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塔式钻孔装置,包括安装座以及设置在安装座上的钻孔本体、定位机构、钻孔驱动机构,钻孔本体设置为四面钻孔机构,四个钻头分别垂直连接于四面钻孔盒的前后左右四个侧壁上;钻孔驱动机构的伞齿轮设置在钻孔本体的中心,传动轴一端和伞齿轮连接,传动轴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钻孔本体上,皮带轮通过螺母安装在传动轴上,皮带套设在电机a的转轴和皮带轮上,所述伞齿轮和钻头末端相互啮合且驱动钻头转动;定位机构的定位块设置在钻孔本体上,定位气缸通过活塞杆和定位块卡合实现限位。该转塔式钻孔装置是一种结构紧凑、密封可靠、切换快速精确、高效率的钻孔结构,其工作时更加稳定、快速和可靠。
A turret dril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塔式钻孔装置
本技术属于木工机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转塔式钻孔装置。
技术介绍
钻孔机是利用比目标物更坚硬、更锐利的工具通过旋转切削或旋转挤压的方式,在目标物上留下圆柱形孔或洞的机械和设备统称。钻孔机的钻孔单元是通过一个三相电机驱动,经过齿轮传动,带动钻头旋转,从而实现钻孔的加工单元。目前钻孔单元采用真空分配系统进行驱动,而目前的真空分配系统的缺点为:1、大多只能根据需求在不同位置处逐个钻孔,每个钻头需要配一个气缸,用哪个钻头就用哪个气缸把钻头顶出来,极其耗时,工作效率较低;2、一次装夹只能钻一个面的孔,操作费时费力;3、加工大孔的时候比如35以上的孔,气缸输出力不足,钻孔深度会不够,无法达到钻孔的要求,适用性较窄。因此,如何研发一种新型转塔式钻孔装置,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塔式钻孔装置,该转塔式钻孔装置是一种结构紧凑、密封可靠、切换快速精确的钻孔单元,使工作时更加稳定、快速和可靠。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转塔式钻孔装置,包括安装座以及设置在安装座上的钻孔本体、定位机构、钻孔驱动机构,所述钻孔本体设置为四面钻孔机构,包括四面钻孔盒和四个钻头,四个钻头分别垂直连接于四面钻孔盒的前后左右四个侧壁上;所述钻孔驱动机构包括伞齿轮、传动轴、皮带、电机a,伞齿轮设置在钻孔本体的中心,传动轴一端和伞齿轮连接,传动轴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钻孔本体上,皮带轮通过螺母安装在传动轴上,皮带套设在电机a的转轴和皮带轮上,所述伞齿轮和钻头末端相互啮合且驱动钻头转动;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块和定位气缸,定位块设置在钻孔本体上,定位气缸通过活塞杆和定位块卡合实现限位。进一步的,还设置有转向驱动机构,所述转向驱动机构包括电机b,电机b的转轴和钻孔本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四面钻孔盒的前后左右四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四个轴承座,每个轴承座内安装有一个轴承,轴承通过轴承压盖压紧;所述四个钻头的基部分别安装在钻帽上,每个钻帽通过相对应的轴承安装在钻盒体上。更进一步的,所述钻帽设置为圆柱形块状结构,其后端设置为与伞齿轮相互适配的齿轮结构,每个钻帽的后端分别和伞齿轮相互啮合。更进一步的,所述电机a通过皮带传动,带动皮带轮旋转,从而带动伞齿轮旋转,伞齿轮通过钻帽带动钻头旋转。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块的外侧壁和钻头相互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定位槽,定位气缸的活塞杆卡合在定位槽内定位。进一步的,还设置有光电传感器,通过光电传感器控制钻孔本体在每次开机状态下回位到初始位置。进一步的,还设置有锯片,锯片通过螺母安装在传动轴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机械结构紧凑:本机构将4个钻头分布在钻孔本体的前后左右面上,有利于提高钻孔效率,钻孔本体内部采用伞齿轮传动,大幅度减少了机械零部件的数量,便于大规模生产制造和装配,确保了传动精度,延长了使用寿命。◆密封可靠:所有钻头的动力轴都安装在有两端密封的轴承上,密封性好,降低维修率。◆切换快速精确:通过伺服或步进电机b带动钻孔本体旋转,从而可以使四个钻头旋转到前后左右任意位置。◆定位精确:定位气缸和定位块协同配合,以确保钻孔本体在钻孔时不会偏摆,提高钻孔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转塔式钻孔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转塔式钻孔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转塔式钻孔装置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钻孔本体的内部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转塔式钻孔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安装座;2、钻孔本体;3、电机b;4、光电传感器;5、定位气缸;6、皮带;7、电机a;8、传动轴;9、钻头;10、四面钻孔盒;11、轴承座;12、轴承压盖;13、轴承;14、钻帽;15、定位块;15-1、定位槽;16、螺母;17、锯片;18、皮带轮;19、伞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转塔式钻孔装置,包括安装座1以及设置在安装座1上的钻孔本体2、定位机构、钻孔驱动机构,所述钻孔本体2设置为四面钻孔机构,包括四面钻孔盒10和四个钻头9,四个钻头9分别垂直连接于四面钻孔盒10的前后左右四个侧壁上;所述四面钻孔盒10的前后左右四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四个轴承座11,每个轴承座11内安装有一个轴承13,轴承13通过轴承压盖12压紧;所述四个钻头9的基部分别安装在钻帽14上,每个钻帽14通过相对应的轴承13安装在钻盒体上,所述钻帽14设置为圆柱形块状结构,其后端设置为与伞齿轮19相互适配的齿轮结构,每个钻帽14的后端分别和伞齿轮19相互啮合。