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修复的生态浮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242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1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生态修复领域的一种河道修复的生态浮岛包括第一套杆,第一套杆底部有固定齿,第一套杆内有第一六边形滑槽,第一套连接有第二套杆,第二套杆底部有第一六边形滑块,第一套杆和第二套杆侧壁均开设有通孔,第二套杆内开设有第二六边形滑槽,第二套杆连接有第三套杆,第三套杆底部有第二六边形滑块,第三套杆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顶部有浮岛,浮岛底部与连接板均通过螺纹孔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第一套杆底部的固定齿固定安装好,再通过固定螺栓将连接板和浮岛固定连接好,使得装置方便将浮岛固定限位在同一竖直方向上,浮岛不会发生会随着水流流动,浮岛之间不会出现碰撞,使得浮岛使用寿命长。

An ecological floating island for river resto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修复的生态浮岛
本技术涉及生态修复领域,具体为一种河道修复的生态浮岛。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河道已演变为黑臭河道。在我国许多城市,河道有机污染普遍存在且日益突出,城市污水直排河道,流经城镇河段污染严重,水体出现季节性或终年黑臭,均成为我国目前城市河道污染问题中亟待解决的水环境问题。生态浮岛技术始于19世纪60年代,属于无土栽培技术,即把高等水生植物或陆生植物,以高分子材料等作为载体种植到河道、湖泊中。浮岛的主要功能为生物创造栖息地、净化水质、梅花环境以及消除风浪对岸边的冲击。现在为了更好进行水环境治理设计了一些新的生态浮岛,但是生态浮岛还存在一些缺陷。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0762998.2一种河道修复的生态浮岛,包括人工浮体,还包括有太阳能板、与太阳能板连接的蓄电池、与蓄电池连接的纳米气泡发生器和曝气管;所述人工浮体的水上部分为一中空的圆台,所述太阳能板围设在圆台的侧壁上,圆台的顶部种植有植物;所述圆台中部设置有容置蓄电池和纳米气泡发生器的容腔,该容腔配设有上板盖;所述曝气管置于河道水体中;所述曝气管通过链条与人工浮体连接,所述曝气管的管壁设有若干曝气缝,曝气管的入口通过管道与纳米气泡发生器连接。通过纳米气泡发生器与特定的曝气管向底泥或河水中布气,由于产生的气泡粒径很小,几乎对水体不造成扰动,氧传质速率高,可极大加速河水和底泥的原位氧化修复,但是浮岛未固定,浮岛会随着水流流动,浮岛之间容易出现碰撞,使得浮岛使用寿命短。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具体为一种河道修复的生态浮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修复的生态浮岛,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虽然能够起到几乎对水体不造成扰动,氧传质速率高,可极大加速河水和底泥的原位氧化修复,但是浮岛未固定,浮岛会随着水流流动,浮岛之间容易出现碰撞,使得浮岛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道修复的生态浮岛,包括固定齿、第一套杆、第二套杆、固定螺栓、连接板、浮岛、通孔、第三套杆、第一六边形滑槽、第一六边形滑块、第二六边形滑块和第二六边形滑槽,所述第一套杆底部固定均匀固定连接有固定齿,所述第一套杆内开设有第一六边形滑槽,所述第一套杆顶部通过滑孔滑动连接有第二套杆,所述第二套杆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六边形滑块,所述第一六边形滑块与第一六边形滑槽贴合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套杆和第二套杆侧壁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套杆内开设有第二六边形滑槽,所述第二套杆顶部通过直孔滑动连接有第三套杆,所述第三套杆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六边形滑块,所述第二六边形滑块与第二六边形滑槽贴合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套杆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部有浮岛,所述浮岛底部与连接板均通过螺纹孔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优选的,所述固定齿设有5-8组。优选的,所述固定齿和第一套杆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滑孔尺寸小于第一六边形滑槽的尺寸,所述直孔尺寸小于第二六边形滑槽的尺寸优选的,所述第二套杆和第三套杆均采用耐腐蚀橡胶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将第一套杆底部的固定齿固定安装好,再通过固定螺栓将连接板和浮岛固定连接好,使得装置方便将浮岛固定限位在同一竖直方向上,浮岛不会发生会随着水流流动,浮岛之间不会出现碰撞,使得浮岛使用寿命长。本技术通过第一套杆、第二套杆和第三套杆相互配合,使得浮岛的高度可根据自身浮力进行自身调节,方便浮岛使用。本技术通过在第一套杆和第二套杆上均匀开设有通孔,方便水出入第一套杆和第二套杆,便于第二套杆和第三套杆的滑动。