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多功能转换头的自行车骑行台,包括:前叉支撑装置和后轮承载装置,前叉支撑装置包括自行车支撑梁,自行车支撑梁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头,支撑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插接筒,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插接筒,第一插接筒和第二插接筒内分别设置有一个转换头,转换头与第一插接筒、第二插接筒可拆卸连接,转换头的内部插有快拆杆,可以根据自行车前叉轴的具体尺寸,选用相适配尺寸的转换头,并将转换头插入第一插接筒和第二插接筒,将自行车架设在支撑头上,向转换头的内部插入快拆杆,并利用快拆杆锁紧,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自行车的使用。
Bicycle riding platform with multi-functional conversion he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多功能转换头的自行车骑行台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骑行台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多功能转换头的自行车骑行台。
技术介绍
自行车骑行台是一种室内健身器材,是模仿户外骑行的一种装置。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愈加重视,自行车骑行台已经成为较为常见的健身器材。骑行台可将自行车的后轮支起并对后轮施加旋转阻力,使室外移动骑行变为室内原地骑行,从而变相满足骑行爱好者运动需求。然而,现有的自行车按照自行车前叉轴的直径可分为5mm、9mm、12mm、15mm以及20mm等不同的规格,并且前叉轴长度也各不相同,导致现有的骑行台在使用时,有时候无法与自行车相匹配,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具有多功能转换头的自行车骑行台,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功能转换头的自行车骑行台,以解决现有的骑行台在使用时,有时候无法与自行车相匹配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多功能转换头的自行车骑行台,包括:前叉支撑装置和后轮承载装置,所述后轮承载装置包括两个滚筒支撑板、四个骑行台支撑脚、前滚筒以及后滚筒,所述前叉支撑装置包括连接梁、自行车支撑梁以及两个支架。所述两个滚筒支撑板相对且对称设置,每个所述滚筒支撑板的底部的前后和后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骑行台支撑脚,所述两个滚筒支撑板底部的高度在同一平面内;所述前滚筒的两端设置有前滚筒转轴,所述前滚筒通过所述前滚筒转轴分别与所述两个滚筒支撑板内壁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后滚筒的两端设置有后滚筒转轴,所述后滚筒通过所述后滚筒转轴分别与所述两个滚筒支撑板内壁的后端转动连接,所述前滚筒和所述后滚筒的大小相同。所述滚筒支撑板的前端与所述连接梁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梁的另一端与所述自行车支撑梁的底端连接,所述两个支架分别连接于所述自行车支撑梁下方的两侧;所述自行车支撑梁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头,所述支撑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插接筒,所述支撑头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插接筒,所述第一插接筒和所述第二插接筒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一插接筒、所述第二插接筒以及所述支撑头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插接筒和所述第二插接筒内分别设置有一个转换头,所述转换头与所述第一插接筒、所述第二插接筒可拆卸连接,所述转换头的内部插有快拆杆。可选的,所述转换头包括插入段和限位端头,所述限位端头连接于所述插入段的一端,所述插入段呈空心圆柱筒状且与所述限位端头相连通,所述转换头中心设置有插孔;所述限位端头的外径大于所述插入段的外径,所述插入段的外径等于所述第一插接筒以及所述第二插接筒的内径,所述快拆杆的外径与所述插孔的直径相适配。可选的,所述快拆杆包括插入轴、转动连接头以及锁紧把手,所述转动连接头设置于所述插入轴的一端,所述锁紧把手与所述转动连接头转动连接;所述插入轴的直径与与所述插孔的直径相适配。可选的,所述转换头的插孔的直径为5mm,所述第一插接筒和所述第二插接筒内的两个所述转换头的端面的距离为100mm;或者,所述转换头的插孔的直径为9mm,所述第一插接筒和所述第二插接筒内的两个所述转换头的端面的距离为100mm;或者,所述转换头的插孔的直径为12mm,所述第一插接筒和所述第二插接筒内的两个所述转换头的端面的距离为100mm;或者,所述转换头的插孔的直径为15mm,所述第一插接筒和所述第二插接筒内的两个所述转换头的端面的距离为100mm;或者,所述转换头的插孔的直径为15mm,所述第一插接筒和所述第二插接筒内的两个所述转换头的端面的距离为110mm;或者,所述转换头的插孔的直径为20mm,所述第一插接筒和所述第二插接筒内的两个所述转换头的端面的距离为110mm。