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气燃烧器放散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0541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煤气燃烧器放散机构,属于热风炉煤气燃烧器的放散控制系统。包括煤气燃烧器、放散管、燃烧阀和燃烧阀液压管路,其特征在于放散管上设置放散液控阀门,放散液控阀门通过液压管路并联接入燃烧阀两端的液压管路并与燃烧阀反相启闭。该煤气燃烧器放散机构利用现有的液压控制管路,不需要更改控制系统的控变程序和控变箱,实现放散液控阀门和燃烧阀的反相连锁控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杜绝燃烧器内残余煤气的泄漏事故,保证了煤气燃烧器和热风炉的正常安全作业。(*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热风炉煤气燃烧器的放散控制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可与煤 气燃烧器燃烧阀实现连锁控制的煤气燃烧器放散机构
技术介绍
钢铁冶炼系统中,顶燃式热风炉的加热需要通过煤气燃烧器将空气与煤气 混合,然后进行燃烧。燃烧器通过空气切割煤气,交叉射流,强化空气和煤气 的混合,现有的煤气燃烧器采用燃烧器、燃烧阀和燃烧口三位一体设计,将热 风炉炉墙内的燃烧口通道作为预混和阶段,使煤气和空气进入顶燃式热风炉的 拱顶之前已充分混合均匀,实现短焰燃烧的目的。当燃烧停止时,燃烧器内和 燃烧阀前的残余煤气需要及时排放掉,以避免其在燃烧口通道内燃烧损毁炉墙 和燃烧口通道。现有的燃烧器通过燃烧器放散机构进行排放,如图1,在燃烧器3的上部设 置有约4m高的放散管2,下部开设有煤气入口 7和空气入口 6,放散管的顶部 安装放散阀1,放散阀为钟阀式,由钢丝绳控制开启,开启后依靠配重自行关闭。 钢丝绳4的另一端与煤气燃烧器前的燃烧阀5连接,该燃烧阀由液压控制实现 与放散阀的连锁。即当煤气燃烧器停止烧炉,燃烧阀关闭,放散阀打开将残余 煤气排放;当燃烧器开始烧炉时,燃烧阀开启,放散阀关闭。该燃烧器的放散 机构在使用时会经常出现放散阀不能自行关闭或关闭不到位的故障,造成煤气 泄漏,影响烧炉时空气与煤气的混合比,使烧炉的效果不能满足工业的要求, 影响安全生产,同时也会造成大量煤气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控制简便,不需要对现有燃烧阀 液压控制操作箱进行改变的煤气燃烧器放散机构,能够灵活的实现残余煤气排 放和燃烧阀开启的反相连锁。 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煤气燃烧器放散机构,包括煤气燃烧器、放散管、燃烧阀和燃烧阀液 压管路,其特征在于放散管上设置放散液控阀门,放散液控阀门通过液压管路 并联接入燃烧阀两端的液压管路并与燃烧阀反相启闭。所述放散液控阀门的驱动油缸两端分别连接液压管路,燃烧阀的驱动油缸 两端也分别连接液压管路,放散液控阀门的开启驱动液压管路与燃烧阀的关闭 驱动液压管路端连接,放散液控阀门的关闭驱动液压管路与燃烧阀的开启驱动 液压管路端连接。所述放散液控阀门设置在放散管的下端,放散液控阀门为液控球阀,连接 液控阀门驱动油缸的液压管路为高压软管。所述放散液控阀门与并联点之间的两条液压管路上分别装设高压球阀,燃 烧阀与并联点之间的两条液压管路上也分别装设高压球阀。所述放散液控球阀和燃烧阀连接的液压管路通过三通连接液压控制入口。所述燃烧阀设置在燃烧器和热风炉之间,燃烧阀的开启由可编程序控制器 系统控制的液压管路控制。所述煤气燃烧器上开设有煤气和空气入口 ,煤气入口的上方开设放散管。该煤气燃烧器放散机构将现有设置在放散管顶部的放散阀拆除,在放散管 上装设放散液控阀门,通过液压管路控制放散管的开启和关闭。由于现有的燃 烧阀也是通过液压管路由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进行启闭控制,因此可以利用该 液压管路和系统实现放散液控阀门的自动控制。顶燃式热风炉的烧炉工艺要求 煤气燃烧器的燃烧阀和放散管间的启闭反相设置,即燃烧阀启开时,放散管要 关闭;燃烧阀关闭时,放散阀要开启。通过将放散管上的放散液控阀门的液控 装置由液压管路反相并联到燃烧阀两端的液压控制管路上,可以实现同一液压 信号对两阀门的控制。当需要对燃烧阀进行关闭时,液压管路的一端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注入液 压油,燃烧阀的驱动油缸驱动阀门关闭,而与燃烧阀反相并联的放散液控阀门 的驱动油缸则驱动该阀门打开,进行残余煤气的放散。同样在需要对燃烧阀进 行开启烧炉时,液压管路的另一端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注入液压油,燃烧阀的 驱动油缸驱动阀门开启,与燃烧阀反相并联的放散液控阀门的驱动油缸则驱动 该阀门关闭,进行烧炉作业。为r便于对液压控制的燃烧阀和放散液控阀门进行维修和维护,分别在其连接的液压管路两端设置高压阀门,关闭燃烧阀或放散液控阔门两端的高压阀 门可以分别对其进行维修和维护。