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套杆及其连接结构剖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固定齿2.第一套杆3.第二套杆4.固定螺栓5.连接板6.浮岛7.通孔8.第三套杆9.第一六边形滑槽10.第一六边形滑块11.第二六边形滑块12.第二六边形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河道修复的生态浮岛,包括固定齿1、第一套杆2、第二套杆3、固定螺栓4、连接板5、浮岛6、通孔7、第三套杆8、第一六边形滑槽9、第一六边形滑块10、第二六边形滑块11和第二六边形滑槽12,第一套杆2底部固定均匀固定连接有固定齿1,固定齿1设有5-8组,固定齿1和第一套杆2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铝合金材料制成制成的固定齿1和第一套杆2提升了浮岛的底部重量,便于装置底部稳定固定,第一套杆2内开设有第一六边形滑槽9,第一套杆2顶部通过滑孔滑动连接有第二套杆3,第二套杆3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六边形滑块10,第一六边形滑块10与第一六边形滑槽9贴合滑动连接,第一套杆2和第二套杆3侧壁均开设有通孔7,通过在第一套杆2和第二套杆3上均匀开设有通孔7,方便水出入第一套杆2和第二套杆3,便于第二套杆3和第三套杆8的滑动;第二套杆2内开设有第二六边形滑槽12,第二套杆2顶部通过直孔滑动连接有第三套杆8,通过第一套杆2、第二套杆3和第三套杆8相互配合,使得浮岛6的高度可根据自身浮力进行自身调节,方便浮岛6使用;滑孔尺寸小于第一六边形滑槽9的尺寸,直孔尺寸小于第二六边形滑槽12的尺寸,第三套杆8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六边形滑块11,第二六边形滑块11与第二六边形滑槽12贴合滑动连接,第二套杆3和第三套杆8均采用耐腐蚀橡胶材料制成,第三套杆8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连接板5顶部有浮岛6,浮岛6底部与连接板5均通过螺纹孔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4,通过将第一套杆2底部的固定齿1固定安装好,再通过固定螺栓4将连接板5和浮岛6固定连接好,使得装置方便将浮岛6固定限位在同一竖直方向上,浮岛6不会发生会随着水流流动,浮岛6之间不会出现碰撞,使得浮岛5使用寿命长。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将第一套杆2底部的固定齿1固定安装好,再通过固定螺栓4将连接板5和浮岛6固定连接好,使得装置方便将浮岛6固定限位在同一竖直方向上,浮岛6不会发生会随着水流流动,浮岛6之间不会出现碰撞,使得浮岛5使用寿命长;其中,第二套杆3底部的第一六边形滑块10在第一滑杆2的第一六边形滑槽9内滑动,第三滑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修复的生态浮岛,包括固定齿、第一套杆、第二套杆、固定螺栓、连接板、浮岛、通孔、第三套杆、第一六边形滑槽、第一六边形滑块、第二六边形滑块和第二六边形滑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杆底部固定均匀固定连接有固定齿,所述第一套杆内开设有第一六边形滑槽,所述第一套杆顶部通过滑孔滑动连接有第二套杆,所述第二套杆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六边形滑块,所述第一六边形滑块与第一六边形滑槽贴合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套杆和第二套杆侧壁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套杆内开设有第二六边形滑槽,所述第二套杆顶部通过直孔滑动连接有第三套杆,所述第三套杆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六边形滑块,所述第二六边形滑块与第二六边形滑槽贴合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套杆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部有浮岛,所述浮岛底部与连接板均通过螺纹孔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修复的生态浮岛,包括固定齿、第一套杆、第二套杆、固定螺栓、连接板、浮岛、通孔、第三套杆、第一六边形滑槽、第一六边形滑块、第二六边形滑块和第二六边形滑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杆底部固定均匀固定连接有固定齿,所述第一套杆内开设有第一六边形滑槽,所述第一套杆顶部通过滑孔滑动连接有第二套杆,所述第二套杆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六边形滑块,所述第一六边形滑块与第一六边形滑槽贴合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套杆和第二套杆侧壁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套杆内开设有第二六边形滑槽,所述第二套杆顶部通过直孔滑动连接有第三套杆,所述第三套杆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六边形滑块,所述第二六边形滑块与第二六边形滑槽贴合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套杆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焕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