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大跨度狭长型基坑支护方法及支护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23699209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跨度狭长型基坑支护方法及支护结构,场地平整至标高,开挖并施工基坑两侧的基坑支护桩,并在基坑支护桩的顶部设置冠梁;确认一个基坑施工段范围内所需数量的钢桁架支撑梁,将钢桁架支撑梁通过两侧的滑移座滑动安装在冠梁顶部的导轨上;将钢桁架支撑梁的两端通过千斤顶支撑于基坑支护桩的冠梁上,形成内支撑结构;当一个基坑施工段施工完毕后,将钢桁架支撑梁的千斤顶卸力,将整个钢桁架支撑梁沿着导轨自行移动到下一个基坑施工段;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完成全部基坑的土方开挖。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适用于大跨度基坑的支撑,无需在中间设置构造柱,可以提供宽敞的基坑内部施工作业空间。

A supporting method and structure of large span and long narrow foundation p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跨度狭长型基坑支护方法及支护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基坑支护
,尤其涉及一种大跨度狭长型基坑支护方法及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各大城市中地铁和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建设过程中大跨度狭长型基坑工程越来越多。由于城市中建设用地紧张且基坑紧邻周边建筑物密集,在基坑建设过程中一旦基坑发生变形过大,会对周边建筑物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基坑开挖前需要在基坑内设置内部支撑,以确保基坑结构的安全施工,避免对周边建筑物造成伤害。目前国内的狭长基坑以支护结构(主要为连续墙、排桩)与支撑结构相结合的支护体系为主。支撑方式常采用钢管支撑和钢筋混凝土支撑,而这些传统的支撑方式能支撑的基坑跨度较小(一般为3-6米),当跨度更大时,需在中间设置构造立柱,这会导致基坑内部施工作业面减小,严重影响机械化施工效率。专利2016105094381公开了一种易装拆式基坑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通过在基坑支护桩的顶端设有冠梁在立柱上设置液压伸缩装置,液压伸缩装置固定在立柱上,液压伸缩装置的横向伸缩臂向外伸出顶紧基坑支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跨度狭长型基坑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场地平整至标高,开挖并施工基坑两侧的基坑支护桩,并在基坑支护桩的顶部设置冠梁;/nS2:确认一个基坑施工段范围内所需数量的钢桁架支撑梁,将钢桁架支撑梁通过两侧的滑移座滑动安装在冠梁顶部的导轨上;/nS3:将钢桁架支撑梁的两端通过千斤顶支撑于基坑支护桩的冠梁上,形成内支撑结构;/nS4:当一个基坑施工段土层开挖和基坑内部的地下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后,将钢桁架支撑梁的千斤顶卸力,将整个钢桁架支撑梁沿着导轨自行移动到下一个基坑施工段;/nS5:重复步骤S3和步骤S4,直至完成全部基坑的土方开挖与基坑内部地下主体结构的施工作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跨度狭长型基坑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场地平整至标高,开挖并施工基坑两侧的基坑支护桩,并在基坑支护桩的顶部设置冠梁;
S2:确认一个基坑施工段范围内所需数量的钢桁架支撑梁,将钢桁架支撑梁通过两侧的滑移座滑动安装在冠梁顶部的导轨上;
S3:将钢桁架支撑梁的两端通过千斤顶支撑于基坑支护桩的冠梁上,形成内支撑结构;
S4:当一个基坑施工段土层开挖和基坑内部的地下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后,将钢桁架支撑梁的千斤顶卸力,将整个钢桁架支撑梁沿着导轨自行移动到下一个基坑施工段;
S5:重复步骤S3和步骤S4,直至完成全部基坑的土方开挖与基坑内部地下主体结构的施工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钢桁架支撑梁上设置用于监测其变形情况的应变片,在千斤顶与钢桁架支撑梁之间设置用于钢桁架支撑梁受力状态的荷载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对钢桁架支撑梁支撑范围的土体进行开挖,开挖过程中同时对荷载计及应变计测量的应力进行实时监控,若超过设计安全范围,需及时停止开挖,必要时需将开挖面回填,以快速地将桁架内部应力降到设计安全范围内,直到采取其他加固措施之前,不得继续向下开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桁架支撑梁为由四面平面桁架组成的空间钢桁架,所述平面桁架由桁架横梁、桁架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秋景高永刘世雄娄书元刘文浩刘磊磊钱泽航屈兴儒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