可选的,所述自行车支撑梁的外部套设有支架连接套,所述支架连接套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梁安装套,所述自行车支撑梁位于所述支撑梁安装套的内部,所述支架连接套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架安装套和第二支架安装套,所述第一支架安装套和所述第二支架安装套对称设置且成夹角,所述第一支架安装套和所述第二支架安装套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一个支架。可选的,所述支架连接套的底部两侧通过两个连接片与所述连接梁的两侧铰接,所述支架的底部设置有缓冲套。可选的,所述滚筒支撑板包括滚筒支撑板侧板和滚筒支撑板底板;所述滚筒支撑板底板与所述滚筒支撑板侧板的底部边缘垂直连接,所述滚筒支撑板底板向所述两个滚筒支撑板之间的方向延伸,所述骑行台支撑脚与所述滚筒支撑板底板连接。可选的,所述滚筒支撑板侧板包括连接部以及一体式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两端的前滚筒安装部和后滚筒安装部;所述前滚筒安装部和所述后滚筒安装部的高度均高于所述连接部的高度,所述前滚筒安装部和所述后滚筒安装部呈半圆状,所述前滚筒转轴与所述前滚筒安装部转动连接,所述后滚筒转轴与所述后滚筒安装部转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一种具有多功能转换头的自行车骑行台,包括:前叉支撑装置和后轮承载装置,前叉支撑装置包括连接梁、自行车支撑梁以及两个支架,连接梁的另一端与轮承载装置连接,两个支架分别连接于自行车支撑梁下方的两侧,自行车支撑梁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头,支撑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插接筒,支撑头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插接筒,第一插接筒和第二插接筒的轴线重合,第一插接筒、第二插接筒以及支撑头的内部相连通,第一插接筒和第二插接筒内分别设置有一个转换头,转换头与第一插接筒、第二插接筒可拆卸连接,转换头的内部插有快拆杆,在安装自行车时可以根据自行车前叉轴的具体尺寸,选用相适配尺寸的转换头,并将转换头插入第一插接筒和第二插接筒,将自行车架设在支撑头上,向转换头的内部插入快拆杆,并利用快拆杆锁紧。在需要安装不同尺寸前叉轴的自行车时,只需将快拆杆取下,并更换相应的转换头,将自行车架设在支撑头上并插入与更换后的转换头相适配的快拆杆即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自行车的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多功能转换头的自行车骑行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多功能转换头的自行车骑行台的前叉支撑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多功能转换头的自行车骑行台的前叉支撑装置的支撑头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多功能转换头的自行车骑行台的前叉支撑装置的支撑头与转换头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多功能转换头的自行车骑行台的前叉支撑装置的支撑头和转换头以及快拆杆的装配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多功能转换头的自行车骑行台的不同规格转换头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多功能转换头的自行车骑行台的后轮承载装置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多功能转换头的自行车骑行台的后轮承载装置的主视图;图9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多功能转换头的自行车骑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叉支撑装置和后轮承载装置,所述后轮承载装置包括两个滚筒支撑板(1)、四个骑行台支撑脚(2)、前滚筒(3)以及后滚筒(4),所述前叉支撑装置包括连接梁(5)、自行车支撑梁(6)以及两个支架(7);/n所述两个滚筒支撑板(1)相对且对称设置,每个所述滚筒支撑板(1)的底部的前后和后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骑行台支撑脚(2),所述两个滚筒支撑板(1)底部的高度在同一平面内;所述前滚筒(3)的两端设置有前滚筒转轴(31),所述前滚筒(3)通过所述前滚筒转轴(31)分别与所述两个滚筒支撑板(1)内壁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后滚筒(4)的两端设置有后滚筒转轴(41),所述后滚筒(4)通过所述后滚筒转轴(41)分别与所述两个滚筒支撑板(1)内壁的后端转动连接,所述前滚筒(3)和所述后滚筒(4)的大小相同;/n所述滚筒支撑板(1)的前端与所述连接梁(5