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内齿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0147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齿轮内齿圈,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齿轮内齿圈设置有齿圈口,此齿圈口可通过嵌入的方式与其他零件紧密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齿轮内齿圈设置有含螺纹孔的法兰,此含螺纹孔的法兰可通过螺纹与其他零件相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齿轮内齿圈的齿圈壁上设置有螺纹孔,此螺纹孔可使通过螺纹与其他零件相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齿轮内齿圈的齿圈壁上设置有凸起,此凸起可通过配合公差与需装配的其他零件紧密配合,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齿轮内齿圈易装配且装配后更稳定。

A kind of gear inner ring ge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齿轮内齿圈
本技术涉及一种齿轮内齿圈,属于机械

技术介绍
内齿圈(ringgear),是指行星齿轮传动中,与行星架同一轴线的内齿轮。当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中的太阳齿轮受动力驱动进行旋转时,行星齿轮会被太阳齿轮带动在内齿轮中一起旋转,从而完成机械传动。因此,内齿圈(ringgear)可以说是机械传动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是实现机械稳定运行的关键之一。目前,由于圆柱孔单圈内齿轮的结构较为简单,制作起来相对方便,制作时对精度要求也较为低,因此,传统的圆柱孔单圈内齿轮占据了国内内齿圈行业的大部分市场。但是,内齿圈(ringgear)多运用于减速机和变速箱等传动装置中,若长期使用传统的圆柱孔单圈内齿轮会产生很多问题,例如,由于减速机和变速箱等传动装置的运行环境恶劣,易暴露在机油和飞尘中,而传统的圆柱孔单圈内齿轮缺乏防护措施,因此,其易被机油和飞尘污染,这无疑增加了减速机和变速箱等传动装置的清洗和维护频率;由于减速机和变速箱等传动装置的零件数量较多,装配较为复杂,而传统的圆柱孔单圈内齿轮上能用于装配、定位的部件几乎没有,因此,其存在装配难以及装配后不稳定的问题,这无疑增加了减速机和变速箱等传动装置的装配难度,同时,易造成减速机和变速箱等传动装置在运行时不稳定,产生较大的振动和噪声,严重的,还会产生机械故障。因此,急需设计一种不易被污染、易装配且装配后更稳定的内齿圈(ringgear)以解决现有圆柱孔单圈内齿轮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易被污染、易装配且装配后更稳定的内齿圈。[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齿轮内齿圈,所述齿轮内齿圈为中空柱状,包含齿圈壁以及位于齿圈壁外侧的法兰;所述齿圈壁的内侧包含从左至右依次相连第一齿圈口、若干空腔、第一内齿轮以及第二齿圈口;所述第一齿圈口和第二齿圈口分别位于齿圈壁的两端;所述齿圈壁位于第二齿圈口的一端设有内置于齿圈壁且垂直于法兰的第一螺纹孔;所述法兰上设有内置且垂直于法兰的第二螺纹孔。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齿圈壁上设有一圈凸起;所述凸起位于法兰右侧且与法兰相连。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内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二齿圈口的直径。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空腔中,靠近第一齿圈口的那一个空腔为第二内齿轮,位于第二内齿轮与第一内齿轮之间的那一个空腔为第一连接腔。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内齿轮中的外齿轮通过齿轮轴与第二内齿轮中的外齿轮相连;所述齿轮轴内置于第一连接腔中。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腔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空腔从左至右依次包含第二内齿轮、第一连接腔、第三内齿轮以及第二连接腔。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内齿轮中的外齿轮通过第一齿轮轴与第三内齿轮中的外齿轮相连;所述第一齿轮轴内置于第一连接腔中。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内齿轮中的外齿轮通过第二齿轮轴与第一内齿轮中的外齿轮相连;所述第二齿轮轴内置于第二连接腔中。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内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一齿圈口的直径。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内齿轮的直径不超过第一内齿轮的直径。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外齿轮可为太阳齿轮或行星齿轮。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齿圈壁为中空圆柱状。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内齿轮的齿形为渐开线齿形或圆弧齿形。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内齿轮的齿形角为15~20°。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螺纹孔的直径小于第二螺纹孔。