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煤气燃烧器放散机构利用现有的液压控制 管路,不需要更改控制系统的控变程序和控变箱,实现放散液控阀门和燃烧阀 的反相连锁控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杜绝燃烧器内残余煤气的泄漏事故, 保证了煤气燃烧器和热风炉的正常安全作业。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阐述。 图1是原有煤气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煤气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液压控制连接关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该煤气燃烧器放散机构为顶燃式热风炉的煤气燃烧器的液控放散机 构,煤气燃烧器3的下部开设煤气入口 7和空气入口 6,在煤气入口 7的上方开 设放散管2。在放散管的下端设置放散液控阀门8,该放散液控阀门为液控球阀, 该液控球阀的驱动油缸9两端连接高压软管11形式的液压管路,燃烧阀5设置在燃烧器3和热风炉之间,燃烧阀的开启由可编程序控制器 系统控制液压管路,燃烧阀驱动气缸10的两端通过高压软管连接液压管路。放 散液控阀门3通过液压管路并联接入燃烧阀两端的液压管路并与燃烧阀5反相 启闭,即在现有的燃烧阀的液压控制管路的两端并联接入放散液控阀门的液压 管路,但放散液控阀门的启闭控制与燃烧阀的启闭控制相反。放散液控阀门与 并联点之间的两条液压管路上分别装设高压球阀12,燃烧阀与并联点之间的两 条液压管路上也分别装设高压球阀。当需要对燃烧阀5进行关闭时,液压管路的一端13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注 入液压油,燃烧阀的驱动油缸10驱动阀门关闭,而与燃烧阀反相并联的放散液 控阀门8的驱动油缸8则驱动该阀门打开,进行残余煤气的放散q同样在需要 对燃烧阀进行开启烧炉时,液压管路的另一端14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注入液压 油,燃烧阀5的驱动油缸10驱动阀门开启,与燃烧阀反相并联的放散液控阀门 8的驱动油缸9则驱动该阀门关闭,进行烧炉作业。权利要求1.一种煤气燃烧器放散机构,包括煤气燃烧器、放散管、燃烧阀和燃烧阀液压管路,其特征在于放散管上设置放散液控阀门,放散液控阀门通过液压管路并联接入燃烧阀两端的液压管路并与燃烧阀反相启闭。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气燃烧器放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散 液控阀门的驱动油缸两端分别连接液压管路,燃烧阀的驱动油缸两端也分别连 接液压管路,放散液控阀门的开启驱动液压管路与燃烧阀的关闭驱动液压管路 端连接,放散液控阀门的关闭驱动液压管路与燃烧阀的开启驱动液压管路端连 接。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煤气燃烧器放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散 液控阀门设置在放散管的下端,放散液控阀门为液控球阀,连接放散液控阀门 驱动油缸的液压管路为高压软管。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气燃烧器放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散 液控阀门与并联点之间的两条液压管路上分别装设高压球阀,燃烧阀与并联点 之间的两条液压管路上也分别装设高压球阀。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煤气燃烧器放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控 球阀和燃烧阀连接的液压管路通过三通连接液压控制入口。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煤气燃烧器放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 阀设置在燃烧器和热风炉之间,燃烧阀的开启由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控制的液 压管路控制。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煤气燃烧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气燃烧器放散机构,包括煤气燃烧器、放散管、燃烧阀和燃烧阀液压管路,其特征在于放散管上设置放散液控阀门,放散液控阀门通过液压管路并联接入燃烧阀两端的液压管路并与燃烧阀反相启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月平钱兴南孙自卫施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