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德忠专利>正文

新型冲压成型金属燃烧器的燃烧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2273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冲压成型金属燃烧器的燃烧头,在燃烧头(23)的前端面上形成有燃烧孔面(25),在燃烧孔面上对于燃烧孔面的长方向每规定间隔开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狭缝孔状的多个燃烧孔(26),作为所述燃烧孔面,以宽度方向两侧的一对凹弧壁部(41)被配置在不同平面上并在整体上以横向呈弧形的方式形成,所述一对凹弧壁部的接合部侧分别被呈钝角折曲、形成向所述燃烧头的内侧空间以密接状态垂下的一对垂下壁部(42)来进行连续;作为所述燃烧孔(26),以燃烧头的内侧连续延伸到所述一对垂下壁部(42)的一部分的方式开设;由所述一对垂下壁部(42)的其它部分形成整流板(2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使内焰头部不分形,在燃烧过程中,外焰根部变小且变窄,火焰相对集中高度降低能够使燃气充分燃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将预先混合的燃料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体供给至 燃烧孔并使之燃烧的、通过冲压加工金属板而形成的冲压成型金属燃烧器。(二)
技术介绍
以前,作为冲压成型的金属燃烧器,有一种以由冲压加工折曲形成金 属板材,并对于构成燃烧孔面的燃烧头的前端面以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方式开有狭缝孔状的燃烧孔的冲压成型的金属燃烧器,例如ZL03155304.4。 ZL03155304.4所公开的技术特征在于如图6、 7,由相互定位于同一平面 上的一对平坦壁部形成所述燃烧孔面;所述一对平坦壁部的接合部侧分别 被呈直角折曲、形成向所述燃烧头的内侧空间以密接状态垂下的一对垂下 壁部来进行连续;作为所述燃烧孔,以燃烧头的内侧连续延伸到所述一对 垂下壁部的一部分的方式开设;由所述一对垂下壁部的其它部分形成整流 板。该燃烧器的的燃烧头存在以下不足该燃烧器在燃烧时形成的内焰形状虽然根部为一体,但中间仍有明显 的凹下,如图5 (a)。造成原因为因制造燃烧器材料一般较薄,故该专 利设计为一平坦燃烧孔面没有一定的强度,形成一种向外凸的圆弧面,故 内焰中间凹下,形成M形。在小火时,内焰中间凹下更为明显或根部内焰分开,大火时也无法解决内焰头部为两个火焰的问题。这样就导致燃烧头 燃烧调节宽度小,火焰不稳定,易吹散,因内焰头部分形,有明显两段火 焰,宽度较宽,外焰根据宽度方向向上延伸,故外焰高度高。这样会增加燃烧设备体积,CO、 NO含量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内焰头部不分形的新 型冲压成型金属燃烧器的燃烧头。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冲压成型金属燃烧器的燃烧头,在所述燃烧头的前端面上形成有燃烧孔面,在该燃烧孔面上对于燃 烧孔面的长方向每规定间隔开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狭缝孔状的多个燃烧 孔,所述燃烧孔面,以宽度方向两侧的一对凹弧壁部被配置在不同平面上 并在整体上以横向呈弧形的方式形成,所述一对凹弧壁部的接合部侧分别 被呈钝角折曲、形成向所述燃烧头的内侧空间以密接状态垂下的一对垂下壁部来进行连续;作为所述燃烧孔,以燃烧头的内侧连续延伸到所述一对 垂下壁部的一部分的方式开设;由所述一对垂下壁部的其它部分形成整流 板。本技术新型冲压成型金属燃烧器的燃烧头,由一个斜面作为不同 平面形成燃烧孔面,在斜面上连续延伸到所述一对垂下壁部的一部分的方 式开设的燃烧孔,由此形成了一个外观类似于一个内焰。即由于燃烧孔 面连续到一部分垂下壁部而形成的燃烧孔,使其内焰两面向中间喷射而形 成了一个内焰。由于垂下壁部而形成的燃烧孔可连续向燃烧面喷射且不被面形成两个内焰或两个小的内焰,而形成沿中断。其结果,即使从两个整 流板的两个不同面喷射的混合气,也不会在燃烧孔斜面集中于一体的一个 内焰。这样,即使在燃气与空气混合不均而产生偏差,也与以往那样由喷 出的混合气形成两个内焰或两个小的内焰的情况不相同,能够使火焰相对 集中,火焰稳定性好。其结果,即使在燃烧设备有小的空间或燃烧范围的 变化,也能保持燃烧的稳定性。在燃烧过程中,外焰根部变小且变窄,火焰相对集中高度降低能够使燃气充分燃烧,故降低了烟气的C0、N0的排放。 加之,火焰高度的降低可使燃气设备的小型化,提高热效率。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燃烧头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2的横剖图。