所述钻孔驱动机构包括伞齿轮19、传动轴8、皮带6、电机a7,伞齿轮19设置在钻孔本体2的中心,传动轴8一端和伞齿轮19连接,传动轴8另一端通过轴承13安装在钻孔本体2上,皮带轮18通过螺母16安装在传动轴8上,皮带6套设在电机a7的转轴和皮带轮18上,所述伞齿轮19和钻头9末端相互啮合且驱动钻头9转动;所述电机a7通过皮带6传动,带动皮带轮18旋转,从而带动伞齿轮19旋转,伞齿轮19通过钻帽14带动钻头9旋转。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块15和定位气缸5,定位块15设置在钻孔本体2上,定位气缸5通过活塞杆和定位块15卡合实现限位。定位块15的外侧壁和钻头9相互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定位槽15-1,定位槽15-1沿着定位块15的外侧壁向内凹陷设置为槽孔结构,定位气缸5水平安装在安装座1上,定位气缸5端部的活塞杆正对定位块15设置,气缸运行时,定位气缸5的活塞杆卡合在定位槽15-1内定位,对钻孔本体2起到稳定的限位作用,防止钻孔本体2发生位移,保证了钻孔过程中钻头9位置的稳定性,进而保证钻孔的精确度。还设置有转向驱动机构,所述转向驱动机构包括电机b3,电机b3的转轴和钻孔本体2的顶端连接,电机b3驱动钻孔本体2进行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钻孔本体2每次旋转角度为45°,即电机b3每运行1次,钻孔本体2上的钻头9相对旋转45°,便于限位的同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相应钻头9的钻孔工作。还设置有光电传感器4,通过光电传感器4控制钻孔本体2在每次开机状态下回位到初始位置。保证了钻孔本体2上钻头9位置的精确调控,进而可保证钻头9每次调整时相对位移的位置准确性。具体运行过程为:将钻孔本体2通过轴承13安装在安装座1上,从而可以实现钻孔本体2360度旋转,伺服/步进电机b3的输出轴插在钻孔本体2上,当伺服/步进电机b3转动时可以带动钻孔本体2旋转,从而实现钻孔本体2上的4个钻头9的工位切换,当转动到位置之后定位气缸5的活塞杆向外顶出,插入钻孔本体2上所对应的钻头9定位槽15-1内,以确保钻孔单元在钻孔时不会偏摆。于此同时,电机a7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皮带6传动,皮带6带动皮带轮18旋转,从而带动伞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塔式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以及设置在安装座上的钻孔本体、定位机构、钻孔驱动机构,/n所述钻孔本体设置为四面钻孔机构,包括四面钻孔盒和四个钻头,四个钻头分别垂直连接于四面钻孔盒的前后左右四个侧壁上;/n所述钻孔驱动机构包括伞齿轮、传动轴、皮带、电机a,伞齿轮设置在钻孔本体的中心,传动轴一端和伞齿轮连接,传动轴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钻孔本体上,皮带轮通过螺母安装在传动轴上,皮带套设在电机a的转轴和皮带轮上,所述伞齿轮和钻头末端相互啮合且驱动钻头转动;/n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块和定位气缸,定位块设置在钻孔本体上,定位气缸通过活塞杆和定位块卡合实现限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塔式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以及设置在安装座上的钻孔本体、定位机构、钻孔驱动机构,
所述钻孔本体设置为四面钻孔机构,包括四面钻孔盒和四个钻头,四个钻头分别垂直连接于四面钻孔盒的前后左右四个侧壁上;
所述钻孔驱动机构包括伞齿轮、传动轴、皮带、电机a,伞齿轮设置在钻孔本体的中心,传动轴一端和伞齿轮连接,传动轴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钻孔本体上,皮带轮通过螺母安装在传动轴上,皮带套设在电机a的转轴和皮带轮上,所述伞齿轮和钻头末端相互啮合且驱动钻头转动;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块和定位气缸,定位块设置在钻孔本体上,定位气缸通过活塞杆和定位块卡合实现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转塔式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转向驱动机构,所述转向驱动机构包括电机b,电机b的转轴和钻孔本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转塔式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面钻孔盒的前后左右四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四个轴承座,每个轴承座内安装有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昌琨,吴洪晓,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金岭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