)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梁(5)的另一端与所述自行车支撑梁(6)的底端连接,所述两个支架(7)分别连接于所述自行车支撑梁(6)下方的两侧;所述自行车支撑梁(6)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头(61),所述支撑头(6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插接筒(62),所述支撑头(6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插接筒(63),所述第一插接筒(62)和所述第二插接筒(63)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一插接筒(62)、所述第二插接筒(63)以及所述支撑头(61)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插接筒(62)和所述第二插接筒(63)内分别设置有一个转换头(64),所述转换头(64)与所述第一插接筒(62)、所述第二插接筒(63)可拆卸连接,所述转换头(64)的内部插有快拆杆(6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多功能转换头的自行车骑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叉支撑装置和后轮承载装置,所述后轮承载装置包括两个滚筒支撑板(1)、四个骑行台支撑脚(2)、前滚筒(3)以及后滚筒(4),所述前叉支撑装置包括连接梁(5)、自行车支撑梁(6)以及两个支架(7);
所述两个滚筒支撑板(1)相对且对称设置,每个所述滚筒支撑板(1)的底部的前后和后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骑行台支撑脚(2),所述两个滚筒支撑板(1)底部的高度在同一平面内;所述前滚筒(3)的两端设置有前滚筒转轴(31),所述前滚筒(3)通过所述前滚筒转轴(31)分别与所述两个滚筒支撑板(1)内壁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后滚筒(4)的两端设置有后滚筒转轴(41),所述后滚筒(4)通过所述后滚筒转轴(41)分别与所述两个滚筒支撑板(1)内壁的后端转动连接,所述前滚筒(3)和所述后滚筒(4)的大小相同;
所述滚筒支撑板(1)的前端与所述连接梁(5)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梁(5)的另一端与所述自行车支撑梁(6)的底端连接,所述两个支架(7)分别连接于所述自行车支撑梁(6)下方的两侧;所述自行车支撑梁(6)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头(61),所述支撑头(6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插接筒(62),所述支撑头(6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插接筒(63),所述第一插接筒(62)和所述第二插接筒(63)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一插接筒(62)、所述第二插接筒(63)以及所述支撑头(61)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插接筒(62)和所述第二插接筒(63)内分别设置有一个转换头(64),所述转换头(64)与所述第一插接筒(62)、所述第二插接筒(63)可拆卸连接,所述转换头(64)的内部插有快拆杆(6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功能转换头的自行车骑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头(64)包括插入段(641)和限位端头(642),所述限位端头(642)连接于所述插入段(641)的一端,所述插入段(641)呈空心圆柱筒状且与所述限位端头(642)相连通,所述转换头(64)中心设置有插孔(643);所述限位端头(642)的外径大于所述插入段(641)的外径,所述插入段(641)的外径等于所述第一插接筒(62)以及所述第二插接筒(63)的内径,所述快拆杆(65)的外径与所述插孔(643)的直径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多功能转换头的自行车骑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拆杆(65)包括插入轴(651)、转动连接头(652)以及锁紧把手(653),所述转动连接头(652)设置于所述插入轴(651)的一端,所述锁紧把手(653)与所述转动连接头(652)转动连接;所述插入轴(651)的直径与所述插孔(643)的直径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多功能转换头的自行车骑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头(64)的插孔(643)的直径为5mm,所述第一插接筒(62)和所述第二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凌云,
申请(专利权)人:孔凌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