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羽毛球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4148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羽毛球训练装置,包括调节箱、拍头、拍杆、固定座、重力板、连接柱、固定柱、连接带、压缩弹簧、拉绳以及活动板,固定座上端面安装有调节箱,调节箱上端面放置有拍头,拍头右端面连接有拍杆,固定座上端面安装有固定柱,固定座上端面放置有重力板,重力板上端面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柱上端面安装有活动板,活动板上端面安装有压缩弹簧,活动板上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有拉绳,拉绳环形侧面套设有压缩弹簧,拉绳上端面连接有连接带,拍头左侧连接有连接带,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的羽毛球训练装置对于挥拍练习的训练有所欠缺,球拍挥拍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训练效果佳,操作简单,使用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羽毛球训练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新型羽毛球训练装置,属于体育用品

技术介绍
羽毛球是一项室内、室外都可以进行的体育运动。依据参与的人数,可以分为单打与双打,及新兴的3打3。羽毛球拍由拍面、拍杆、拍柄及拍框与拍杆的接头构成。一支球拍的长度不超过680毫米,其中球拍柄与球拍杆长度不超过41厘米,拍框长度为28厘米,宽为23厘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球拍的发展向着重量更轻、拍框更硬、拍杆弹性更好的方向发展。羽毛球的日常训练包含身体训练,挥拍练习等方式。现有技术中,现有的羽毛球训练装置对于挥拍练习的训练有所欠缺,羽毛球挥拍练习包括颠球,需要多次重复训练,长期训练后,在运动员进行比赛时才不会因为长时间比赛导致的体力跟不上,造成球拍挥拍慢,因此需要在训练时增加负重训练,现在急需一种新型羽毛球训练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羽毛球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训练效果佳,操作简单,使用便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羽毛球训练装置,包括调节箱、拍头、拍杆、固定座以及辅助负重机构,所述固定座上端面安装有调节箱,所述调节箱上端面放置有拍头,所述拍头右端面连接有拍杆,所述固定座上侧设置有辅助负重机构,所述辅助负重机构包括重力板、连接柱、固定柱、连接带、压缩弹簧、拉绳以及活动板,所述固定座上端面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固定座上端面放置有重力板,所述重力板上端面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端面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端面安装有压缩弹簧,所述活动板上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有拉绳,所述拉绳环形侧面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拉绳上端面连接有连接带,所述拍头左侧连接有连接带。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箱内部开设有操作口,且操作口长度大于重力板长度。进一步地,所述重力板上端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柱环形侧面下侧刻设有外螺纹,且外螺纹与螺纹孔相匹配,所述连接柱通过螺纹与重力板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重力板内部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柱设置有两个,两个固定柱规格相同,且通孔与固定柱相匹配,所述固定柱贯穿通孔与重力板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箱上端面开设有连接孔,且连接孔规格略大于拉绳规格,所述拍头通过连接带与拉绳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压缩弹簧直径小于活动板直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羽毛球训练装置,因本技术添加了重力板、连接柱、固定柱、连接带、压缩弹簧、拉绳以及活动板,该设计方便在训练时增加负重训练,解决了原有的羽毛球训练装置对于挥拍练习的训练有所欠缺,球拍挥拍慢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训练便利性。因调节箱内部开设有操作口,且操作口长度大于重力板长度,操作口方便运动员进行观察操作,因重力板上端面开设有螺纹孔,连接柱环形侧面下侧刻设有外螺纹,且外螺纹与螺纹孔相匹配,连接柱通过螺纹与重力板相连接,螺纹孔方便重力板与连接柱的安装连接,因重力板内部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通孔,固定柱设置有两个,两个固定柱规格相同,且通孔与固定柱相匹配,固定柱贯穿通孔与重力板相连接,通孔方便重力板在固定柱上活动,本技术结构合理,训练效果佳,操作简单,使用便利。