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过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637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过路机,包括旋转电机、无级变速箱、推进控制器、定位信号发射器、推进控制器和定位探测器,旋转电机在推进控制器的控制下通过与无级变速箱联接将动力依次传递给联接轴、钻杆和钻头,使钻头能够正反向旋转,推进电机也在推进控制器的控制下使钻头能够前进或后退,速度定位探测器将定位信号发射器发射出的方向、速度和深度的无线信号显示出来,机架两侧平行固定有滑杆,无级变速箱下方的变速箱底座左右两侧面上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上固定安装有导向滑管,导向滑管可沿滑杆前后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便携式过路机采用无级变速调节,具有便于携带和操作简便的特点,能够用于直埋通信线路施工中大型机械无法进场的地段。

A portable road cross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过路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过路机,是一种通信直埋线路施工作业装置,属于信息通信线路工程建设施工

技术介绍
部队在信息通信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光缆或电缆要横向穿越铁路或公路的情况,通常采用直埋线路穿越道路的办法。直埋线路穿越道路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靠人工挖掘,一种是顶管作业。人工挖掘通常的做法是:若要横穿铁路,需将铁路路基挖开,铺好光缆或电缆后再进行掩埋;若要横穿公路,则要将路面破开,铺设光缆或电缆后再填平进行修复。人工挖掘的施工方法不但要破坏路基或路面,还存在着工程量大,费时费力,施工成本高等问题,有时还存在对道路封闭时间长,不易和地方协调的情况。顶管作业是目前国内较先进的施工方法,是一种不开挖或者少开挖的管道埋设施工技术。顶管法施工就是在工作坑内借助于顶管设备产生的顶力,克服管道与周围土壤的摩擦力,将管道按设计的坡度顶入土中,并将土方运走。一节管子完成顶入土层之后,再下第二节管子继续顶进。利用顶管设备在道路下方进行顶管,在不破坏铁路路基或公路路面的情况下进行施工作业,具有施工成本低、时效快、减少人力资源、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的特点,但顶管设备体型较大,还要用其他车辆牵引移动,占地面积大,若在公路上进行施工则会影响交通,而在田间地头或狭小的空间等特殊地段施工时,设备又很难到位,所以在遇到直埋通信线路施工中顶管设备受限的一些道路、水渠或沟坎等特殊地段,往往还要靠人工挖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过路机,其在施工中能够用于直埋通信线路施工中顶管设备受限的一些道路、水渠或沟坎等特殊地段,减轻人工挖掘的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过路机,包括旋转电机、推进电机、推进电机定位信号发射器、定位探测器、推进控制器和推进齿轨,所述旋转电机通过与无级变速箱联接将动力依次传递给联接轴、钻杆和钻头,使钻头能够旋转;所述定位信号发射器位于紧挨钻头的钻杆一端上,定位信号发射器发射出的推进方向、速度和深度的无线信号依靠定位探测器进行接收,定位探测器将接收到的无线信号显示出来;所述旋转电机和所述推进控制器相连接,推进控制器根据旋转电机的负载信息调整无级变速箱的转速,控制钻头的旋转速度和方向;所述推进齿轨固定安装在位于其下面的齿轨托板上,所述齿轨托板固定在与底座焊接在一起的机架的中间横梁上,齿轨托板上焊接有一个中托架,中托架的另一端焊接有一个中心定位筒,所述联接轴套装在所述中心定位筒中,联接轴可沿中心定位筒前后滑动;机架两侧平行固定有滑杆,所述无级变速箱下方设置有变速箱底座,变速箱底座的左右两侧面中部都安装有两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变速箱底座的侧面固定安装,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一个导向滑管,所述导向滑管套装在上述滑杆中,导向滑管可沿滑杆前后滑动,上述电机底座与无级变速箱底座下部相连;所述旋转电机下方设置电机底座,电机底座中下部设置轴承座,轴承座内套装轴承,轴承内安装有齿轮轴,所述齿轮轴上套装有一个齿轮,齿轮与所述推进齿轨啮合,所述推进电机的转轴与该齿轮轴连接;所述推进电机也与所述推进控制器相连接,利用推进控制器控制推进电机转轴的旋转方向和旋转速度。所述旋转电机和推进电机的电源端连接市电或发电机的供电接口。所述机架由4根立柱、2根上横梁和1根中间横梁组成,2根上横梁上各焊接有2个端托杆,每个端托杆的一端与所述上横梁焊接在一起,另一端都固定安装有一个圆环套筒,在所述中间横梁两侧各有一个滑杆,所述滑杆与端托杆的圆环套筒固定安装在一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便携式过路机采用无级变速调节,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运输、维修和操作简便的特点,可以采取市电或发电机两种方式供电,能够用于直埋通信线路施工中大型机械无法进场的地段,减轻官兵劳动强度,减少施工兵力的投入,提高施工效率;操作使用时,只需将钻头、钻杆、联接轴和电机模块进行组装,根据工程进度和施工需求,可利用控制系统控制速度,实现即走即停的作业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图2变速箱底座和电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是图2变速箱底座和电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二。