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压力开关壳体的钻孔倒角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685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压力开关壳体的钻孔倒角一体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钻孔倒角装置以及与钻孔倒角装置对应设置的定位装置和夹取装置,所述钻孔倒角装置包括依次排列在机架上的第一钻孔机、第二钻孔机和倒角机,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工作台板、第一气缸、在第一定位座、第二定位座和第三定位座,所述夹取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工作台板、第二气缸、手指气缸、第三工作台板和第三气缸。该用于压力开关壳体的钻孔倒角一体机可实现平稳、流畅钻孔、倒角,极大地节约人力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

Drilling and chamfering machine for pressure switch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压力开关壳体的钻孔倒角一体机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压力开关壳体的钻孔倒角一体机。
技术介绍
在铝壳压力开关壳体的制造工艺中,需要对铝壳压力开关进行钻孔、倒角等一系列的工序,现有的加工设备只能对力开关壳体进行单一化的加工操作,当钻孔机对压力开关壳体的一面进行打孔后,需要翻转后再进而二次打孔,然后再人工将压力开关壳体放置在倒角机进行倒角,需要人工进行多次运输、翻转和拆卸,容易出现误差且生产进度不佳,现有技术中虽然有铝壳钻孔倒角一体机,但是无法实现对压力开关壳体进行平稳、流畅第钻孔、倒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一次性对压力开关壳体实现平稳、流畅钻孔倒角的、无需人工多次运输、翻转和拆卸的用于压力开关壳体的钻孔倒角一体机。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压力开关壳体的钻孔倒角一体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钻孔倒角装置以及与钻孔倒角装置对应设置的定位装置和夹取装置,所述钻孔倒角装置包括依次排列在机架上的第一钻孔机、第二钻孔机和倒角机;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工作台板、第一气缸、在第一定位座、第二定位座和第三定位座,所述第一工作台板对应设置钻孔倒角装置下方,所述第一气缸与第一工作台板连接并可驱动第一工作台板前后移动,所述第一定位座、第二定位座和第三定位座依次设置在第一工作台板上且分别第一钻孔机、第二钻孔机和倒角机相对应,所述第一定位座、第二定位座和第三定位座上分别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压力开关壳体的外周面对应设置;<br>所述夹取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工作台板、第二气缸、手指气缸、第三工作台板和第三气缸,所述第二工作台板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第二气缸与第二工作台板连接并可驱动第二工作台板上下升降运动,所述手指气缸设置在第二工作台板上,手指气缸设有3个且分别与第一定位座、第二定位座和第三定位座对应设置,所述第三工作台板设置在第二工作台板上,所述第三气缸与第三工作台板连接并可驱动第三工作台板沿第二工作台板左右移动。为了便于第三工作台板平稳升降,所述机架上设有纵向导柱,所述第三工作台板设置在纵向导柱上并可沿纵向导柱上下升降。为了便于第二工作台板平稳地左右移动且可在第三工作台板的带动下实现升降,所述第三工作台板上设有横向导轨,所述第二工作台板设置在横向导轨上并可沿横向导轨左右移动。为了便于检测压力开关壳体,防止压力开关中有断裂的钻头在孔内,所述第二钻孔机和倒角机之间设有用于检测压力开关壳体的光纤探头。为了便于手指气缸取料,用于压力开关壳体的钻孔倒角一体机还包括进料组件,所述进料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震料盘、进料道和夹取翻转气缸,所述进料道的进口与震料盘的出料口连接,进料道的出口设置在第一钻孔机的一侧,所述夹取翻转气缸设置在第二工作台板上且靠近进料道的一侧。为了便于支撑所述机架底部设有固定立柱,进一步说,第三工作台底部设有第四工作台,所述第四工作台固定在机架上,固定立柱用于支撑第四工作台。为了分选合格品和不合格品,所述第三定位座远离第二定位座的一侧设有废料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第一钻孔机、第二钻孔机、第三钻孔机与第一定位座、第二定位座、第三定位座对应设置,再利用夹取装置与第一定位座、第二定位座和第三定位座配合运动,可实现平稳、流畅钻孔、倒角,极大地节约人力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第一定位座或第二定位座或第三定位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压力开关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121、纵向导柱;122、固定立柱;21、第一钻孔机;22、第二钻孔机;23、倒角机;31、第一工作台板;32、第一气缸;33、第一定位座;34、第二定位座;35、第三定位座;36、定位孔;41、第二工作台板;42、第二气缸;43、手指气缸;44、第三工作台板;441、横向导轨;45、第三气缸;46、第四工作台板;5、光纤探头;61、震料盘;62、进料道;63、夹取翻转气缸;7、压力开关外壳;71、第一盲孔;72、第二通孔;73、第三倒角;8、废料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本技术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技术,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如图1-4所示,一种用于压力开关壳体的钻孔倒角一体机,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