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新疆钢管厂专利>正文

氧气--汽油安全焊割炬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1199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氧气-汽油安全焊割炬,主要由氧气瓶(1),移动式汽油罐(2)和割炬(3)组成,其特征是设计专用移动式汽油罐,可双向调节压力的汽油管出油阀和可使混合氧迅速充分与汽油混合形成细微的液滴以利于完全燃烧的多反射式割嘴座及割嘴。实用安全可靠,工作效率较高,火焰温度超过3000℃的汽油氧气焊割炬。(*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火焰进行焊接和切割的工具,尤其是一种用汽油和氧气火焰进行焊接和切割的工具。已公开的相关技术有专利申请号为91217844的“汽燃气焊气割机”,主要由过滤器、防回火器、储油器、容气器、压力分配器、控制器、低压回火器、减压阀、逆止阀及氧气瓶构成,过滤器用耐高压耐高温陶瓷砂芯制成,低压回火器为通用单向阀;有专利申请号为91219928的“汽油氧气切割机”主要由汽油罐、氧气瓶和割炬组成,技术特征是在割炬的汽油管道中装有由紧密贴在一起的前后塞片组成的汽油雾化装置,前后塞片上开有若干小孔,当受压汽油通过小孔时就被雾化,雾化后的汽油与预热氧充分参混即可点燃,火焰温度可达2100℃以上,可切割50mm以下厚的钢板。经过检索发现已公知相关技术中尚无利用混合氧和切割氧原理使工作时火焰温度超过3000℃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实用安全可靠,工作效率较高,火焰温度超过3000℃的汽油氧气焊割炬。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设计移动式汽油罐,可双向调节压力的汽油管出油阀和可使混合氧迅速充分与汽油混合形成细微的液滴以利于完全燃烧的多反射式割咀座及割咀的措施而实现的。本技术的氧气-汽油安全焊割炬主要由氧气瓶(1),移动式汽油罐(2)和割炬(3)组成。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移动式汽油罐(2)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的汽油管出油阀(8)的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的割咀座及割咀的示意图本技术的氧气-汽油安全焊割炬的氧气瓶(1)通过氧气管(4)与割炬(3)的氧气接头(5)接通,移动式汽油罐(2)上汽油管出油阀(8)通过汽油管(6)与割炬(3)的汽油接头(7)接通。本技术的氧气-汽油安全焊割炬的移动式汽油罐(2)为耐压容器行0.2MPa水压试验检测,移动式汽油罐(2)主要由底座(2-1)、罐体(2-2)、压力表接口(2-3)、顶座接口(2-4)、把手(2-5)、气泵接口(2-6)和出油阀接口(2-7)构成。在实际应用时可用通用打气筒代替气泵接在气泵接口(2-6)上。本技术的氧气-汽油安全焊割炬的汽油管出油阀(8)主要由螺母(8-1)、旋钮(8-2)、密封垫(8-3)、压紧螺母(8-4)、止退螺母(8-5)、阀芯(8-6)、阀体(8-7)、活动阀芯(8-8)、活动阀座(8-9)、油管(8-10)和出油接头(8-11)构成。油管(8-10)顶端套有防砂过滤网,使用时插到移动式汽油罐(2)的底部,可通过旋转旋钮(8-2)调整通过汽油管出油阀(8)的汽油流量,阀芯(8-8)为金属制成,呈火柴棍形状,球形端为主要动作部位,细杆起配重作用,阀芯(8-8)的细杆插在活动阀座(8-9)和油管(8-10)套接后形成的内腔中,球形端在阀体(8-7)与活动阀座(8-9)套接形成的内部球形腔体工作。本技术的氧气-汽油安全焊割炬的割咀座及割咀(9)主要由切割氧通口(9-1)、密封圈(9-2)、混合氧通口(9-3)、汽油通口(9-4)、割咀座(9-5)、塞芯(9-6)、内芯(9-7)、内芯套(9-8)、外壳套(9-9)、外壳(9-10)、压紧螺母(9-11)构成。