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类建筑构件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5141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1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类建筑构件夹持装置,包括:吊持杆;至少一个夹持体,所述夹持体铰接连接在吊持杆上,所述夹持体包括铰接在吊持杆上的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所述第一夹持杆上铰接有第三夹持杆,所述第二夹持杆上铰接有第四夹持杆,所述第二夹持杆和第四夹持杆相交汇,并通过交汇点进行铰接,所述第二夹持杆和第四夹持杆的上部还铰接有一推杆气缸,所述推杆气缸的尾部铰接在第二夹持杆上,所述推杆气缸的气缸杆铰接在第四夹持杆上,所述第二夹持杆的底部铰接连接有第一夹持板,所述第四夹持杆的底部铰接连接有第二夹持板。

A kind of clamping device for plate building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类建筑构件夹持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类建筑构件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板类建筑构件包括叠合板构件和预制板构件以及墙板,板类建筑构件在竖直的成型模中成型后,需要等待其硬化,然后进行拆模,拆模后的建筑构件是呈竖直排列的,如果需要将其转运,需要先通过吊持装置将其吊起,吊持装置一般通过天车或者电葫芦,为了顺利的将建筑构件吊起,需要通过夹持装置将建筑构件夹紧,然后将其吊持当指定的位置,但是目前的夹持装置结构复杂,造价昂贵,且夹持建筑构件的时候不够稳固,有掉落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板类建筑构件翻转装置,该翻转装置结构简单,能够使得成型硬化后的建筑构件快速的被放置,然后进行翻转,方便后续通过叉车进行转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板类建筑构件夹持装置,包括:吊持杆;至少一个夹持体,所述夹持体铰接连接在吊持杆上,所述夹持体包括铰接在吊持杆上的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所述第一夹持杆上铰接有第三夹持杆,所述第二夹持杆上铰接有第四夹持杆,所述第二夹持杆和第四夹持杆相交汇,并通过交汇点进行铰接,所述第二夹持杆和第四夹持杆的上部还铰接有一推杆气缸,所述推杆气缸的尾部铰接在第二夹持杆上,所述推杆气缸的气缸杆铰接在第四夹持杆上,所述第二夹持杆的底部铰接连接有第一夹持板,所述第四夹持杆的底部铰接连接有第二夹持板。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内壁均固定有橡胶层。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层上开设有防滑纹。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外壁均固定有一组具有拉结孔的下拉结件,所述第二夹持杆和第四夹持杆的两侧固定有一组具有拉结孔的上拉结件,上拉结件和下拉结件之间通过弹簧进行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夹持杆上开设有若干铰接孔,第二夹持杆上也开设有若干铰接孔,第二夹持杆和第四夹持杆的交汇点通过铰接销进行铰接。进一步的,所述第四夹持杆中开设有一长槽,所述第二夹持杆穿过长槽铰接在第四夹持杆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本技术的吊持体结构简单,能够通过推杆气缸快速的使得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张开或者合拢,实现了建筑构件的快速稳固的夹持;第二,本技术的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上设置的橡胶层,能够在夹持建筑构件的时候有效的缓冲,延长了夹持板的寿命,且能够增加夹持的摩擦,使得夹持更加稳固;第三,由于在夹持杆和夹持板之间连接有弹簧,在自然状态下,能够保持夹持板保持竖直,使得夹持的时候,夹持板受力更加均匀。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中:1、吊持杆2、第一夹持杆3、第二夹持杆4、第三夹持杆5、第四夹持杆6、推杆气缸7、第一夹持板8、第二夹持板9、下拉结件10、橡胶层;11、拉结孔12、弹簧13、铰接销14、长槽15、竖直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到图2所示的一种板类建筑构件夹持装置,包括:吊持杆1;至少一个夹持体,所述夹持体铰接连接在吊持杆1上(可通过限位销筒进行限位),所述夹持体包括铰接在吊持杆1上的第一夹持杆2和第二夹持杆3,所述第一夹持杆2上铰接有第三夹持杆4,所述第二夹持杆3上铰接有第四夹持杆5,所述第二夹持杆3和第四夹持杆5相交汇,并通过交汇点进行铰接,所述第二夹持杆3和第四夹持杆5的上部还铰接有一推杆气缸6,所述推杆气缸6的尾部铰接在第二夹持杆3上,所述推杆气缸6的气缸杆铰接在第四夹持杆5上,所述第二夹持杆3的底部通过一竖直杆铰接连接有第一夹持板7,所述第四夹持杆5的底部通过一竖直杆铰接连接有第二夹持板8。