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大口径管的改性聚四氟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94560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大口径管的改性聚四氟乙烯树脂,改性聚四氟乙烯树脂由具有核‑中间层‑壳三层结构的初级粒子组成:初级粒子的核层采用改性单体与四氟乙烯进行共聚反应,改性单体在核层共聚结构中占的重量比例为0.07‑5%,核层占初级粒子总重量的20‑65%;初级粒子的中间层采用四氟乙烯进行均聚反应,中间层占初级粒子总重量的15‑70%;初级粒子的壳层采用改性单体与四氟乙烯进行共聚反应,改性单体在壳层共聚结构中占的重量比例为0.01‑4%,壳层占初级粒子总重量的5‑40%。该树脂具有较低的压缩比,适用于加工大口径管,制作的大口径管具有强度高、透明度好、表面光滑等特点。

A modifi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resin for large diameter pip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大口径管的改性聚四氟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
,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大口径管的改性聚四氟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四氟乙烯的熔点为327℃,其熔融黏度很大,在380℃时仍高达1010Pa·s,比普通热塑性材料102-103Pa·s的熔融黏度高几个数量级,因此聚四氟乙烯在熔融状态下仍保持原来的形状;另外,聚四氟乙烯在无定形状态下的剪切很敏感,容易产生熔体破裂。因此,聚四氟乙烯不能采用熔融挤出、注射成型等常规的热塑性塑料成型工艺。对于分散聚四氟乙烯树脂,一般采用糊状挤出成型工艺。通常使用液态烃类助挤剂与分散聚四氟乙烯树脂混合均匀成糊膏状物后,经模压成型坯,在有锥度的口模中受到推挤力向前推进,树脂颗粒受剪切力的作用被拉伸成纤维,并沿推挤方向取向,树脂经口模定型后即成预成型品,预成型品经干燥除去助挤剂,再经高温烧结得到制品。改变聚合工艺可以得到不同压缩比的分散聚四氟乙烯树脂,低压缩比树脂适合制作大口径管,高压缩比树脂适合制作毛细管、薄壁管。高压缩比树脂需要在高剪切力下才能充分纤维化,使其折叠的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大口径管的改性聚四氟乙烯树脂,其特征在于,改性聚四氟乙烯树脂由具有核-中间层-壳三层结构的初级粒子组成:/n初级粒子的核层采用改性单体与四氟乙烯进行共聚反应,改性单体在核层共聚结构中占的重量比例为0.07-5%,核层占初级粒子总重量的20-65%;/n初级粒子的中间层采用四氟乙烯进行均聚反应,中间层占初级粒子总重量的15-70%;/n初级粒子的壳层采用改性单体与四氟乙烯进行共聚反应,改性单体在壳层共聚结构中占的重量比例为0.01-4%,壳层占初级粒子总重量的5-4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大口径管的改性聚四氟乙烯树脂,其特征在于,改性聚四氟乙烯树脂由具有核-中间层-壳三层结构的初级粒子组成:
初级粒子的核层采用改性单体与四氟乙烯进行共聚反应,改性单体在核层共聚结构中占的重量比例为0.07-5%,核层占初级粒子总重量的20-65%;
初级粒子的中间层采用四氟乙烯进行均聚反应,中间层占初级粒子总重量的15-70%;
初级粒子的壳层采用改性单体与四氟乙烯进行共聚反应,改性单体在壳层共聚结构中占的重量比例为0.01-4%,壳层占初级粒子总重量的5-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大口径管的改性聚四氟乙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单体为全氟甲基乙烯基醚、全氟乙基乙烯基醚、全氟丙基乙烯基醚、六氟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大口径管的改性聚四氟乙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粒子三层结构中的核层占初级粒子总重量的30-60%,中间层占初级粒子总重量的20-50%,壳层占初级粒子总重量的7-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大口径管的改性聚四氟乙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层改的性单体在核层共聚结构中占的重量比例为0.15-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大口径管的改性聚四氟乙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壳层的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俊杰屈军杨作宁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理文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