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羽毛球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羽毛球训练装置中辅助负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羽毛球训练装置中辅助负重机构的正视剖面图;图中:1-调节箱、2-拍头、3-拍杆、4-固定座、5-辅助负重机构、51-重力板、52-连接柱、53-固定柱、54-连接带、55-压缩弹簧、56-拉绳、57-活动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羽毛球训练装置,包括调节箱1、拍头2、拍杆3、固定座4以及辅助负重机构5,固定座4上端面安装有调节箱1,调节箱1上端面放置有拍头2,拍头2右端面连接有拍杆3,固定座4上侧设置有辅助负重机构5。辅助负重机构5包括重力板51、连接柱52、固定柱53、连接带54、压缩弹簧55、拉绳56以及活动板57,固定座4上端面安装有固定柱53,固定座4上端面放置有重力板51,重力板51上端面连接有连接柱52,连接柱52上端面安装有活动板57,活动板57上端面安装有压缩弹簧55,活动板57上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有拉绳56,拉绳56环形侧面套设有压缩弹簧55,拉绳56上端面连接有连接带54,拍头2左侧连接有连接带54,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的羽毛球训练装置对于挥拍练习的训练有所欠缺,球拍挥拍慢的问题。调节箱1内部开设有操作口,且操作口长度大于重力板51长度,操作口方便运动员进行观察操作,重力板51上端面开设有螺纹孔,连接柱52环形侧面下侧刻设有外螺纹,且外螺纹与螺纹孔相匹配,连接柱52通过螺纹与重力板51相连接,螺纹孔方便重力板51与连接柱52的安装连接。重力板51内部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通孔,固定柱53设置有两个,两个固定柱53规格相同,且通孔与固定柱53相匹配,固定柱53贯穿通孔与重力板51相连接,通孔方便重力板51在固定柱53上活动,调节箱1上端面开设有连接孔,且连接孔规格略大于拉绳56规格,拍头2通过连接带54与拉绳56相连接,连接孔方便拉绳56的活动,压缩弹簧55直径小于活动板57直径,该设计方便活动板57挤压压缩弹簧55。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运动员首先把拍头2通过连接带54系在拉绳56上,向上拉动拍杆3,拍杆3带动拍头2向上运动,拍头2通过连接带54带动拉绳56向上运动,拉绳56通过活动板57带动连接柱52向上运动,活动板57向上运动时对压缩弹簧55进行挤压,压缩弹簧55受力产生形变,压缩弹簧55产生弹力,连接柱52带动重力板51通过通孔在固定柱53上运动,运动员在进行挥拍或者颠球时均会感受到重力,从而进行负重训练,根据螺纹孔拆卸连接柱52后,运动员可根据需要自行配备不同重量的配重块进行放置,达到负重的训练,从而提高挥拍的速度,提高了本技术的训练便利性。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羽毛球训练装置,包括调节箱、拍头、拍杆、固定座以及辅助负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端面安装有调节箱,所述调节箱上端面放置有拍头,所述拍头右端面连接有拍杆,所述固定座上侧设置有辅助负重机构;/n所述辅助负重机构包括重力板、连接柱、固定柱、连接带、压缩弹簧、拉绳以及活动板,所述固定座上端面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固定座上端面放置有重力板,所述重力板上端面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端面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端面安装有压缩弹簧,所述活动板上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有拉绳,所述拉绳环形侧面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拉绳上端面连接有连接带,所述拍头左侧连接有连接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羽毛球训练装置,包括调节箱、拍头、拍杆、固定座以及辅助负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端面安装有调节箱,所述调节箱上端面放置有拍头,所述拍头右端面连接有拍杆,所述固定座上侧设置有辅助负重机构;
所述辅助负重机构包括重力板、连接柱、固定柱、连接带、压缩弹簧、拉绳以及活动板,所述固定座上端面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固定座上端面放置有重力板,所述重力板上端面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端面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端面安装有压缩弹簧,所述活动板上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有拉绳,所述拉绳环形侧面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拉绳上端面连接有连接带,所述拍头左侧连接有连接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羽毛球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箱内部开设有操作口,且操作口长度大于重力板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义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