本技术在使用的时候过程如下,本技术的夹持体是和天车的吊钩或者电葫芦的吊索固定连接的,如图1所示,为了一次性可以起吊多块板类建筑构件,在吊持杆上铰接有两个夹持体,在吊持建筑构件的时候,首先启动推杆气缸6,推杆气缸6的气缸杆向前伸出,将第二夹持杆3和第四夹持杆5张开,然后将第二夹持杆3和第四夹持杆5上的第一夹持板7和第二夹持板8移动到建筑构件两侧,随后推杆气缸6收缩,第一夹持板7和第二夹持板8相互靠近,最后将建筑构件进行夹紧,当建筑构件被夹紧后,吊索或者吊钩带动吊持杆1上升,然后移动到需要进行转运的位置,吊持杆1下降,建筑构件放置到相应的位置以后,推杆气缸6再次向前伸出,第二夹持杆3和第四夹持杆5张开,便可将建筑构件松开。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板7和第二夹持板8的内壁均固定有橡胶层10。第一夹持板7和第二夹持板8上设置的橡胶层10,能够在夹持建筑构件的时候有效的缓冲,延长了夹持板的寿命,且能够增加夹持的摩擦,使得夹持更加稳固;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层10上开设有防滑纹。通过防滑纹的设置,进一步增加了夹持板和建筑构件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夹持稳固性更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板7和第二夹持板8的外壁均固定有一组具有拉结孔11的下拉结件9,所述第二夹持杆3和第四夹持杆5的两侧固定有一组具有拉结孔11的上拉结件,上拉结件和下拉结件9之间通过弹簧12进行连接。为了使得第一夹持板7和第二夹持板8在自然状态下不会发生翻转,在第一夹持板7与第二夹持杆3之间,第二夹持板8与第四夹持杆5之间均连接有弹簧12,通过弹簧12的拉结作用,使得第一夹持板7和第二夹持板8保持竖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夹持杆3上开设有若干铰接孔,第二夹持杆3上也开设有若干铰接孔,第二夹持杆3和第四夹持杆5的交汇点通过铰接销13进行铰接。第二夹持杆3以及第四夹持杆5上设置有若干铰接孔,所以可以通过不同的铰接孔的配合,使得第一夹持板7和第二夹持板8的张开和夹紧幅度得到调整,使其能匹配不同厚度的建筑构件。进一步的,所述第四夹持杆5中开设有一长槽14,所述第二夹持杆3穿过长槽14铰接在第四夹持杆5中。具体的,本技术在第四夹持杆5中开设有一长槽14,所以第二夹持杆3可以通过穿过长槽14从而和第四夹持杆5进行铰接。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类建筑构件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吊持杆;/n至少一个夹持体,所述夹持体铰接连接在吊持杆上,所述夹持体包括铰接在吊持杆上的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所述第一夹持杆上铰接有第三夹持杆,所述第二夹持杆上铰接有第四夹持杆,所述第二夹持杆和第四夹持杆相交汇,并通过交汇点进行铰接,所述第二夹持杆和第四夹持杆的上部还铰接有一推杆气缸,所述推杆气缸的尾部铰接在第二夹持杆上,所述推杆气缸的气缸杆铰接在第四夹持杆上,所述第二夹持杆的底部通过一竖直杆铰接连接有第一夹持板,所述第四夹持杆的底部通过一竖直杆铰接连接有第二夹持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类建筑构件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吊持杆;
至少一个夹持体,所述夹持体铰接连接在吊持杆上,所述夹持体包括铰接在吊持杆上的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所述第一夹持杆上铰接有第三夹持杆,所述第二夹持杆上铰接有第四夹持杆,所述第二夹持杆和第四夹持杆相交汇,并通过交汇点进行铰接,所述第二夹持杆和第四夹持杆的上部还铰接有一推杆气缸,所述推杆气缸的尾部铰接在第二夹持杆上,所述推杆气缸的气缸杆铰接在第四夹持杆上,所述第二夹持杆的底部通过一竖直杆铰接连接有第一夹持板,所述第四夹持杆的底部通过一竖直杆铰接连接有第二夹持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类建筑构件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内壁均固定有橡胶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建兵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普菲可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