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张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4833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张拉装置,其包括钢板筒模具,所述钢板筒模具由上下两个半圆体组成;张拉螺杆,所述张拉螺杆的一端与外部张拉机连接;张拉板,所述张拉板设于所述钢板筒模具的两端面的外侧,所述张拉板与所述张拉螺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挂筋板,所述挂筋板设于所述钢板筒模具内部,所述挂筋板的一端面与所述张拉板固定连接;预应力主筋,所述预应力主筋锚固在所述挂筋板上;非预应力主筋,所述非预应力主筋固定在所述钢板筒模具的内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张拉装置能稳固的控制张拉受力方向,具有受力均匀的特点,使产品不易产生裂缝,保证产品质量,还可以降低材质的损耗,节约成本。

A prestressed concrete tens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张拉装置
本技术属于预应力混凝土环形预制品构件
,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张拉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预应力技术的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混凝土是一种多相复合材料,由砂、石、水泥等材料用水拌合硬化而成,从力学角度来看,属于弹-粘-塑性体,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现浇成任意尺寸、任意结构形状且整体性能良好的构件,也可以预制成各种形状的构件。混凝土结构的受压性能良好,但受拉性能较差,但混凝土与钢筋具有相近的线涨系数,将钢筋置于混凝土内部,这样,混凝土对钢筋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钢筋又很好的弥补了混凝土受拉性能较差的缺点,使它们形成一个不管是受拉还是受压都较好的整体。预应力混凝土是指为了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裂性能以及避免钢筋混凝土构件过早出现裂缝,而在混凝土构件预制过程中对其预先施加预应力以提高构件性能的一种方法。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在大规模建设完成之后对工程结构加固的需求逐年增长,对既有工程结构的维修和加固已成为建筑工程领域日益活跃的分支。在众多结构加固技术中,钢筋混凝土构件能够调整原结构内力,有效降低原结构材料的应力水平,缩小变形,减小加固材料的应力滞后现象,高效发挥加固材料的性能。因此,需要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张拉装置,在钢筋混凝土环形构件的预制过程中,能稳固的控制张拉受力方向,使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受力均匀,成型后的产品不易产生裂缝,降低材质的损耗,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张拉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预应力混凝土张拉装置在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制作过程中存在对混凝土构件施加的预应力不均匀的技术问题,可有效防止产品成型后出现裂缝,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还能降低材质的损耗,节约成本。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张拉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板筒模具,所述钢板筒模具由上下两个半圆体组成;张拉螺杆,所述张拉螺杆的一端与外部张拉机连接;张拉板,所述张拉板设于所述钢板筒模具的两端面的外侧,所述张拉板与所述张拉螺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挂筋板,所述挂筋板设于所述钢板筒模具内部,所述挂筋板的一端面与所述张拉板固定连接;预应力主筋,所述预应力主筋锚固在所述挂筋板上;非预应力主筋,所述非预应力主筋固定在所述钢板筒模具的内壁。如上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张拉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钢板筒模具上方设有混凝土注入孔。如上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张拉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挂筋板分为固定面和挂筋面,所述挂筋板的固定面与所述张拉板固定连接,所述挂筋板的挂筋面与所述预应力主筋固定连接。如上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张拉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预应力主筋采用锚固形式固定在所述挂筋板的挂筋面上。如上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张拉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张拉板、所述挂筋板均为圆形板,所述张拉板、所述挂筋板和所述钢板筒模具的两端面的圆心位置在同一水平线上。如上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张拉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挂筋板的直径略小于所述钢板筒模具的直径,所述挂筋板可在所述钢板筒模具的内部活动。如上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张拉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非预应力主筋的长度大于所述预应力主筋的长度。