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煤粉和生物质混合再燃降低NOx排放的方法及锅炉系统,属于燃烧
技术介绍
再燃烧技术可以显著降低NOx排放,其技术主要特点是将炉内燃烧过程沿炉膛高度分成三个燃烧区,即主燃烧区、再燃区和燃烬区。它是利用燃料分级燃烧技术,将80%左右的燃料送入主燃烧区,在氧气充裕(即α>1)的环境中燃烧生成NOx,其余20%左右的燃料送入再燃烧区,形成缺氧的还原性气氛(α<1)。主燃烧区内生成NOx在再燃区内还原性气氛中发生还原反应,迫使NOx还原为N2,最后在再燃区的上部的燃烬区内补入部分空气,保证燃烧产物完全燃烧。再燃燃料有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如天然气、油、煤和生物质等。天然气是最佳的再燃燃料,但是由于天然气价格较高,且储量有限,不适合大规模推广。近几年研究认为褐煤或褐煤焦也是一种很好的再燃燃料,但单纯采用煤粉再燃技术,对煤粉细度要求较高(通常<10μm),且飞灰含炭量较大,影响燃烧效率,同时其NOX还原效率难以突破60%。因此,选择合适再燃燃料,并优化工艺组合,进一步提高再燃技术中NOx还原效率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煤粉和生物质混合再燃降低NO↓[x]排放的方法,将炉内燃烧过程沿炉膛高度分成主燃烧区、再燃区和燃烬区;将75~85%的燃料送入主燃烧区,在氧气充裕的环境中燃烧生成NO↓[x],其余15~25%的燃料送入再燃烧区,形成缺氧的还原性气氛;最后在再燃区的上部的燃烬区内补入部分空气,保证燃烧产物完全燃烧;其特征是:再燃区分为一级再燃区和二级再燃区,向一级再燃区喷送入煤粉,将生物质经过干燥、粉磨预处理后向二级再燃区喷送;在一级再燃区内主要完成煤粉热解和焦炭生成过程,在二级再燃区内实现NO↓[x]还原反应,利用缺氧条件下挥发份燃烧和焦炭对CO与NO反应的催化还原作用,进一步还原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平,徐生荣,祝秀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