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换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67715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换挡机构,其使得换挡机构的体积变小,且将换挡机构的传动比提高、提高了换挡控制的精度。电机的一侧布置有控制器,所述电机的电机轴的输出端包括第一偏心输出端、第二同轴输出端,所述第一偏心输出端的外周通过第一轴承套装有摆线轮,所述电机壳体的对应于所述摆线轮的端面上固设有机壳,所述第二同轴输出端布置于所述第一偏心输出端的相对外侧、靠近所述机壳布置,所述第二同轴输出端通过第二轴承套装有输出传动机构的传动盘,所述输出传动机构包括传动盘、传动齿轮,所述传动盘的朝向所述摆线轮的端面环布有若干外凸销轴,所述摆线轮的对应端面设置有若干传动销孔,所述传动销孔的内径大于所述外凸销轴的外径。

A shift mechanism of new energy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换挡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挡机构的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换挡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机的通过齿轮进行传动的换挡机构,在现有新能源汽车的设计空间的高度和半径的限制下,最多只能有两级齿轮传动,两级齿轮最大速比最大不超过10,其使得换挡控制的精度相对较差,当需要换挡精度提高时,则需要的对应换挡机构的高度较大、不利于新能源汽车的车体布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换挡机构,其使得换挡机构的体积变小,且将换挡机构的传动比提高、提高了换挡控制的精度。一种新能源汽车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一侧布置有控制器,所述电机的电机轴的输出端包括第一偏心输出端、第二同轴输出端,所述第一偏心输出端的外周通过第一轴承套装有摆线轮,所述电机壳体的对应于所述摆线轮的端面上固设有机壳,所述第二同轴输出端布置于所述第一偏心输出端的相对外侧、靠近所述机壳布置,所述第二同轴输出端通过第二轴承套装有输出传动机构的传动盘,所述输出传动机构包括传动盘、传动齿轮,所述传动盘的朝向所述摆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一侧布置有控制器,所述电机的电机轴的输出端包括第一偏心输出端、第二同轴输出端,所述第一偏心输出端的外周通过第一轴承套装有摆线轮,所述电机壳体的对应于所述摆线轮的端面上固设有机壳,所述第二同轴输出端布置于所述第一偏心输出端的相对外侧、靠近所述机壳布置,所述第二同轴输出端通过第二轴承套装有输出传动机构的传动盘,所述输出传动机构包括传动盘、传动齿轮,所述传动盘的朝向所述摆线轮的端面环布有若干外凸销轴,所述摆线轮的对应端面设置有若干传动销孔,所述传动销孔的内径大于所述外凸销轴的外径,对应的外凸销轴插装于对应的传动销孔内,所述传动销孔和所述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一侧布置有控制器,所述电机的电机轴的输出端包括第一偏心输出端、第二同轴输出端,所述第一偏心输出端的外周通过第一轴承套装有摆线轮,所述电机壳体的对应于所述摆线轮的端面上固设有机壳,所述第二同轴输出端布置于所述第一偏心输出端的相对外侧、靠近所述机壳布置,所述第二同轴输出端通过第二轴承套装有输出传动机构的传动盘,所述输出传动机构包括传动盘、传动齿轮,所述传动盘的朝向所述摆线轮的端面环布有若干外凸销轴,所述摆线轮的对应端面设置有若干传动销孔,所述传动销孔的内径大于所述外凸销轴的外径,对应的外凸销轴插装于对应的传动销孔内,所述传动销孔和所述外凸销轴不同轴布置,摆动轮摆动的任意位置下、外凸销轴和传动销孔存在接触点,所述机壳的内圈对应于所述摆线轮的外齿的外环位置固设有针齿轮,所述摆线轮的外齿摆动状态下啮合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史宫男吕小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绿控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