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除尘弯掠式叶片及轴流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0000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轴流通风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自动除尘弯掠式叶片,包括叶根和具有掠角的叶片主体,叶根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的空腔内设置有清洁机构,清洁机构包括电机、运送带和清洁块,电机的输出转轴上连接有至少一个带轮,运送带的一端与带轮连接且另一端与叶片主体的叶尖端部连接,运送带沿叶片主体的内外表面张紧,清洁块固定在运送带上。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除尘弯掠式叶片应用到轴流风机中,使轴流风机中能对弯掠式叶片表面进行自动清洁除尘,且能将叶片弯掠处的表面的附着物全部清理干净。

Automatic dedusting curved blade and axial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除尘弯掠式叶片及轴流风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流通风机
,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自动除尘弯掠式叶片及轴流风机。
技术介绍
目前,弯掠叶片已经广泛应用于叶轮机械,大量的实验研究和数值计算表明,合理的叶片弯掠能够改变叶片与气流作用力的径向分力,控制叶片表面压力梯度分布,减小流动损失,达到提高叶轮机械气动性能的目的。将装配有弯掠叶片的叶轮应用在粉尘多的工作环境中,容易使叶轮上附着大量的粉尘,而叶轮上附着大量的粉尘将极大地影响通风效果,增大噪声。弯掠叶片由于存在掠角,像普通叶片那样采用毛刷自动扫除叶片上的附着物,毛刷在弯掠处容易受到阻碍,而采用向叶片喷水的方式来清理表面的附着物,附着物容易又滞留在弯掠处不便于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除尘弯掠式叶片,能对弯掠式叶片的表面进行自动清洁除尘,且能将弯掠处的表面的附着物清理干净。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除尘弯掠式叶片,包括叶根和具有掠角的叶片主体,叶根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的空腔内设置有清洁机构,清洁机构包括电机、运送带和清洁块,电机的输出转轴上连接有至少一个带轮,运送带的一端与带轮连接且另一端与叶片主体的叶尖端部连接,运送带沿叶片主体的内外表面张紧,清洁块固定在运送带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自动除尘弯掠式叶片可以通过电机驱动带轮运转,使运送带带动清洁块在叶片主体的内外表面上移动,对弯掠式叶片的表面进行自动清洁除尘。优选的,叶片主体的叶尖端部设置有与运送带相对应的滚轮,运送带绕接在对应的滚轮上且所述的滚轮随连接的运送带的运转而转动。采用这种结构,使运送带在叶片主体的内外表面上移动时受的阻力小,尤其是叶片主体的叶尖端部对运送带的阻碍。优选的,叶片主体的内外表面上对应运送带张紧的位置处设置有限位槽,运送带在限位槽内运转并运送清洁块。采用这种结构,保证在限位槽内运转的运送带严格沿着叶片主体的内外表面运送清洁块,保证对叶片主体的内外表面的清洁,也减少传送带对叶片性能的影响。优选的,叶根与叶片主体连接的部位设置有连通孔,运送带穿出该连通孔并与叶片主体的叶尖端部连接。采用这种结构,使叶根与叶片主体连接的部位除了供运送带穿出的连通孔外其余部分均封闭,在叶片运转时,防止空气进入叶根内的空腔中增加噪声。优选的,叶根部位设置有容纳清洁块的容纳腔。采用这种结构,在叶片运转时,使清洁块位于叶根部位的容纳腔中,减小清洁块对叶片性能的影响。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轴流风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自动除尘弯掠式叶片,能对弯掠式叶片的表面进行自动清洁除尘,且能将弯掠处的表面的附着物清理干净。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轴流风机,包括风机筒,风机筒内设置轴流电机,轴流电机的输出转轴连接轴流风叶,所述的轴流风叶由上述结构的自动除尘弯掠式叶片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轴流风机可以通过自动除尘弯掠式叶片中的清洁机构对叶片内外表面的附着物进行自动清理,且能将弯掠处的表面的附着物清理干净。优选的,风机筒的筒壁上还设置有控制盒,控制盒分别与轴流电机、所有自动除尘弯掠式叶片中的电机电连接,分别用以控制轴流电机通电、运转或停机,控制所有自动除尘弯掠式叶片中的电机通电、正转、反转或停机。采用这种结构,使应用本专利技术的自动除尘弯掠式叶片的轴流风机能自动控制叶片的清洗与进入通风工作状态。优选的,风机筒内还设置有粉尘传感器,控制盒与所述的粉尘传感器电连接用于获取环境中的粉尘浓度,控制盒根据所述的粉尘浓度控制清洁操作的频次。