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子系统及微型燃气轮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62259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2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子系统及微型燃气轮机,转子系统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为一体式结构,转轴水平或者垂直设置,转轴上设有电机、径向轴承、压气机、推力轴承及透平;其中,所述径向轴承设置有节流孔,所述节流孔为变径孔,轴承本体的外壁节流孔口大于内壁节流孔口,所述轴承内壁周向设置环形槽,内壁节流孔口与所述环形槽部分或整体相交,在所述推力轴承内设置第一空气槽,在转轴对应安装轴承本体的位置的圆周面上或者在轴承本体的内壁沿周向设置第二空气槽,推力轴承、径向轴承均为防转动轴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转子系统及微型燃气轮机具有运行高效、稳定的优点。

A rotor system and micro gas turb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子系统及微型燃气轮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转子动力学
,尤其涉及一种转子系统及微型燃气轮机。
技术介绍
微型燃气轮机是一类新近发展起来的小型热力发动机,其单机功率范围为25~300kW,基本技术特征是采用径流式叶轮机械以及回热循环。微型燃气轮机主要包括压气机、燃烧室及透平三大部件。空气进入压气机后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的空气,然后供给燃烧室与燃料混合燃烧,其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在透平中膨胀做功。在微型燃气轮机的转子系统中需要安装径向轴承和推力轴承以在径向方向和轴向方向上稳定地支撑转轴。现有技术的转子系统中当其使用的径向轴承以及推力轴承为空气轴承时,其具有如下的缺陷:对于径向空气轴承,刚度不够时使用,可以通过八字槽蓄气,低速时应用可提高轴承载力,但高速时会造成空气堵塞,空气堵塞时,由于轴高速旋转,会产生高频振动,堵塞的空气就成为了吸能器,温度会急速升高,并且可以升高到几千度的高温,造成轴/轴套的融化,轴与轴套的粘合与卡死,同时造成轴承空气的回灌,进一步堵塞空气通道,对于推力轴承,在现有的转子动力学结构中,刚度过剩,但通流不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转轴,所述转轴为一体式结构,转轴水平或者垂直设置,转轴上设有电机、径向轴承、压气机、推力轴承及透平;/n其中,所述推力轴承包括第一轴承壳体、第一轴承端盖、第一防转构件、推力盘、轴承定子,所述轴承定子和推力盘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推力盘固定于转轴,所述第一轴承壳体套设于轴承定子外周及其一个端面,所述第一轴承端盖套设于转轴并位于轴承定子另一个端面,所述第一防转构件设置于第一轴承壳体和轴承定子之间,并将两者连接,以在周向上将轴承定子固定;/n所述轴承定子朝向推力盘一侧或推力盘朝向轴承定子的一侧端面设置第一空气槽;/n所述径向轴承包括轴承本体、第二轴承壳体、第二轴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轴,所述转轴为一体式结构,转轴水平或者垂直设置,转轴上设有电机、径向轴承、压气机、推力轴承及透平;
其中,所述推力轴承包括第一轴承壳体、第一轴承端盖、第一防转构件、推力盘、轴承定子,所述轴承定子和推力盘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推力盘固定于转轴,所述第一轴承壳体套设于轴承定子外周及其一个端面,所述第一轴承端盖套设于转轴并位于轴承定子另一个端面,所述第一防转构件设置于第一轴承壳体和轴承定子之间,并将两者连接,以在周向上将轴承定子固定;
所述轴承定子朝向推力盘一侧或推力盘朝向轴承定子的一侧端面设置第一空气槽;
所述径向轴承包括轴承本体、第二轴承壳体、第二轴承端盖以及第二防转构件,所述轴承本体套设于转轴,并与转轴之间保持预定的间隙,所述第二轴承壳体罩设于轴承本体的一个轴向端面和外周,第二轴承端盖套设于转轴上并与第二轴承壳体的一个端面抵接,所述第二防转构件设置于第二轴承壳体与轴承本体之间,并将两者连接,以在周向上将轴承本体固定;
在转轴对应安装轴承本体位置的圆周面上或者在轴承本体的内壁上沿周向设置第二空气槽;
以及,所述轴承本体为环状圆柱体,所述轴承本体上径向设置有节流孔,所述节流孔为变径孔,所述轴承本体的外壁节流孔口孔径大于内壁节流孔口孔径,所述轴承本体内壁周向设置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内壁节流孔口部分或整体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轴承内设置空气槽斜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盘包括第二推力盘、第一推力盘,所述轴承定子包括第二定子、第一定子,第二推力盘、第二定子、第一定子、第一推力盘依次套设在转轴上,第二定子与第二推力盘之间具有间隙,第一定子与第一推力盘之间具有间隙,第二推力盘、第一推力盘与转轴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轴承壳体套设于第二定子和第一定子的外周及第一定子的端面,所述第一轴承端盖套设于转轴,并位于第二定子的一侧,所述第二定子朝向第二推力盘一侧或者第二推力盘朝向第二定子一侧的端面以及所述第一定子朝向第一推力盘一侧或者第一推力盘朝向第一定子一侧的端面设置所述第一空气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气槽为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周向均布且中心对称,弧形槽一端与圆心相邻,另一端与圆周相邻或者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轴承一侧设置吸入式第一空气槽,另一侧设置甩出式第一空气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子系统,其特征在于,从进气方向看,
转轴顺时针旋转时,所述第二推力盘和第一推力盘端面的弧形槽为第二凹弧,第二定子和第一定子端面的弧形槽为第一凹弧;
转轴逆时针旋转时,所述第二推力盘和第一推力盘端面的弧形槽为第一凹弧,第二定子和第一定子端面的弧形槽为第二凹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气槽为平行斜槽或者螺旋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槽的升角为α,螺距为P,螺旋槽深度为HL,转轴的直径为DL,
其中,30°<α<60°,1/2DL<P<5DL。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子系统,其特征在于,从进气方向看,
转轴顺时针旋转时,所述平行斜槽或者螺旋槽倾斜方向为第二倾;
转轴逆时针旋转时,所述平行斜槽或者螺旋槽倾斜方向为第一倾。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气槽还包括人字形和/或八字形和/或V字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本体内的第二空气槽设置在转轴对应安装轴承本体内壁位置的中间部分,或者设置为对称分布在中间部分两侧、相互独立的两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转构件的一端与第一轴承壳体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第一防转构件的另一端与轴承定子可拆卸连接,或者,所述第一防转构件的一端与第一轴承壳体可拆卸连接,第一防转构件的另一端与轴承定子固定连接或者一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普刘慕华
申请(专利权)人:至玥腾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