塞芯(9-6)中心设计园柱形孔作为切割氧的通道,塞芯(9-6)外壁周围设计有三圈环形槽,塞芯(9-6)一端较细,较粗端沿中心孔四周设计若干细孔(9-12)与距较粗端最近的外环形凹槽连通,这个凹槽又通过与细孔(9-12)相对应的若干沿塞芯(9-6)方向的槽与相邻的环行槽连通,塞芯(9-6)整体外壁与割咀座(9-5)内壁紧密配合,安装时将密封圈(9-2)嵌于距塞芯(9-6)细端最近的环形凹槽中,将塞芯(9-6)推入割咀座(9-5)内腔中,使混合氧通口(9-3)和汽油通口(9-4)分别与塞芯(9-6)的另二环形槽对应连通,由切割氧通口(9-1),割咀座(9-5)内腔上端和塞芯(9-6)中心孔构成切割氧通道,由混合氧通口(9-3),汽油通口(9-4),塞芯(9-6)外壁的二环形凹槽和细孔(9-12)构成混合氧和汽油通道;割咀主要包括内芯(9-7),内芯套(9-8),外壳套(9-9),外壳(9-10)四个部分,内芯(9-7)上端与置入塞芯(9-6)后割咀座(9-5)的内腔配合,下端较细并沿内芯(9-7)方向在外壁上设计有若干细槽以辅助混合氧的喷射,内芯(9-7)中心设计有供切割氧通过的孔,这个孔上端较粗,下端较细以限制切割氧的流量和增大其喷射速度,内芯(9-7)上端设计若干细孔与细孔(9-12)相对应,细孔下端与由内芯(9-7)和外壳(9-10)形成夹层空间连通,由内芯(9-7),内芯套(9-8),外壳套(9-9)和外壳(9-10)共同形成的多反射式混合氧通道,外壳(9-10)下端面设计有喷孔,喷孔周围开有十字槽,以利于由混合氧吹开切割面的渣滓,并保持割咀清洁。安装时将由内芯(9-7),内芯套(9-8),外壳套(9-9)和外壳(9-10)套装成的割咀顶入已装入塞芯(9-6)的割咀座(9-5)中,再用压紧螺母(9-11)由外壳(9-10)上套入并旋入与压紧螺母(9-11)配合的割咀座(9-5)下端旋紧,内芯(9-7)上端面与塞芯(9-6)下端面紧密接触配合。使用时对安装完毕的本技术氧气-汽油安全焊割炬的密闭性能进行检测,验证无漏气现象后,调节各控制阀门、旋钮,检验准确灵活性能,然后打开相关阀门和旋钮并使气泵工作,对移动式汽油罐(2)内的汽油进行加压,加压后的汽油沿油管(8-10)向上顶起阀芯(8-8),使汽油从移动式汽油罐(3)中流出,再对割咀进行点火,随后通过在通用的割炬把手上,汽油管出油阀(8)上,和氧气瓶上调整混合氧,切割氧和汽油的流量和喷射速度至最佳工作状态。当移动式汽油罐(2)中的汽油压力过大时,阀芯(8-8)球形端向上移动,关闭汽油通道,出现回火和汽油通道压力过大时,或气泵停止工作时,阀芯(8-8)下移关闭汽油通道,混合氧在割咀座及割咀(9)部位,沿由混合氧通口(9-3)、汽油通口(9-4)、塞芯(9-6)外壁的二环形凹槽、细孔(9-12)以及内芯(9-7)细孔、内芯(9-7)、内芯套(9-8)、外壳套(9-9)和外壳(9-10)构成的多反射式混合氧通道,截面积逐渐增大,使混合氧和汽油以高速多次在通道壁间碰撞,反弹,混合雾化,以保证混合氧与汽油充分燃烧;由切割氧通口(9-1),割咀座(9-5)内腔上端,塞芯(9-6)中心孔和内芯(9-7)中心孔构成切割氧通道,截面积逐渐缩小,使切割氧保持高速喷射。本技术的氧气-汽油安全焊割炬由于采用原理和结构合理,已制成的样机预热及工作火焰温度达3350℃~3776℃,高于氧-乙炔(2620℃),氧~煤气(1998℃),氢氧混合气(2210℃),切割前的预热工作几乎可以省略;移动式汽油罐可装2·5加仑汽油总重14公斤便于携带,用于切割50mm的钢板可连续工作8小时以上,切割工效和质量不受被切割钢板表面的油漆、铁锈影响。切割直径300mm的普碳钢实心轴,在三分钟内完成,切割直径100的锰钢实心轴分钟内完成,切割25mm厚的钢板,速度可达500mm/min以上,在装甲车钢板上打出250mm深的直孔,50秒完成。权利要求1.一种氧气-汽油安全焊割炬,主要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氧气-汽油安全焊割炬,主要由氧气瓶(1),移动式汽油罐(2)和割炬(3)组成,其特征是设计专用移动式汽油罐,可双向调节压力的汽油管出油阀和可使混合氧迅速充分与汽油混合形成细微的液滴以利于完全燃烧的多反射式割咀座及割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必明李俨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钢管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