采用这种结构,使应用本专利技术的自动除尘弯掠式叶片的轴流风机更加智能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自动除尘弯掠式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自动除尘弯掠式叶片的清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1、叶根,1-1、电机,1-2、电机转轴,1-3、第一带轮,1-4、第二带轮,2、叶片主体,3、第一运送带,4、第二运送带,5、清洁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得理解本申请,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物体的厚度、尺寸和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非严格按比例绘制。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括”、“具有”、“包含”、“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当诸如“至少一个”的表述出现在所列特征的列表之后时,修饰整个所列特征,而不是修改列表中的单独元件。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自动除尘弯掠式叶片包括叶根1和具有掠角的叶片主体2,叶根1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的空腔内设置有清洁机构,叶根1与叶片主体2连接的部位设置有两个连通孔。清洁机构包括电机1-1、电机转轴1-2、第一带轮1-3、第二带轮1-4、第一运送带3、第二运送带4和清洁块5,第一带轮1-3和第二带轮1-4均固定连接在电机转轴1-2上,第一运送带3和第二运送带4的一端分别连接在第一带轮1-3和第二带轮1-4上,第一运送带3和第二运送带4的另一端分别穿过所述的连通孔连接在叶片主体2的叶尖端部,且第一运送带3和第二运送带4分别沿叶片主体2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上张紧,叶片主体2的叶尖端部对应第一运送带3和第二运送带4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滚轮(未图示),第一运送带3和第二运送带4分别连接在对应的滚轮上,清洁块5同时连接在第一运送带3和第二运送带4上。叶片主体2上对应第一运送带3和第二运送带4设置有两个限位槽(未图示),所述的两个限位槽的端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的连通孔连通,清洁块5的初始位置与复位位置均为叶根1与叶片主体2连接的部位。叶根1部位还可以设置容纳清洁块5的容纳腔,所述的容纳腔即为清洁块5的初始位置与复位位置。第一运送带3和第二运送带4位于叶片表面的限位槽内,减少了对叶片结构参数的影响,减轻对本专利技术的自动除尘弯掠式叶片的声学特性的影响;清洁块5位于容纳腔内减小了叶片运转时的阻力,减轻对本专利技术的自动除尘弯掠式叶片的气动性能的影响。清洁块5可以是由海绵或其他柔性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的除尘弯掠式叶片工作原理如下:电机1-1驱动电机转轴1-2正转,电机转轴1-2带动第一带轮1-3和第二带轮1-4转动,使第一运送带3和第二运送带4分别随第一带轮1-3和第二带轮1-4上的转动而运转,带动位于叶片内表面的清洁块5由初始位置向叶片主体2的叶尖端部移动,同时叶片内表面上的附着物随清洁块5的移动被清理;清洁块5到达叶片主体2的叶尖端部后继续随第一运送带3和第二运送带4移动,并越过叶尖端在叶片外表面上向叶根1与叶片主体2连接的部位移动,同时叶片外表面上的附着物随清洁块5的移动被清理;清洁块5到达叶片外表面的叶根1与叶片主体2连接的部位后,电机1-1驱动电机转轴1-2反转,驱动清洁块5随第一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除尘弯掠式叶片,包括叶根和具有掠角的叶片主体,其特征在于,叶根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的空腔内设置有清洁机构,清洁机构包括电机、运送带和清洁块,电机的输出转轴上连接有至少一个带轮,运送带的一端与带轮连接且另一端与叶片主体的叶尖端部连接,运送带沿叶片主体的内外表面张紧,清洁块固定在运送带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除尘弯掠式叶片,包括叶根和具有掠角的叶片主体,其特征在于,叶根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的空腔内设置有清洁机构,清洁机构包括电机、运送带和清洁块,电机的输出转轴上连接有至少一个带轮,运送带的一端与带轮连接且另一端与叶片主体的叶尖端部连接,运送带沿叶片主体的内外表面张紧,清洁块固定在运送带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除尘弯掠式叶片,其特征在于,叶片主体的叶尖端部设置有与运送带相对应的滚轮,运送带绕接在对应的滚轮上且所述的滚轮随连接的运送带的运转而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除尘弯掠式叶片,其特征在于,叶片主体的内外表面上对应运送带张紧的位置处设置有限位槽,运送带在限位槽内运转并运送清洁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除尘弯掠式叶片,其特征在于,叶根与叶片主体连接的部位设置有连通孔,运送带穿出该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川
申请(专利权)人:萍乡市南风风机厂普通合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