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5241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1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包括上下设置的培养箱和传动箱,传动箱内设置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上设置有伸出传动箱底面的转轴,转轴的侧壁设置有螺旋叶片,转轴的底端设置有钻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固定的效果。

A device for protecting and repairing riv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境保护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生态河道治理是指在河道陆域控制线内,在满足防洪、排涝及引水等河道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通过人工修复措施促进河道水生态系统恢复,构建健康、稳定的河道水生态系统的活动。目前大量的垃圾人为排放或遗弃到河道中,导致河道的生态被严重破坏,由于垃圾的堆积,使得河道中进行光合作用的水草消失,同时逐渐滋生处大量的藻类,导致水中的鱼虾大量的死亡。现有的解决方法是通过在在河道中养殖好氧植被来改善河流环境,将养殖有好氧植被的箱体放入河道内,当河道生态环境修复后,将该箱体和好氧植被一并打捞。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河道内的水流呈流动状态,随着河水的冲击,不能保证箱体在河道中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解决了装有好氧植被的箱体不能在河道中固定的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包括上下设置的培养箱和传动箱,所述传动箱内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上设置有伸出传动箱底面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侧壁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转轴的底端设置有钻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好氧植物放置在培养箱内培养,人工将培养箱和传动箱一并放入河道内靠近淤泥的地方,转动传动机构,使连接在传动机构上的转轴发生转动,转轴转动的方向与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同,此时转轴会插入淤泥内,由于转轴上连接有钻头和螺旋叶片,从而大大加快了转轴伸入淤泥内的速度,且伸入淤泥的钻头和螺旋叶片会抓紧淤泥,从而有助于传动箱和培养箱在河道内的固定,减少随着河水流动的情况,该设置便于好氧植物的生长,从而大大加快了生态环境修复的速度。当生态环境修复结束后,通过转动传动机构,使连接在传动机构上的转轴发生转动,转轴转动的方向与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反,此时钻头和螺旋叶片会逐渐与淤泥分离,便于培养箱和传动箱从河道内取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相互啮合的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所述传动箱远离从动锥齿轮处设置有伸出传动箱侧壁的手柄,所述手柄与主动锥齿轮连接,所述从动锥齿轮与转轴伸入传动箱内的端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的相互配合,能改变力的传动方向,通过转动手柄,从而带动转轴发生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钻头和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均朝向培养箱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方向朝上的钻头和螺旋叶片便于插入淤泥内,从而便于钻头和螺旋叶片搅松淤泥,使转轴伸入淤泥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培养箱呈圆柱形,所述培养箱的顶面可拆卸连接有盖子,所述盖子上设置有若干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通孔将好氧植物插入培养箱内,通孔能限定好氧植物的位置,且通过通孔使河水流入培养箱内,保证好养植物的正常生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子的侧边相对设置有水平的凸块,所述培养箱上设置有与凸块相配合的竖直的凹槽,所述培养箱位于凹槽的底端设置有与凸块相配合的水平的滑轨,所述凹槽与滑轨相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块首先沿着凹槽竖直滑动,然后沿着滑轨水平滑动,即盖子首先竖直移动然后再转动,通过凹槽和滑轨的相互配合,从而使盖子可拆卸连接在培养箱上,当生态环境修复结束后,通过拆卸盖子便于将好养植物从培养箱内取出,且便于对培养箱进行清洗。