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加工用沥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3553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加工用沥水装置,包括底座、前支杆、后支杆、沥干箱、进料口、出料口、导料板、传输带、驱动电机、液压升降装置、下压板和储水箱,底座上设置有前支杆和后支杆,沥干箱上方设置有进料口,沥干箱下方设置有出料口,沥干箱内部设置有传输带,传输带上方通过液压升降装置设置有下压板,沥干箱内还设置有导料辊,沥干箱底部设置有储水箱,储水箱顶部设置有漏水孔,储水箱底端设置有出水口,沥干箱上还设置有控制箱,控制箱电性连接驱动电机、液压升降装置和电动升降杆;总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快速沥干、水分残留少、密闭防尘、干净卫生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加工用沥水装置
本技术属于食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加工用沥水装置。
技术介绍
食用菌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丰富,常被人们称作健康食品,如香菇不仅含有各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还具有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治疗高血压的作用,还发现香菇、蘑菇、金针菇、猴头中含有增强人体抗癌能力的物质。食用菌的加工根据食用要求有多种加工方式,其中,食用菌罐头系指以食用菌为原料,经分选(筛选)、清洗、预煮装罐、加汤汁、封口、杀菌等工序加工而成的罐头食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在对食用菌进行加工时,需要对食用菌进行清洗及沥水,以保证食用菌在加工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问题,现有的食用菌沥水装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沥干效果差,导致食用菌残留水分较多,影响食用菌装罐后成品的口感;其次,现有的沥水装置多采用简单的自然沥水方式对食用菌进行沥水,或采用简单的振动结构对食用菌进行沥水,所需时间较长,且沥水效果差,而采用风干的方式对食用菌进行沥水,则风干机装置需要很长的距离才可以保证风干的效果比较好;再者,无论是自然沥干还是采用机械结构进行沥干,食用菌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菌加工用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前支杆(2)、后支杆(3)、沥干箱(4)、进料口(5)、出料口(6)、导料板(7)、传输带(8)、驱动电机(9)、液压升降装置(10)、下压板(11)和储水箱(12),其中,所述底座(1)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前支杆(2)和两个相互平行的后支杆(3),所述前支杆(2)和后支杆(3)顶端设置有沥干箱(4),所述前支杆(2)的内侧面和沥干箱(4)的侧面可旋转的连接在一起,所述后支杆(3)为可上下伸缩结构设置,所述后支杆(3)顶端固定连接沥干箱(4)底端,所述沥干箱(4)上方设置有进料口(5),所述沥干箱(4)尾部下方设置有出料口(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加工用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前支杆(2)、后支杆(3)、沥干箱(4)、进料口(5)、出料口(6)、导料板(7)、传输带(8)、驱动电机(9)、液压升降装置(10)、下压板(11)和储水箱(12),其中,所述底座(1)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前支杆(2)和两个相互平行的后支杆(3),所述前支杆(2)和后支杆(3)顶端设置有沥干箱(4),所述前支杆(2)的内侧面和沥干箱(4)的侧面可旋转的连接在一起,所述后支杆(3)为可上下伸缩结构设置,所述后支杆(3)顶端固定连接沥干箱(4)底端,所述沥干箱(4)上方设置有进料口(5),所述沥干箱(4)尾部下方设置有出料口(6),所述沥干箱(4)内部设置有传输带(8),所述传输带(8)通过驱动电机(9)驱动,所述进料口(5)和传输带(8)之间以及传输带(8)和出料口(6)之间设置有倾斜的导料板(7),所述传输带(8)上方通过液压升降装置(10)设置有下压板(11),所述沥干箱(4)内在进料口(5)侧位于传输带(8)上方还设置有导料辊(13),所述导料辊(13)通过电动升降杆(14)设置在沥干箱(4)内部顶壁上,所述沥干箱(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鹏李彦增周高丽郑彦红郑秋云张松伟李晨陈晨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世纪香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