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芯磨床的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5752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芯磨床的控制装置,包括无芯磨床本体,其设置有:底座;动力箱;螺纹杆;操控杆;还包括:支架结构,其与操控杆固定;第一气缸,其壳体与底座铰接、连杆与支架结构铰接,第一气缸能经支架结构驱动操控杆转动;第二气缸,其壳体与底座固定,当操控杆向下移动转动一个角度时,能触及第二气缸的连杆,第二气缸能缓冲操控杆的下降速度,从而能控制活动砂轮对直线轴承壳体粗磨光;控制阀,其壳体与底座固定,控制阀设置有一个进气口和第一控制口和第二控制口;第三气缸,其壳体与底座固定,第三气缸连通控制阀的第一控制口和第二控制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安全、工作效率高的有益效果。

Control device of coreless gri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芯磨床的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芯磨床的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无芯磨床,能用于圆形零件的外圆磨光,直线轴承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对直线轴承壳体外圆磨光,现有技术中,全靠人工一人控制一台无芯磨床,通过手工操作无芯磨床的操控杆去完成,工作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根据以上不足,提供了一种无芯磨床的控制装置,能将无芯磨床改制成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设备,大大提升到了设备的性能,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芯磨床的控制装置,包括无芯磨床本体,其设置有:底座,其安装有定位砂轮;动力箱,其用于安装活动砂轮;螺纹杆,其一端经轴承与支架固定,支架与底座固定,螺纹杆的另一端能控制活动砂轮的移动量;操控杆,其与螺纹杆固定,通过转动操控杆能控制螺纹杆的转动角度,从而能控制活动砂轮与定位砂轮之间的距离;上述技术方案均为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新增了以下技术方案:还包括:支架结构,其与操控杆固定;第一气缸,其壳体与底座铰接、连杆与支架结构铰接,第一气缸能经支架结构驱动操控杆转动;第二气缸,其壳体与底座固定,当操控杆向下移动转动一个角度时,能触及第二气缸的连杆,第二气缸能缓冲操控杆的下降速度,从而能控制活动砂轮对直线轴承壳体粗磨光;控制阀,其壳体与底座固定,控制阀设置有一个进气口和第一控制口和第二控制口;第三气缸,其壳体与底座固定,第三气缸连通控制阀的第一控制口和第二控制口;当操控杆进一步移动转动一个角度时,能触及控制阀的控制杆,控制杆的复位压簧能进一步缓冲操控杆的下降速度,从而能控制活动砂轮对直线轴承壳体精磨光,同时,第三气缸的连杆开始伸张,经一段时间后,该连杆触碰触发开关,触发开关连接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复位,操控杆自动复位,控制阀在复位压簧的控制下复位,带动第三气缸复位,完成直线轴承壳体的磨外圆。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能分别控制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电磁阀,最终控制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动作,控制器通过启动开关开启后,就能自动完成各动作,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气缸起缓冲作用,其气流压力对连杆的支撑力小于操控杆的力矩。第三气缸在本专利技术中用于定时作用。作为优选,所述支架结构包括:第一支架,其第一端点与螺纹杆固定;第二支架,其第一端点与操控杆固定且离开螺纹杆一段距离、第二端点与第一支架的第二端点固定,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操控杆的一段组成三角形结构;所述的第一气缸,其连杆与第一支架的第二端点和第二支架的第二端点铰接。作为优选,所述控制阀包括:控制阀的所述壳体,其开设有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所述的进气口、所述的第一控制口和所述的第二控制口;活塞杆,其设置有上活塞、中活塞和下活塞,活塞杆与所述的控制杆固定,所述的复位压簧位于下活塞和控制阀壳体的底部之间;常态下,复位压簧伸张,气流能从进气口经第一控制口、所述的第三气缸、第二控制口和第二出气口输出;当控制杆下压时,气流从进气口经第二控制口、第三气缸、第一控制口和第一出气口输出。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所用的控制阀为机械阀,通过电磁阀改装,不用电磁阀可以提高安全性能,也能提高可靠性,节约电能。