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管去毛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0890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弯管,尤其涉及一种弯管去毛刺装置,包括手柄部和设置在所述手柄部远端的去毛刺部,所述手柄部的远端设置有主动轮,所述去毛刺部为一环形的从动轮,所述去毛刺部的内表面设置有去毛刺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结构特征带来地效果是:能够在弯管的局部位置对弯管整个环形进行处理,替代人力,整个弯管的外壁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量。

A deburring device for elbow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弯管去毛刺装置
本技术涉及弯管,尤其涉及一种弯管去毛刺装置。
技术介绍
在弯管的制作中需要对弯管进行表面处理,例如清洗、除锈、酸洗等等。弯管清洗利用溶剂、乳剂清洗钢材表面,以达到去除油、油脂、灰尘、润滑剂和类似的有机物,弯管除锈主要使用钢丝刷等工具对钢材表面进行打磨,可以去除松动或翘起的氧化皮、铁锈、焊渣等。弯管酸洗通过化学和电解两种方法做酸洗处理,弯管防腐只采用化学酸洗,可以去除氧化皮、铁锈、旧涂层,有时可用其作为喷砂除锈后的再处理。由于弯管的制作工艺不同,在弯制后极易引入毛刺或者划痕,而这对后期的表面处理有极大影响,并可影响弯管的强度,因此需要进行去毛刺处理。目前,去毛刺处理仍然采用人工处理,人工处理的效率低,工作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弯管去毛刺装置,用于对弯曲后的管件进行外壁除锈去毛刺处理,替代了人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弯管去毛刺装置,包括手柄部和设置在所述手柄部远端的去毛刺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部的远端设置有主动轮,所述去毛刺部为一环形的从动轮,所述去毛刺部的内表面设置有去毛刺面。其原理在于,去毛刺部为一环形的从动轮,去毛刺部的内表面设置有去毛刺面,当将去毛刺部套设在弯管外壁时,去毛刺部内表面的去毛刺面就可以和弯管的外壁接触。具体来说,去毛刺面可以是砂纸、羊毛等去毛刺的材质构成。手柄部由人握持,远端设置的主动轮和从动轮啮合,从而带动去毛刺部转动,使得去毛刺部可以和弯管外壁形成相互转动并相互周向摩擦的动作。在手柄部的远端设置电机,可以提供动力源。其具体的使用流程如下:使用时,从弯管的一端,将弯管穿过去毛刺部的环形圈,并开启电机,去毛刺面贴合弯管外壁,去毛刺面就可以对弯管的外壁进行去毛刺处理,沿弯管延伸方向移动,则可以连续地进行工作,从而提供工作效率。当需要对局部进行处理,则可以将局部位置与去毛刺面进行更为紧密的贴合,使得两者之间摩擦力增大。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手柄部的远端设置有电机,所述主动轮由所述电机带动,所述手柄部的远端还设置有轴瓦,所述轴瓦与所述去毛刺部形成轴承接触。电机带动主动轮,提供动力源,而手柄部远端的轴瓦为去毛刺部的转动提供了轴承,去毛刺部就可以绕轴瓦的轴转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手柄部远端的阻挡部,所述阻挡部能够防止所述去毛刺部轴向移动。设置侧向的阻挡部,能够保证去毛刺部不会在轴向移动而脱离手柄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轴瓦与去毛刺部的接触面设置有润滑油或滚珠。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去毛刺部改设为矩形条,所述去毛刺部具有两个自由端,两个所述自由端可以在当所述去毛刺部被卷圆后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去毛刺部的一个表面设置有从动齿,另一表面设置去毛刺面。去毛刺部设置为矩形条,其具有两个自由端,两个所述自由端可以在当所述去毛刺部被卷圆后进行可拆卸连接。这种设置的好处在于,在使用时,可以不必从弯管的端头穿入去毛刺部,而可以选择弯管的任一中间位置,只要将条状的去毛刺部贴合轴瓦并卷圆后扣合即可。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一个所述自由端设置有公扣,另一个所述自由端设置为母扣,当将所述去毛刺部卷圆后,所述公扣可以插入母扣并扣合。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毛刺部的主体为PP材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去毛刺部的内表面粘附去毛刺层。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去毛刺面由砂纸、羊毛等材质构成。去毛刺部改设为矩形条,其主体可以设置为可弯曲的塑料材质,例如具有良好弯折性能的PP材质,并在塑料材质的外表面设置塑料从动齿,其通过注塑成型即可。