如上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张拉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张拉板、所述挂筋板的固定面和所述钢板筒模具的两端面上分别一一对应设有多个固定圆孔。如上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张拉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多个固定圆孔按90°间隔分别均布在所述张拉板、所述挂筋板的固定面和所述钢板筒模具的两端面上,且所述张拉板、所述挂筋板的固定面和所述钢板筒模具的两端面上的圆心处均设有固定圆孔。如上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张拉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钢板筒模具的两端面的圆心处的固定圆孔由两个半圆体组成。分析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一、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张拉装置采用张拉螺杆连接张拉板、钢板筒模具、挂筋板和外部张拉机的方式,在张拉过程中,张拉板、钢板筒模具、挂筋板的预应力大小分布均匀且受力方向在同一水平方向上,使得本技术在预制品构件成型过程中受力均匀,成型后的产品不易产生裂缝。二、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张拉装置的钢筋分为预应力主筋和非预应力主筋;预应力主筋锚固在挂筋板上,非预应力主筋固定在钢板筒模具的内壁上,非预应力主筋的长度大于预应力主筋的长度,在预制品构件成型后,挂筋板上的预应力主筋锚固件可松开,不需要剪断多余的钢筋;可见,本技术能降低材质的损耗,节约成本。三、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张拉装置的钢板筒模具上方设有混凝土注入孔,本技术采用从钢板筒模具上方注入混凝土的方式,由于混凝土自身重力的作用,混凝土向下流入底部的钢板筒模具内,使得混凝土和预应力主筋能更好的粘合;本技术的装置能使混凝土和预应力主筋粘合均匀,从而保证在混凝土构件成型过程中受力均匀,成型产品不易产生裂缝,保证产品质量。四、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张拉装置的钢板筒模具由上下两个半圆体组成,钢板筒模具的两端面的圆心处的固定圆孔由两个半圆体组成;本技术钢板筒模具采用两个半圆体组成的方式,使得本技术不仅有利于在挂筋板上固定预应力主筋,还有利于取出成型后的产品,且装置故障后便于维修或局部更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张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张拉板的横截面示意图。图中:1-钢板筒模具;2-张拉螺杆;3-张拉板;4-挂筋板;5-预应力主筋;6-非预应力主筋;7-混凝土注入孔;8-固定圆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张拉装置主要包括钢板筒模具1,钢板筒模具1由上下两个半圆体组成;张拉螺杆2,张拉螺杆2的一端与外部张拉机连接;张拉板3,张拉板3设于钢板筒模具1的两端面的外侧,张拉板3与张拉螺杆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挂筋板4,挂筋板4设于钢板筒模具1内部,挂筋板4的一端面与张拉板3固定连接;预应力主筋5,预应力主筋5锚固在挂筋板4上;非预应力主筋6,非预应力主筋6固定在钢板筒模具1的内壁。总而言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张拉装置采用张拉螺杆2连接张拉板3、钢板筒模具1、挂筋板4和外部张拉机的方式,在张拉过程中,张拉板3、钢板筒模具1、挂筋板4的预应力大小分布均匀且受力方向在同一水平方向上,使得本技术在预制品构件成型过程中受力均匀,成型后的产品不易产生裂缝。为了降低材质的损耗,节约成本,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张拉装置的钢筋分为预应力主筋5和非预应力主筋6,挂筋板4分为固定面和挂筋面,其中固定面与张拉板3固定连接,挂筋面与预应力主筋5固定连接;即预应力主筋5锚固在挂筋板4的挂筋面上并通过挂筋板4的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钢板筒模具,所述钢板筒模具由上下两个半圆体组成;/n张拉螺杆,所述张拉螺杆的一端与外部张拉机连接;/n张拉板,所述张拉板设于所述钢板筒模具的两端面的外侧,所述张拉板与所述张拉螺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n挂筋板,所述挂筋板设于所述钢板筒模具内部,所述挂筋板的一端面与所述张拉板固定连接;/n预应力主筋,所述预应力主筋锚固在所述挂筋板上;/n非预应力主筋,所述非预应力主筋固定在所述钢板筒模具的内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钢板筒模具,所述钢板筒模具由上下两个半圆体组成;
张拉螺杆,所述张拉螺杆的一端与外部张拉机连接;
张拉板,所述张拉板设于所述钢板筒模具的两端面的外侧,所述张拉板与所述张拉螺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挂筋板,所述挂筋板设于所述钢板筒模具内部,所述挂筋板的一端面与所述张拉板固定连接;
预应力主筋,所述预应力主筋锚固在所述挂筋板上;
非预应力主筋,所述非预应力主筋固定在所述钢板筒模具的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筒模具上方设有混凝土注入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筋板分为固定面和挂筋面,所述挂筋板的固定面与所述张拉板固定连接,所述挂筋板的挂筋面与所述预应力主筋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主筋采用锚固形式固定在所述挂筋板的挂筋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张拉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飞黄春陈驰杨德华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卓桥预应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