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生态治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652417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1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道生态治理系统,包括坝体、垃圾收集装置、河堤和生态调整装置,所述垃圾收集装置设置于所述坝体正面,所述河堤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河堤对称设置于所述坝体两侧,两个所述河堤远离所述坝体一侧设置有加固块。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河道进行围挡蓄水,削减河道水流量,控制水体流速,为河道内部提供沉水植物、微生物的生长环境,且通过所述浮床在河道两侧种植水芹菜等水生植物,从而通过微生物以及水生植物消耗水中过量的磷、氮物质,恢复水体自净化能力,且通过增加水生植物数量,提高河道水土保持能力。

A river ecological manage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生态治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河道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河道生态治理系统。
技术介绍
河道生态环境主要包括两个基本要素:1、支撑河流生物生存的非生物系统;2、由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组成的生物系统。健康的河道生态环境系统应涵盖生境多样性、河道形态多样性以及生物多样性等特征。传统的河道生态治理通过混凝土及浆砌块石等硬质材料,将整个护岸形成一个封闭的体系,犹如给河道穿上了一层盔甲,但只考虑了河道的安全性,却忽视了对河流环境和生态系统及其他动植物与微生物生存环境的影响。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封闭式治理系统不仅阻碍了水生态循环系统,连动植物、微生物的整体生物链都被阻断;沉水植物生长环境遭到破坏,降低了水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水循环过程被隔断,河道变成了只进不出的封闭水体,从而有悖于城市的生态化建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河道生态治理系统,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用现代生态农业的清洁生产方式、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通过促进沉水植物生长,从而达到生态平衡、净化水体,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河道生态治理系统,包括坝体、垃圾收集装置、河堤和生态调整装置,所述垃圾收集装置设置于所述坝体正面,所述河堤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河堤对称设置于所述坝体两侧,两个所述河堤远离所述坝体一侧设置有加固块,且所述生态调整装置设置于所述加固块顶部;所述垃圾收集装置包括一滤水槽板,该滤水槽板长度方向与所述坝体长度方向平行,且所述滤水槽板与所述坝体通过混凝土浇筑一体成型,所述滤水槽板远离所述坝体一侧均匀设置有多个过滤通孔,且多个所述过滤通孔沿所述坝体长度方向排列;所述生态调整装置数量为多个,且分为两列沿两个所述加固块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所述生态调整装置包括自锁绞盘、拉绳和浮床,所述自锁绞盘固定于所述加固块顶部,所述拉绳设置于所述自锁绞盘和所述浮床之间,且所述拉绳将所述自锁绞盘与所述浮床相连;所述河堤为三角形结构,且所述河堤与所述坝体之间设置有蓄水块。采用上述一种河道生态治理系统,在河道沿线设置多组生态治理系统,河道水域经所述坝体与所述蓄水块配合所述河堤进行围挡,削减河道水流量,控制水体流速,在所述坝体的上游水侧蓄水,将水面漂浮物通过所述滤水槽板进行收集,通过所述坝体落到所述滤水槽板的水对所述过滤通孔位置进行冲刷,从而防止所述过滤通孔被泥沙堵塞,水通过所述过滤通孔排放到水域下游,从而在蓄水同时引导河道进行引水、排水,为河道内部提供沉水植物、微生物的生长环境,且通过所述浮床在河道两侧靠近所述河堤位置种植水芹菜等水生植物幼苗,从而通过微生物以及水生植物消耗水中过量的磷、氮物质,恢复水体自净化能力,促进城市河道水体的生态平衡。作为优选,所述浮床包括一矩形框体和设置于该框体内部的多孔板,所述框体一侧设置有一固定扣。作为优选,所述多孔板上均布有多个种植孔,且所述多孔板为泡沫材质。作为优选,所述框体为铝合金材质,且所述多孔板与所述框体通过粘胶粘接。作为优选,所述蓄水块靠近所述河堤一侧为贴合所述河堤近水侧的斜面形状,且所述蓄水块为混凝土钢筋材质。作为优选,所述蓄水块顶部为向所述坝体倾斜的斜面结构,且该斜面结构上设置有行走台阶。