差速分离机,用于将密度相似的片状物与颗粒物分离,所述差速分离机包括具有空腔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入料口,用于向所述空腔内投入所述片状物和所述颗粒物组成的混合物料;注液口,用于将液体注入所述空腔;以及,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所述第二出料口沿所述液体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液体带动所述混合物料在所述空腔内流动,并将所述颗粒物经由所述第一出料口冲出,将所述片状物经由所述第二出料口冲出。可选地,所述第一出料口设置于所述注液口的下方。可选地,所述注液口设置于所述入料口的下方。可选地,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溢液口。可选地,所述溢液口设置于所述注液口的上方。可选地,所述壳体构造为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顶部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入料口和所述注液口设置于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出料口设置于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一出料口设置于所述U型结构的底部。可选地,所述第二端形成有向下弯折的延伸段,所述第二出料口开设在所述延伸段的底部。可选地,所述壳体上开设有透明的观察窗。可选地,所述观察窗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所述第二出料口之间。可选地,所述差速分离机包括用于稳定所述空腔内的压力的呼吸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差速分离机包括具有空腔的壳体,壳体上开设有入料口、注液口、第一出料口以及第二出料口,通过入料口能够将片状物和颗粒物的组成的混合物料投入到空腔内,通过注液口能够将液体注入到空腔内,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沿液体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在液体的冲力作用下片状物和颗粒物能够随液体一起流动,由于片状物的受力面积较大而颗粒物的受力面积较小,因此颗粒物不易被液体带走而片状物易随液体一起流动,当液体带动混合物料流至第一出料口时,颗粒物随一部分液体从第一出料口流出,片状物随另一部分液体一起朝向第二出料口流动并被从第二出料口冲出。本公开提供的差速分离机利用片状物和颗粒物在液体中所受的冲力不同而对混合物料进行分离,混合物料中颗粒物和片状物的分离较为彻底、分离效果好、分离效率高。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差速分离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差速分离机的右视图;图3是图2沿A-A线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1-空腔,12-第一端,13-第二端,131-延伸段,2-入料口,3-注液口,41-第一出料口,42-第二出料口,5-溢液口,6-观察口,7-呼吸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本公开提供的差速分离机在正常使用状态时的上、下,“内、外”是指是指相对于相应零部件的本身轮廓而言的内、外;使用的术语如“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此外,下面的描述在涉及附图时,不同附图中的同一标记表示相同的要素。根据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差速分离机,用于将密度相似的片状物与颗粒物分离,例如,用于分离经过大豆脱皮工序后产生的豆皮和豆仁,该差速分离机包括具有空腔11的壳体1,壳体1上设置有:入料口2,用于向空腔11内投入片状物和颗粒物组成的混合物料;注液口3,用于将液体注入空腔11;以及第一出料口41和第二出料口42,第一出料口41和第二出料口42沿液体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液体带动混合物料在空腔11内流动,并将颗粒物经由第一出料口41冲出,将片状物经由第二出料口42冲出,参考图1至图3所示。片状物与颗粒物的密度相似,且可以与液体的密度相近,其中,颗粒物和片状物的密度可以略大于液体,例如,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可以为水,注液口3可以外接水泵,入料口2可以外接大豆脱皮机,片状物可以为豆皮,颗粒物可以为豆仁,豆皮和豆仁的密度均略大于水。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使用本公开中提供的差速分离机时,可以根据片状物和颗粒物的密度来选择用于分离颗粒物和片状物的液体,以使得片状物和颗粒物的密度略大于液体的密度,从而保证片状物和颗粒物的分离效果。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差速分离机包括具有空腔11的壳体1,壳体1上开设有入料口2、注液口3、第一出料口41以及第二出料口42,通过入料口2能够将片状物和颗粒物的组成的混合物料投入到空腔11内,通过注液口3能够将液体注入到空腔11内,第一出料口41和第二出料口42沿液体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在液体的冲力作用下片状物和颗粒物能够随液体一起流动,由于片状物的受力面积较大而颗粒物的受力面积较小,因此颗粒物不易被液体带走而片状物易随液体一起流动,当液体带动混合物料流至第一出料口41时,颗粒物随一部分液体从第一出料口41流出,片状物随另一部分液体一起朝向第二出料口42流动并从第二出料口42冲出。本公开提供的差速分离机利用片状物和颗粒物在液体中所受的冲力不同而对混合物料进行分离,混合物料中颗粒物和片状物的分离较为彻底、分离效果好、分离效率高。为了提高液体在第一出料口41处的冲击力,第一出料口41可以设置于注液口3的下方,以利用液体的重力作用从而提高液体在第一出料口41的冲击力,参考图1和图3所示。当差速分离机正常工作时,空腔11内的液面位置不高于注液口3的位置,当空腔11内发生堵塞时,液体无法从第一出料口41和第二出料口42流出,若通过注液口3继续向空腔11内注液,则液面上升,为了保持空腔11内的液面高度,壳体1上还可以设置有溢液口5,参考图1和图3所示,溢液口5能够在空腔11内发生堵塞时,将多余液体排出。此外,溢液口5还具有警示作用,当工作人员观察到溢液口5发生溢液时,能够及时对差速分离机进行检修,以及时排查和疏通空腔11内的堵塞点。为了防止差速分离机正常工作时在溢液口5处发生漏液,溢液口5设置于注液口3的上方,参考图1至图3所示,此外,为了防止空腔11堵塞时液体在入料口2处发生倒流,溢液口5可以设置于入料口2的下方,也就是说,在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差速分离机,用于将密度相似的片状物与颗粒物分离,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分离机包括具有空腔(11)的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n入料口(2),用于向所述空腔(11)内投入所述片状物和所述颗粒物组成的混合物料;/n注液口(3),用于将液体注入所述空腔(11);以及,/n第一出料口(41)和第二出料口(42),所述第一出料口(41)和所述第二出料口(42)沿所述液体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液体带动所述混合物料在所述空腔(11)内流动,并将所述颗粒物经由所述第一出料口(41)冲出,将所述片状物经由所述第二出料口(42)冲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差速分离机,用于将密度相似的片状物与颗粒物分离,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分离机包括具有空腔(11)的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
入料口(2),用于向所述空腔(11)内投入所述片状物和所述颗粒物组成的混合物料;
注液口(3),用于将液体注入所述空腔(11);以及,
第一出料口(41)和第二出料口(42),所述第一出料口(41)和所述第二出料口(42)沿所述液体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液体带动所述混合物料在所述空腔(11)内流动,并将所述颗粒物经由所述第一出料口(41)冲出,将所述片状物经由所述第二出料口(42)冲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料口(41)设置于所述注液口(3)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口(3)设置于所述入料口(2)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还设置有溢液口(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差速分离机,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会远杨再山刘泳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康得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