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缓冲带植物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350434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4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道缓冲带植物修复方法,在河道上,由外至内将清淤的土方堆成缓冲带与主河道,缓冲带的水位控制在0.5‑2.5米,主河道水位达到3‑4.5米;对缓冲带进行堆石型和插孔式混凝土块型底型改造;然后在河道的水体中加入修复剂;在改造后的缓冲带上坡处构建堤岸并种植水生植物,在缓冲带下坡处种植浮水植物;在主河道处种植沉水植物,养殖杂食性鱼类和虾类动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改善河道缓冲带水质和水域生态环境,实现了河道的净化美化。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修复方法,水域生物多样性增加,河道的调蓄水、泄洪力更加畅顺,水系的补充地下水、固碳释氧等功能得到进一步提高;河道的城市景观功能得到充分体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河道处理
,具体是一种河道缓冲带植物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河流和湖泊等地表水体,这些废水中携带大量营养盐。由于氮、磷等元素的排入,加上水体缺少必要的循环,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水生生态平衡,形成水华。且发出难闻的气味,河道退化严重,且河道缓冲带地区不适宜植物的生长。随着环境意识、生态观念的增强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修复受损的河道缓冲带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改善水质、水域生物多样性增加、河道的调蓄水、泄洪能更加畅顺的河道缓冲带植物修复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道缓冲带植物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河道上,由外至内将清淤的土方堆成缓冲带与主河道,缓冲带的水位控制在0.5-2.5米,主河道水位达到3-4.5米;2)对缓冲带进行堆石型和插孔式混凝土块型底型改造;然后在河道的水体中加入修复剂;其中修复剂,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硝化细菌25-50份、反硝化细菌10-35份、乳酸菌20-45份、光合细菌0-10份、枯草芽孢杆菌5-25份、放线菌0-10份、硫化细菌1-15份、膨润土0-10份;3)在改造后的缓冲带上坡处构建堤岸并种植水生植物,在缓冲带下坡处种植浮水植物;4)在主河道处种植沉水植物,养殖杂食性鱼类和虾类动物。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1)中,缓冲带的水位控制在1.5-2.5米,主河道水位达到3-3.5米。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2)中,修复剂的添加量为10-200g/m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2)中,修复剂,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硝化细菌30-45份、反硝化细菌18-26份、乳酸菌25-40份、光合细菌0-5份、枯草芽孢杆菌8-20份、放线菌0-6份、硫化细菌3-10份、膨润土0-5份。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3)中,水生植物采用柳树、水杨、白杨、芦苇、芭蒲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3)中,浮水植物采用浮萍、水浮莲、睡莲和凤眼莲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4)中,沉水植物采用金鱼藻、车轮藻、狸藻和眼子菜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对河道进行重新规划,并对缓冲带进行改造,在河道的水体中加入修复剂,然后种植各种植物,有效改善河道缓冲带水质和水域生态环境实现了河道的净化美化。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修复方法,水域生物多样性增加,河道的调蓄水、泄洪力更加畅顺,水系的补充地下水、固碳释氧等功能得到进一步提高;河道的城市景观功能得到充分体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河道缓冲带植物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河道上,由外至内将清淤的土方堆成缓冲带与主河道,缓冲带的水位控制在0.5米,主河道水位达到3米。2)对缓冲带进行堆石型和插孔式混凝土块型底型改造;然后在河道的水体中加入修复剂;修复剂的添加量为10g/m3。其中修复剂,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硝化细菌25份、反硝化细菌10份、乳酸菌20份、枯草芽孢杆菌5份、硫化细菌1份。3)在改造后的缓冲带上坡处构建堤岸并种植水生植物,在缓冲带下坡处种植浮水植物。水生植物采用柳树。浮水植物采用浮萍。4)在主河道处种植沉水植物,养殖杂食性鱼类和虾类动物。沉水植物采用金鱼藻。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河道缓冲带植物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河道上,由外至内将清淤的土方堆成缓冲带与主河道,缓冲带的水位控制在-2.5米,主河道水位达到4.5米。2)对缓冲带进行堆石型和插孔式混凝土块型底型改造;然后在河道的水体中加入修复剂;修复剂的添加量为200g/m3。