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安全、工作效率高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活动砂轮相关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控制阀常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控制阀受压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2所示,一种无芯磨床的控制装置,包括无芯磨床本体,其设置有:底座6,其安装有定位砂轮15;动力箱1,其用于安装活动砂轮14;螺纹杆13,其一端经轴承与支架固定,支架与底座6固定,螺纹杆13的另一端能控制活动砂轮14的移动量;操控杆12,其与螺纹杆13固定,通过转动操控杆12能控制螺纹杆13的转动角度,从而能控制活动砂轮14与定位砂轮15之间的距离;图中支撑块16能支撑直线轴承壳体7;如图1所示,在无芯磨床本体的基础上,还包括:支架结构,其与操控杆12固定;第一气缸21,其壳体与底座6铰接、连杆与支架结构铰接,第一气缸21能经支架结构驱动操控杆12转动;第二气缸4,其壳体与底座6固定,当操控杆12向下移动转动一个角度时,能触及第二气缸4的连杆,第二气缸4能缓冲操控杆12的下降速度,从而能控制活动砂轮14对直线轴承壳体7粗磨光;控制阀5,其壳体与底座6固定,控制阀5设置有一个进气口51和第一控制口52和第二控制口53;第三气缸32,其壳体与底座6固定,第三气缸32连通控制阀5的第一控制口52和第二控制口53;当操控杆12进一步转动一个角度时,能触及控制阀5的控制杆50,控制杆的复位压簧能进一步缓冲操控杆12的下降速度,从而能控制活动砂轮14对直线轴承壳体7精磨光,同时,第三气缸32的连杆开始伸张,经一段时间后,该连杆触碰触发开关31,触发开关31连接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气缸21和第二气缸4复位,操控杆12自动复位,控制阀5在复位压簧56的控制下复位,带动第三气缸32复位,完成直线轴承壳体7的磨外圆。控制器可选用单片机作为控制芯片完成各动作的控制。支架结构包括:第一支架22,其第一端点与螺纹杆13固定;第二支架23,其第一端点与操控杆12固定且离开螺纹杆13一段距离、第二端点与第一支架22的第二端点固定,第一支架22、第二支架23和操控杆12的一段组成三角形结构;第一气缸21,其连杆与第一支架22的第二端点和第二支架23的第二端点铰接。控制阀5包括:控制阀的壳体,其开设有第一出气口55、第二出气口54、进气口51、第一控制口52和第二控制口53;活塞杆,其设置有上活塞、中活塞和下活塞,活塞杆与控制杆50固定,复位压簧56位于下活塞和控制阀壳体的底部之间;常态下,复位压簧56伸张,气流能从进气口51经第一控制口52、第三气缸32、第二控制口53和第二出气口54输出;当控制杆50下压时,气流从进气口51经第二控制口53、第三气缸32、第一控制口52和第一出气口55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芯磨床的控制装置,包括无芯磨床本体,其设置有:/n底座(6),其安装有定位砂轮(15);/n动力箱(1),其用于安装活动砂轮(14);/n螺纹杆(13),其一端经轴承与支架固定,支架与底座(6)固定,螺纹杆(13)的另一端能控制活动砂轮(14)的移动量;/n操控杆(12),其与螺纹杆(13)固定,通过转动操控杆(12)能控制螺纹杆(13)的转动角度,从而能控制活动砂轮(14)与定位砂轮(15)之间的距离;/n其特征是,还包括:/n支架结构,其与操控杆(12)固定;/n第一气缸(21),其壳体与底座(6)铰接、连杆与支架结构铰接,第一气缸(21)能经支架结构驱动操控杆(12)转动;/n第二气缸(4),其壳体与底座(6)固定,当操控杆(12)向下移动转动一个角度时,能触及第二气缸(4)的连杆,第二气缸(4)能缓冲操控杆(12)的下降速度,从而能控制活动砂轮(14)对直线轴承壳体(7)粗磨光;/n控制阀(5),其壳体与底座(6)固定,控制阀(5)设置有一个进气口(51)和第一控制口(52)和第二控制口(53);/n第三气缸(32),其壳体与底座(6)固定,第三气缸(32)连通控制阀(5)的第一控制口(52)和第二控制口(53);/n当操控杆(12)进一步转动一个角度时,能触及控制阀(5)的控制杆(50),控制杆的复位压簧能进一步缓冲操控杆(12)的下降速度,从而能控制活动砂轮(14)对直线轴承壳体(7)精磨光,同时,第三气缸(32)的连杆开始伸张,经一段时间后,该连杆触碰触发开关(31),触发开关(31)连接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气缸(21)和第二气缸(4)复位,操控杆(12)自动复位,控制阀(5)在复位压簧(56)的控制下复位,带动第三气缸(32)复位,完成直线轴承壳体(7)的磨外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芯磨床的控制装置,包括无芯磨床本体,其设置有:
底座(6),其安装有定位砂轮(15);
动力箱(1),其用于安装活动砂轮(14);
螺纹杆(13),其一端经轴承与支架固定,支架与底座(6)固定,螺纹杆(13)的另一端能控制活动砂轮(14)的移动量;
操控杆(12),其与螺纹杆(13)固定,通过转动操控杆(12)能控制螺纹杆(13)的转动角度,从而能控制活动砂轮(14)与定位砂轮(15)之间的距离;
其特征是,还包括:
支架结构,其与操控杆(12)固定;
第一气缸(21),其壳体与底座(6)铰接、连杆与支架结构铰接,第一气缸(21)能经支架结构驱动操控杆(12)转动;
第二气缸(4),其壳体与底座(6)固定,当操控杆(12)向下移动转动一个角度时,能触及第二气缸(4)的连杆,第二气缸(4)能缓冲操控杆(12)的下降速度,从而能控制活动砂轮(14)对直线轴承壳体(7)粗磨光;
控制阀(5),其壳体与底座(6)固定,控制阀(5)设置有一个进气口(51)和第一控制口(52)和第二控制口(53);
第三气缸(32),其壳体与底座(6)固定,第三气缸(32)连通控制阀(5)的第一控制口(52)和第二控制口(53);
当操控杆(12)进一步转动一个角度时,能触及控制阀(5)的控制杆(50),控制杆的复位压簧能进一步缓冲操控杆(12)的下降速度,从而能控制活动砂轮(14)对直线轴承壳体(7)精磨光,同时,第三气缸(32)的连杆开始伸张,经一段时间后,该连杆触碰触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晨阳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精锐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