图4是表示为了制造图1的冲压成型金属燃烧器而对金属板材施以冲 压加工后、折曲加工前的展开状态的一次加工件的俯视图。图5为表面在燃烧孔面的内焰及外焰的状况的剖视说明图,其中,(a) 表面以往的状况,(b)表示本技术的状况。图6为以往的冲压成型的金属燃烧器立体图。图7为图6中燃烧头的局部放大图。图中燃烧器l、压力燃烧器主体2、减压壁部分3、 一次加工件4、 火焰5、孔口21、凸出部22、燃烧头23、混合气通路24、燃烧孔面25、 燃烧孔26、整流板27、凹弧壁部41、垂下壁部42、折曲部42a、内焰51、外焰5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冲压成型金属燃烧器,该金属燃烧 器,对于压力燃烧器主体2安装固定有减压壁部分3。所述压力燃烧器主体2使用金属板材经冲压加工及折曲加工形成,作 为整体形成扁平的箱形状。而且,所述压力燃烧器主体2,在下端部一侧 连接有从开口的孔口 21以横向呈弧形的方式延伸的凸出部22,并在上端 部侧形成有燃烧头23。在所述凸出部22的内部,分区形成有从所述孔口 21到燃烧头23的内侧空间相连通的混合气通路24。如图2,在所述燃烧头23的前端面上形成有燃烧孔面25,在该燃烧孔 面25对于燃烧孔面25的长方向每规定间隔开有沿宽度方向(短方向)延 伸的狭缝孔状的多个燃烧孔26、 26、一。即,沿内外方向相贯通形成多个 燃烧孔26。所述燃烧孔面25,以宽度方向两侧的凹弧壁部41、 41被配置 在不同平面上并在整体上以横向呈弧形的方式形成,所述一对凹弧壁部41 在为接合部侧的宽度方向中央位置、分别沿为燃烧头23的内侧空间的混合 气通路24侧呈钝角折曲、形成有垂下壁部42、 42。该一对垂下壁部42、 42以相互密接的状态由下端位置的折曲部42a进行连续。所述燃烧孔26、 26、一以其宽度方向长度长的与短的二种交错排列的 方式进行配置,据此,以增大从各燃烧孔26的火焰与外部的二次空气的接 触面积。所述宽度方向长度长的燃烧孔26为主,短的燃烧孔26为辅。另外,所述各燃烧孔26,如图3所示从所述各凹弧壁部41的宽度方向外侧 位置到宽度方向中央位置相对向延伸,且以连续延伸到所述各垂下壁部42 的一部分的方向形成。即各燃烧孔26不仅在燃烧孔面25开口、而以向为 深度方向(图3的下方向)的燃烧头23的内侧连续开口到规定位置的方向 形成。而且,由所述一对垂下壁部42、 42的其它部分、g卩,由除各燃烧孔 26的形成部分之外的其它部分,来形成整流板27。以上冲压成型的金属燃烧器,利用规定尺寸的金属板材(例如不锈钢 板),通过在其上施以冲压加工而如图4所示形成有规定形状的凹凸状或贯 通孔的一次加工件4。以上结构中的冲压成型金属燃烧器的情况,如在图3中用箭头表面从 整流板27的上端相对各燃烧孔26的中内部位的混合气的流向那样,改变 与整流板27的相平行供给的混合气的喷出方向且在变化的各喷出方向的 混合气中产生流速差。据此,在各燃烧孔26处如图5 (b)所示通过整流 板27而即使分开混合气也可形成一体结合的内焰51,由此,形成难发生 吹散的保持力高的外焰52。并且,外焰52与图5 (a)的情况相比为膨胀 小的尖锐形成、火焰高也变短。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冲压成型金属燃烧器的燃烧头,在所述燃烧头(23)的前端面上形成有燃烧孔面(25),在该燃烧孔面(25)上对于燃烧孔面(25)的长方向每规定间隔开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狭缝孔状的多个燃烧孔(26),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燃烧孔面(25),以宽度方向两侧的一对凹弧壁部(41)被配置在不同平面上并在整体上以横向呈弧形的方式形成,所述一对凹弧壁部(41)的接合部侧分别被呈钝角折曲、形成向所述燃烧头的内侧空间以密接状态垂下的一对垂下壁部(42)来进行连续;作为所述燃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冲压成型金属燃烧器的燃烧头,在所述燃烧头(23)的前端面上形成有燃烧孔面(25),在该燃烧孔面(25)上对于燃烧孔面(25)的长方向每规定间隔开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狭缝孔状的多个燃烧孔(26),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燃烧孔面(25),以宽度方向两侧的一对凹弧壁部(41)被配置在不同平面上并在整体上以横向呈弧形的方式形成,所述一对凹弧壁部(41)的接合部侧分别被呈钝角折曲、形成向所述燃烧头的内侧空间以密接状态垂下的一对垂下壁部(42)来进行连续;作为所述燃烧孔(26),以燃烧头的内侧连续延伸到所述一对垂下壁部(42)的一部分的方式开设;由所述一对垂下壁部(42)的其它部分形成整流板(2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德忠
申请(专利权)人:吴德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