其中修复剂,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硝化细菌50份、反硝化细菌35份、乳酸菌45份、光合细菌10份、枯草芽孢杆菌25份、放线菌10份、硫化细菌15份、膨润土10份。3)在改造后的缓冲带上坡处构建堤岸并种植水生植物,在缓冲带下坡处种植浮水植物。水生植物采用水杨、白杨的组合。浮水植物采用水浮莲、睡莲的组合。4)在主河道处种植沉水植物,养殖杂食性鱼类和虾类动物。沉水植物采用车轮藻。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河道缓冲带植物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河道上,由外至内将清淤的土方堆成缓冲带与主河道,缓冲带的水位控制在1.5米,主河道水位达到3米。2)对缓冲带进行堆石型和插孔式混凝土块型底型改造;然后在河道的水体中加入修复剂;修复剂的添加量为10-200g/m3。其中修复剂,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硝化细菌30份、反硝化细菌18份、乳酸菌25份、光合细菌1份、枯草芽孢杆菌8份、放线菌1份、硫化细菌3份、膨润土1份。3)在改造后的缓冲带上坡处构建堤岸并种植水生植物,在缓冲带下坡处种植浮水植物。水生植物采用芦苇。浮水植物采用凤眼莲。4)在主河道处种植沉水植物,养殖杂食性鱼类和虾类动物。沉水植物采用狸藻和眼子菜的组合。实施例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河道缓冲带植物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河道上,由外至内将清淤的土方堆成缓冲带与主河道,缓冲带的水位控制在2.5米,主河道水位达到3.5米。2)对缓冲带进行堆石型和插孔式混凝土块型底型改造;然后在河道的水体中加入修复剂;修复剂的添加量为150g/m3。其中修复剂,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硝化细菌45份、反硝化细菌26份、乳酸菌40份、光合细菌5份、枯草芽孢杆菌20份、放线菌6份、硫化细菌10份、膨润土5份。3)在改造后的缓冲带上坡处构建堤岸并种植水生植物,在缓冲带下坡处种植浮水植物。水生植物采用柳树、水杨、白杨的组合。浮水植物采用浮萍、水浮莲、睡莲的组合。4)在主河道处种植沉水植物,养殖杂食性鱼类和虾类动物。沉水植物采用金鱼藻、车轮藻的组合。实施例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河道缓冲带植物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河道上,由外至内将清淤的土方堆成缓冲带与主河道,缓冲带的水位控制在2米,主河道水位达到3米。2)对缓冲带进行堆石型和插孔式混凝土块型底型改造;然后在河道的水体中加入修复剂;修复剂的添加量为100g/m3。其中修复剂,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硝化细菌35份、反硝化细菌20份、乳酸菌30份、光合细菌3份、枯草芽孢杆菌10份、放线菌3份、硫化细菌5份、膨润土2份。3)在改造后的缓冲带上坡处构建堤岸并种植水生植物,在缓冲带下坡处种植浮水植物。水生植物采用白杨、芦苇、芭蒲的组合。浮水植物采用水浮莲、睡莲和凤眼莲的组合。4)在主河道处种植沉水植物,养殖杂食性鱼类和虾类动物。沉水植物采用车轮藻、狸藻和眼子菜的组合。实施例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河道缓冲带植物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河道上,由外至内将清淤的土方堆成缓冲带与主河道,缓冲带的水位控制在2米,主河道水位达到3米。2)对缓冲带进行堆石型和插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河道缓冲带植物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河道上,由外至内将清淤的土方堆成缓冲带与主河道,缓冲带的水位控制在0.5‑2.5米,主河道水位达到3‑4.5米;2)对缓冲带进行堆石型和插孔式混凝土块型底型改造;然后在河道的水体中加入修复剂;其中修复剂,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硝化细菌25‑50份、反硝化细菌10‑35份、乳酸菌20‑45份、光合细菌0‑10份、枯草芽孢杆菌5‑25份、放线菌0‑10份、硫化细菌1‑15份、膨润土0‑10份;3)在改造后的缓冲带上坡处构建堤岸并种植水生植物,在缓冲带下坡处种植浮水植物;4)在主河道处种植沉水植物,养殖杂食性鱼类和虾类动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缓冲带植物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河道上,由外至内将清淤的土方堆成缓冲带与主河道,缓冲带的水位控制在0.5-2.5米,主河道水位达到3-4.5米;2)对缓冲带进行堆石型和插孔式混凝土块型底型改造;然后在河道的水体中加入修复剂;其中修复剂,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硝化细菌25-50份、反硝化细菌10-35份、乳酸菌20-45份、光合细菌0-10份、枯草芽孢杆菌5-25份、放线菌0-10份、硫化细菌1-15份、膨润土0-10份;3)在改造后的缓冲带上坡处构建堤岸并种植水生植物,在缓冲带下坡处种植浮水植物;4)在主河道处种植沉水植物,养殖杂食性鱼类和虾类动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缓冲带植物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缓冲带的水位控制在1.5-2.5米,主河道水位达到3-3.5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江勋聂兴华徐加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能投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