去毛刺部的内表面可以通过胶粘来粘附去毛刺层,例如砂纸、羊毛形成的去毛刺面。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去毛刺面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去毛刺部的内表面。去毛刺面如设置为可更换,可以提供不同厚度的毛刺面,从而得到不同容纳直径的去毛刺面,从而能适应不同大小的弯管。该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采用电动装置带动来进行去毛刺的工作,其结构特征带来地效果是:能够在弯管的局部位置对弯管整个环形进行处理,替代人力,整个弯管的外壁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量;2、本技术的结构特征还带来地效果是:可以连续地处理弯管表面;3、本技术通过设置去毛刺部为条状,并可以通过卷圆形成环形,从而使得清理弯管局部时,可以不从弯管头端穿入;4、通过设置去毛刺面可拆卸连接在去毛刺部上,提供不同的去毛刺面厚度,可以适应不同规格的弯管。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透视图;图2为本技术去除去毛刺部的透视图;图3为图1中去毛刺部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图中标记:1-手柄部、2-去毛刺部、10-电机、11-主动轮、12-轴、13-轴瓦、14-阻挡部、15-手持杆、20-从动齿、21-本体、22-轴瓦接触面、23-去毛刺面、24-公扣、25-母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参见图1,一种弯管去毛刺装置,由手柄部1和去毛刺部2构成,人手持杆15的近端,手持杆15的远端连接去毛刺部2。去毛刺部2具体来说是一个环形件,其外表面设置有从动齿20,其内表面设置有去毛刺面23。手柄部1的远端设置有电机10和主动轮11,其中主动轮11由电机10带动,主动轮11上的轮齿和去毛刺部2的从动齿20啮合,因此电机10可以带动去毛刺部2转动,去毛刺部2的内表面为去毛刺面23,其材质可以为砂纸、羊毛织物等,当去毛刺部2套设在弯管上时,去毛刺面23与弯管外壁接触,去毛刺部2转动使得去毛刺面23和弯管外壁摩擦,从而去除弯管表面的毛刺。图2是将图1中的去毛刺部2进行隐藏得到的透视图,在本图中,进一步显示,手持杆15的远端还设置有一对轴瓦13,轴瓦13与去毛刺部2的内表面形成轴承接触,从而能使得去毛刺部2绕轴瓦13的轴转动。图1、2中更为具体的细节还显示,环形的去毛刺部2,其两个侧面被阻挡部14阻挡,从而防止去毛刺部2轴向移动。电机10连接主动轮11并通过轴12连接在手柄部1上,手柄部1前端设置的开放空腔容纳了电机10、主动轮11以及轴12,轴瓦14在手柄部1的远端形成两个叉状结构,在手柄部1的远端提供去毛刺部2转动需要的轴承,并能阻挡去毛刺部2轴向的移动。其具体的使用流程如下:使用时,从弯管的一端,将弯管穿过去毛刺部2的环形圈,并开启电机10,去毛刺面23贴合弯管外壁,去毛刺面23就可以对弯管的外壁进行去毛刺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弯管去毛刺装置,包括手柄部(1)和设置在所述手柄部(1)远端的去毛刺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部(1)的远端设置有主动轮(11),所述去毛刺部(2)为一环形的从动轮,所述去毛刺部(2)的内表面设置有去毛刺面(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弯管去毛刺装置,包括手柄部(1)和设置在所述手柄部(1)远端的去毛刺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部(1)的远端设置有主动轮(11),所述去毛刺部(2)为一环形的从动轮,所述去毛刺部(2)的内表面设置有去毛刺面(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部(1)的远端设置有电机(10),所述主动轮(11)由所述电机(10)带动,所述手柄部(1)的远端还设置有轴瓦(13),所述轴瓦(13)与所述去毛刺部(2)形成轴承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手柄部(1)远端的阻挡部(14),所述阻挡部(14)能够防止所述去毛刺部(2)轴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弯管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瓦(13)与去毛刺部(2)的接触面设置有润滑油或滚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毛刺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竹莎王万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会通汽车管业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