图5是图1的正视图。图6是图1和图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和图2的底座及机架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为钻头,2为定位信号发射器,3为钻杆,4为连接卡环,5为联接轴,6为推进齿轨,7为推进控制器,8为无级变速箱,9为旋转电机,10为定位探测器,11为底座,12为中托杆,13为齿轨托板,14为机架,15为滑杆,16为端托杆,17为电机底座,18为变速箱底座,19为支撑杆,20为齿轮,21为齿轮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和图5所示,一种便携式过路机,旋转电机9通过与无级变速箱8联接将动力依次传递给联接轴5、钻杆3和钻头1,使钻头1能够按照旋转电机9的旋转方向进行旋转。在钻头1旋转的同时,利用推动电机带动钻杆3的前进或后退,推动电机可以固定安装在电机底座17的内部空腔中。推进控制器7和旋转电机9相连接,推进控制器7根据旋转电机9的负载信息调整无级变速箱8的转速,控制钻头1的旋转速度和方向。定位信号发射器2位于紧挨钻头1的钻杆3一端上,定位信号发射器2发射出的推进方向、速度和深度的无线信号依靠定位探测器10进行接收,定位探测器10将接收到的无线信号显示出来。通过定位探测器10显示出来的无线信号可以传递给推进控制器7,推进控制器7将接收到的信号与设定的钻孔轨迹进行对比,如果与设定值偏差太大,可以给操作工发出警报,提醒操作工要及时调整推进控制器7的设定参数。推进齿轨6下部设置齿轨托板13,推进齿轨6固定安装在齿轨托板13上。具体地,参见图2、图6和图7所示,齿轨托板13固定在与底座焊接在一起的机架14的中间横梁上。齿轨托板13上焊接有一个中托架12,中托架12的另一端焊接有一个中心定位筒,联接轴5套装在中心定位筒中,联接轴5可沿中心定位筒前后滑动。机架14由4根立柱、2根上横梁和1根中间横梁组成,2根上横梁上各焊接有2个端托杆16,每个端托杆16的一端与上横梁焊接在一起,另一端都固定安装有一个圆环套筒,与中间横梁同侧各有一个滑杆15,滑杆15与端托杆16的圆环套筒固定安装在一起。参见图1、图2、图4和图6所示,无级变速箱8下方设置变速箱底座18,变速箱底座18的左右两侧面中部都安装有两个支撑杆19,支撑杆19的一端与变速箱底座18的侧面固定安装,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一个导向滑管,导向滑管套装在滑杆15中,导向滑管可沿滑杆15前后滑动。电机底座17与无级变速箱底座18下部相连。参见图2、图3、图4和图6所示,旋转电机9下方设置电机底座17,电机底座17的中下部设置设置轴承座,轴承座内套装轴承,轴承内安装有齿轮轴21,齿轮轴21上套装有一个齿轮20,齿轮20与推进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过路机,包括旋转电机、推进电机、推进电机定位信号发射器、定位探测器和推进齿轨,其特征是,所述旋转电机通过与无级变速箱联接将动力依次传递给联接轴、钻杆和钻头,依靠钻头的正反向旋转,带动钻杆的前进和后退;所述定位信号发射器位于紧挨钻头的钻杆一端上,定位信号发射器发射出的推进方向、速度和深度的无线信号依靠定位探测器进行接收,定位探测器将接收到的无线信号显示出来,并传递给推进控制器,进而控制钻头的推进速度;所述推进齿轨固定安装在位于其下面的齿轨托板上,所述齿轨托板固定在与底座焊接在一起的机架的中间横梁上,齿轨托板上焊接有一个中托架,中托架的另一端焊接有一个中心定位筒,所述联接轴套装在所述中心定位筒中,联接轴可沿中心定位筒前后滑动;机架两侧平行固定有滑杆,所述无级变速箱下方设置有变速箱底座,变速箱底座的左右两侧面中部都安装有两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变速箱底座的侧面固定安装,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一个导向滑管,所述导向滑管套装在上述滑杆中,导向滑管可沿滑杆前后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过路机,包括旋转电机、推进电机、推进电机定位信号发射器、定位探测器和推进齿轨,其特征是,所述旋转电机通过与无级变速箱联接将动力依次传递给联接轴、钻杆和钻头,依靠钻头的正反向旋转,带动钻杆的前进和后退;所述定位信号发射器位于紧挨钻头的钻杆一端上,定位信号发射器发射出的推进方向、速度和深度的无线信号依靠定位探测器进行接收,定位探测器将接收到的无线信号显示出来,并传递给推进控制器,进而控制钻头的推进速度;所述推进齿轨固定安装在位于其下面的齿轨托板上,所述齿轨托板固定在与底座焊接在一起的机架的中间横梁上,齿轨托板上焊接有一个中托架,中托架的另一端焊接有一个中心定位筒,所述联接轴套装在所述中心定位筒中,联接轴可沿中心定位筒前后滑动;机架两侧平行固定有滑杆,所述无级变速箱下方设置有变速箱底座,变速箱底座的左右两侧面中部都安装有两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开权姜岩仁庞小宁刘华峰张建军娄一铭王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六一零六八部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