钻孔倒角装置以及与钻孔倒角装置对应设置的定位装置和夹取装置,所述钻孔倒角装置包括依次排列在机架1上的第一钻孔机21、第二钻孔机22和倒角机23,第一钻孔机21是用于钻的第一盲孔71,第二钻孔机22是为了将压力开关壳体翻转后钻的第二通孔72,最后倒角机23是为了在的通孔上方倒C0.3的内角,即第三倒角73,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工作台板31、第一气缸32、在第一定位座33、第二定位座34和第三定位座35,所述第一工作台板31对应设置钻孔倒角装置下方,所述第一气缸32与第一工作台板31连接并可驱动第一工作台板31前后移动,所述第一定位座33、第二定位座34和第三定位座35依次设置在第一工作台板31上且分别第一钻孔机21、第二钻孔机22和倒角机23相对应,所述第一定位座33、第二定位座34和第三定位座35上分别设有定位孔36,所述定位孔36与压力开关壳体的外周面对应设置,所述夹取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工作台板41、第二气缸42、手指气缸43、第三工作台板44和第三气缸45,所述第二工作台板41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第二气缸42与第二工作台板41连接并可驱动第二工作台板41上下升降运动,所述手指气缸43设置在第二工作台板41上,手指气缸43设有3个且分别与第一定位座33、第二定位座34和第三定位座35对应设置,分别为第一手指气缸、第二手指气缸和第三手指气缸,所述第三工作台板44设置在第二工作台板41上,所述第三气缸45与第三工作台板44连接并可驱动第三工作台板44沿第二工作台板41左右移动,为了便于第二工作台板41平稳地左右移动且可在第三工作台板44的带动下实现升降,所述第三工作台板44上设有横向导轨441,所述第二工作台板41设置在横向导轨441上并可沿横向导轨441左右移动,为了便于第三工作台板44平稳升降,所述机架1上设有纵向导柱121,所述第三工作台板44设置在纵向导柱121上并可沿纵向导柱121上下升降,为了便于支撑所述机架1底部设有固定立柱122,进一步说,第三工作台底部设有第四工作台,所述第四工作台固定在机架1上,固定立柱122用于支撑第四工作台,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钻孔机21、第二钻孔机22、倒角机23第一气缸32、第二气缸42、第三气缸45、手指气缸43和夹取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压力开关壳体的钻孔倒角一体机,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钻孔倒角装置以及与钻孔倒角装置对应设置的定位装置和夹取装置,其特征是:/n所述钻孔倒角装置包括依次排列在机架(1)上的第一钻孔机(21)、第二钻孔机(22)和倒角机(23);/n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工作台板(31)、第一气缸(32)、在第一定位座(33)、第二定位座(34)和第三定位座(35),所述第一工作台板(31)对应设置钻孔倒角装置下方,所述第一气缸(32)与第一工作台板(31)连接并可驱动第一工作台板(31)前后移动,所述第一定位座(33)、第二定位座(34)和第三定位座(35)依次设置在第一工作台板(31)上且分别第一钻孔机(21)、第二钻孔机(22)和倒角机(23)相对应,所述第一定位座(33)、第二定位座(34)和第三定位座(35)上分别设有定位孔(36),所述定位孔(36)与压力开关壳体的外周面对应设置;/n所述夹取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工作台板(41)、第二气缸(42)、手指气缸(43)、第三工作台板(44)和第三气缸(45),所述第二工作台板(41)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第二气缸(42)与第二工作台板(41)连接并可驱动第二工作台板(41)上下升降运动,所述手指气缸(43)设置在第二工作台板(41)上,手指气缸(43)设有3个且分别与第一定位座(33)、第二定位座(34)和第三定位座(35)对应设置,所述第三工作台板(44)设置在第二工作台板(41)上,所述第三气缸(45)与第三工作台板(44)连接并可驱动第三工作台板(44)沿第二工作台板(41)左右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压力开关壳体的钻孔倒角一体机,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钻孔倒角装置以及与钻孔倒角装置对应设置的定位装置和夹取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钻孔倒角装置包括依次排列在机架(1)上的第一钻孔机(21)、第二钻孔机(22)和倒角机(23);
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工作台板(31)、第一气缸(32)、在第一定位座(33)、第二定位座(34)和第三定位座(35),所述第一工作台板(31)对应设置钻孔倒角装置下方,所述第一气缸(32)与第一工作台板(31)连接并可驱动第一工作台板(31)前后移动,所述第一定位座(33)、第二定位座(34)和第三定位座(35)依次设置在第一工作台板(31)上且分别第一钻孔机(21)、第二钻孔机(22)和倒角机(23)相对应,所述第一定位座(33)、第二定位座(34)和第三定位座(35)上分别设有定位孔(36),所述定位孔(36)与压力开关壳体的外周面对应设置;
所述夹取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工作台板(41)、第二气缸(42)、手指气缸(43)、第三工作台板(44)和第三气缸(45),所述第二工作台板(41)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第二气缸(42)与第二工作台板(41)连接并可驱动第二工作台板(41)上下升降运动,所述手指气缸(43)设置在第二工作台板(41)上,手指气缸(43)设有3个且分别与第一定位座(33)、第二定位座(34)和第三定位座(35)对应设置,所述第三工作台板(44)设置在第二工作台板(41)上,所述第三气缸(45)与第三工作台板(44)连接并可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雷利压力控制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