[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齿轮内齿圈设置有齿圈壁且本技术的齿轮内齿圈将内齿轮设置在其内部的中间位置,因此,本技术齿轮内齿圈中的内齿轮在运行时不易被污染和干扰;(2)本技术的齿轮内齿圈设置有齿圈口,此齿圈口可通过嵌入的方式与其他零件紧密相连;本技术的齿轮内齿圈设置有含螺纹孔的法兰,此含螺纹孔的法兰可通过螺纹与其他零件相固定;本技术齿轮内齿圈的齿圈壁上设置有螺纹孔,此螺纹孔可使通过螺纹与其他零件相固定;本技术齿轮内齿圈的齿圈壁上设置有凸起,此凸起可通过配合公差与需装配的其他零件紧密配合,因此,本技术的齿轮内齿圈易装配且装配后更稳定;(3)本技术的齿轮内齿圈使得第一内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二齿圈口的直径,第二内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一齿圈口的直径,第三内齿轮的直径不超过第一内齿轮的直径,因此,本技术的齿轮内齿圈易插齿;(4)本技术的齿轮内齿圈设置有空腔,此空腔可根据需求设置为其他内齿轮,或者用于容纳一些与第一内齿轮相连接的如齿轮轴等的配件,因此,本技术的齿轮内齿圈可使得其他内齿轮或配件也处于齿圈壁内部的中间位置,在运行时不易被污染和干扰;(5)本技术的齿轮内齿圈为中空圆柱状,也可通过整体式锻造一次辗扩成型,因此,本技术的齿轮内齿圈制作相对简单,在制作时更具优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齿轮内齿圈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齿轮内齿圈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齿圈壁、2为法兰、3为第一齿圈口、4为空腔、5为第一内齿轮、6为第二齿圈口、7为第一螺纹孔、8为第二螺纹孔、9为凸起、10为第二内齿轮、11为第一连接腔、12为第三内齿轮以及13为第二连接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技术实现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且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2,本技术的齿轮内齿圈为中空柱状,包含齿圈壁1以及位于齿圈壁外侧的法兰2;参照图2所示的坐标轴,所述齿圈壁1的内侧包含从左至右依次相连第一齿圈口3、若干空腔4、第一内齿轮5以及第二齿圈口6;所述第一齿圈口3和第二齿圈口6分别位于齿圈壁1的两端;所述齿圈壁1位于第二齿圈口3的一端设有内置于齿圈壁1且垂直于法兰2的第一螺纹孔7;所述法兰2上设有内置且垂直于法兰2的第二螺纹孔8。作为优选,所述齿圈壁1上设有一圈凸起9;所述凸起9位于法兰2右侧且与法兰2相连。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内齿轮5的直径小于第二齿圈口6的直径。作为优选,所述空腔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空腔4中,靠近第一齿圈口3的那一个空腔4为第二内齿轮10,位于第二内齿轮10与第一内齿轮5之间的那一个空腔4为第一连接腔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内齿轮5中的外齿轮通过齿轮轴与第二内齿轮10中的外齿轮相连;所述齿轮轴内置于第一连接腔11中。作为优选,所述空腔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空腔4从左至右依次包含第二内齿轮10、第一连接腔11、第三内齿轮12以及第二连接腔13。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内齿轮10中的外齿轮通过第一齿轮轴与第三内齿轮12中的外齿轮相连;所述第一齿轮轴内置于第一连接腔11中。作为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齿轮内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内齿圈为中空柱状,包含齿圈壁以及位于齿圈壁外侧的法兰;所述齿圈壁的内侧包含从左至右依次相连第一齿圈口、若干空腔、第一内齿轮以及第二齿圈口;所述第一齿圈口和第二齿圈口分别位于齿圈壁的两端;所述齿圈壁位于第二齿圈口的一端设有内置于齿圈壁且垂直于法兰的第一螺纹孔;所述法兰上设有内置且垂直于法兰的第二螺纹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轮内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内齿圈为中空柱状,包含齿圈壁以及位于齿圈壁外侧的法兰;所述齿圈壁的内侧包含从左至右依次相连第一齿圈口、若干空腔、第一内齿轮以及第二齿圈口;所述第一齿圈口和第二齿圈口分别位于齿圈壁的两端;所述齿圈壁位于第二齿圈口的一端设有内置于齿圈壁且垂直于法兰的第一螺纹孔;所述法兰上设有内置且垂直于法兰的第二螺纹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内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壁上设有一圈凸起;所述凸起位于法兰右侧且与法兰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齿轮内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空腔中,靠近第一齿圈口的那一个空腔为第二内齿轮,位于第二内齿轮与第一内齿轮之间的那一个空腔为第一连接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齿轮内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齿轮中的外齿轮通过齿轮轴与第二内齿轮中的外齿轮相连;所述齿轮轴内置于第一连接腔中。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锡兴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强力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