作为优选,所述坝体顶部设置有多个踩踏台,且多个所述踩踏台沿所述坝体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将水面漂浮杂物通过所述滤水槽板进行收集,将河道进行围挡蓄水,削减河道水流量,控制水体流速,为河道内部提供沉水植物、微生物的生长环境,且通过所述浮床在河道两侧种植水芹菜等水生植物,从而通过微生物以及水生植物消耗水中过量的磷、氮物质,恢复水体自净化能力,且通过增加水生植物数量,提高河道水土保持能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浮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坝体;2、垃圾收集装置;201、滤水槽板;202、过滤通孔;3、河堤;4、加固块;5、生态调整装置;501、自锁绞盘;502、拉绳;503、浮床;503a、框体;503b、多孔板;503c、固定扣;6、蓄水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河道生态治理系统,包括坝体1、垃圾收集装置2、河堤3和生态调整装置5,垃圾收集装置2设置于坝体1正面,坝体1用以拦水,从而进行河道蓄水,河堤3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河堤3对称设置于坝体1两侧,两个河堤3远离坝体1一侧设置有加固块4,加固块4用以增加河堤3结构稳定性,且生态调整装置5设置于加固块4顶部;垃圾收集装置2包括一滤水槽板201,滤水槽板201用以将河道中漂浮的杂物进行收集,该滤水槽板201长度方向与坝体1长度方向平行,且滤水槽板201与坝体1通过混凝土浇筑一体成型,滤水槽板201远离坝体1一侧均匀设置有多个过滤通孔202,过滤通孔202用以引导水排放到河道下游,且多个过滤通孔202沿坝体1长度方向排列;生态调整装置5数量为多个,且分为两列沿两个加固块4长度方向均匀设置,生态调整装置5包括自锁绞盘501、拉绳502和浮床503,自锁绞盘501用以通过拉绳502拉动浮床503,从而在浮床503上生长的水生植物到达成熟期后,通过自锁绞盘501拉动拉绳502,通过该拉绳502将浮床503拉到靠近自锁绞盘501位置,从而对浮床503上生长的植物进行清理,便于将浮床503重复利用,自锁绞盘501固定于加固块4顶部,拉绳502设置于自锁绞盘501和浮床503之间,且拉绳502将自锁绞盘501与浮床503相连;河堤3为三角形结构,且河堤3与坝体1之间设置有蓄水块6,蓄水块6用以配合坝体1、河堤3对河道进行蓄水,为沉水植物以及微生物提供生长环境。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浮床503包括一矩形框体503a和设置于该框体503a内部的多孔板503b,框体503a一侧设置有一固定扣503c,固定扣503c用于配合拉绳502对框体503a进行固定,多孔板503b上均布有多个种植孔,种植孔用以引导多孔板503b上的植物根系与水面接触,确保水生植物吸水成活,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生态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坝体(1)、垃圾收集装置(2)、河堤(3)和生态调整装置(5),所述垃圾收集装置(2)设置于所述坝体(1)正面,所述河堤(3)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河堤(3)对称设置于所述坝体(1)两侧,两个所述河堤(3)远离所述坝体(1)一侧设置有加固块(4),且所述生态调整装置(5)设置于所述加固块(4)顶部;/n所述垃圾收集装置(2)包括一滤水槽板(201),该滤水槽板(201)长度方向与所述坝体(1)长度方向平行,且所述滤水槽板(201)与所述坝体(1)通过混凝土浇筑一体成型,所述滤水槽板(201)远离所述坝体(1)一侧均匀设置有多个过滤通孔(202),且多个所述过滤通孔(202)沿所述坝体(1)长度方向排列;/n所述生态调整装置(5)数量为多个,且分为两列沿两个所述加固块(4)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所述生态调整装置(5)包括自锁绞盘(501)、拉绳(502)和浮床(503),所述自锁绞盘(501)固定于所述加固块(4)顶部,所述拉绳(502)设置于所述自锁绞盘(501)和所述浮床(503)之间,且所述拉绳(502)将所述自锁绞盘(501)与所述浮床(503)相连;/n所述河堤(3)为三角形结构,且所述河堤(3)与所述坝体(1)之间设置有蓄水块(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生态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坝体(1)、垃圾收集装置(2)、河堤(3)和生态调整装置(5),所述垃圾收集装置(2)设置于所述坝体(1)正面,所述河堤(3)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河堤(3)对称设置于所述坝体(1)两侧,两个所述河堤(3)远离所述坝体(1)一侧设置有加固块(4),且所述生态调整装置(5)设置于所述加固块(4)顶部;
所述垃圾收集装置(2)包括一滤水槽板(201),该滤水槽板(201)长度方向与所述坝体(1)长度方向平行,且所述滤水槽板(201)与所述坝体(1)通过混凝土浇筑一体成型,所述滤水槽板(201)远离所述坝体(1)一侧均匀设置有多个过滤通孔(202),且多个所述过滤通孔(202)沿所述坝体(1)长度方向排列;
所述生态调整装置(5)数量为多个,且分为两列沿两个所述加固块(4)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所述生态调整装置(5)包括自锁绞盘(501)、拉绳(502)和浮床(503),所述自锁绞盘(501)固定于所述加固块(4)顶部,所述拉绳(502)设置于所述自锁绞盘(501)和所述浮床(503)之间,且所述拉绳(502)将所述自锁绞盘(501)与所述浮床(503)相连;
所述河堤(3)为三角形结构,且所述河堤(3)与所述坝体(1)之间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洋张旖宁吴洁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鼎诚合力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