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培养箱内设置有与凹槽的底端相通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与凹槽位于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竖直的弹性件、连接在弹性件上的弹性块,当弹性件呈静止状态时,所述弹性块的底面与凹槽的底面齐平,所述弹性块靠近滑轨的侧壁设置有导向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盖子连接在培养箱上时,通过盖子按压弹性块从而使弹性件压缩,使弹性块收入容置腔内,然后转动盖子使凸块沿滑轨转动,当凸块远离弹性块后,弹性件使弹性件重新伸出,即弹性块能封堵滑轨的一端,减少盖子从培养箱上分离的情况;将盖子从培养箱拆卸的时候,转动盖子,使凸块沿着滑轨朝凹槽的方向运动,使凸块沿着导向面运动便于将弹性块抵紧,从而压缩弹性件进而使弹性块收入容置腔内,松开手,由于弹性件弹性的作用下,使盖子沿着凹槽向上运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子的顶面相对设置有连接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杆便于转动盖子,有助于加快盖子的安装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上通过连接绳设置有浮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浮球能给培养箱、传动箱一定的力,减少培养箱和传动箱发生倾斜的情况,且当生态环境修复结束后,通过浮球便于寻在培养箱、传动箱的位置,从而便于将培养箱、传动箱从河道内取出。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传动机构驱动转轴伸入淤泥内,由于转轴上连接有钻头和螺旋叶片,从而大大加快了转轴伸入淤泥内的速度,且伸入淤泥的钻头和螺旋叶片会抓紧淤泥,从而有助于传动箱和培养箱在河道内的固定,减少随着河水流动的情况,该设置便于好氧植物的生长,从而大大加快了生态环境修复的速度;2.当生态环境修复结束后,通过浮球便于寻在培养箱、传动箱的位置,从而便于将培养箱、传动箱从河道内取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盖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培养箱;11、凹槽;12、滑轨;13、容置腔;14、弹性件;15、弹性块;2、传动箱;3、传动机构;31、主动锥齿轮;32、从动锥齿轮;4、转轴;41、螺旋叶片;42、钻头;5、手柄;6、盖子;61、凸块;62、通孔;7、连接杆;71、连接绳;72、浮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包括传动箱2,传动箱2呈矩形设置。参照图2,传动箱2内连接有传动机构3,传动机构3包括相互啮合的主动锥齿轮31和从动锥齿轮32,从动锥齿轮32呈水平放置,主动锥齿轮31呈竖直放置,传动箱2上靠近主动锥齿轮31的侧壁通过轴承连接有手柄5,手柄5的一端与主动锥齿轮31固定,另一端伸出传动箱2的侧壁,传动箱2的底面通过轴承连接有转轴4,转轴4的一端与从动锥齿轮32连接,另一端伸出传动箱2的底面。转轴4的底端固定有竖直的钻头42,转轴4的侧壁固定有螺旋叶片41,钻头42和螺旋叶片41的螺旋方向均朝向培养箱1设置,即呈螺旋向上的方向,从而便于钻头42和螺旋叶片41旋入淤泥内。参照图2和图3,培养箱1连接在传动箱2的顶面,培养箱1呈圆柱形,培养箱1的顶面可拆卸连接有盖子6。参照图3和图4,盖子6和培养箱1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便于盖子6的转动;盖子6的侧边相对固定有水平的凸块61,凸块61和盖子6位于同一水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设的培养箱(1)和传动箱(2),所述传动箱(2)内设置有传动机构(3),所述传动机构(3)上设置有伸出传动箱(2)底面的转轴(4),所述转轴(4)的侧壁设置有螺旋叶片(41),所述转轴(4)的底端设置有钻头(4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设的培养箱(1)和传动箱(2),所述传动箱(2)内设置有传动机构(3),所述传动机构(3)上设置有伸出传动箱(2)底面的转轴(4),所述转轴(4)的侧壁设置有螺旋叶片(41),所述转轴(4)的底端设置有钻头(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3)包括相互啮合的主动锥齿轮(31)和从动锥齿轮(32),所述传动箱(2)远离从动锥齿轮(32)处设置有伸出传动箱(2)侧壁的手柄(5),所述手柄(5)与主动锥齿轮(31)连接,所述从动锥齿轮(32)与转轴(4)伸入传动箱(2)内的端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42)和螺旋叶片(41)的螺旋方向均朝向培养箱(1)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1)呈圆柱形,所述培养箱(1)的顶面可拆卸连接有盖子(6),所述盖子(6)上设置有若干通孔(62)。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明生苏敏菁曾嘉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粤风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