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VC碘钟反应的智能小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与智能控制领域,涉及一种基于VC碘钟反应的智能小车。
技术介绍
由于全球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及不可再生资源的不断消耗,近几年,国内加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同时,许多工厂也开始使用智能小车来代替人力的工作,节省了人力资源。在一些特定情况下需要智能小车可以自动运行一段距离后自动停止,比如厂区需要智能小车运送物料,行进一段距离后智能小车自动停止,将物料运送到指定位置,而现有的控制方法主要是利用传感器将环境中的各种参量转化为电信号传输给单片机并通过算法进行计算判别,进而得出智能小车的状态,对智能小车进行控制,在控制过程中会存在传感器误差累加的问题。动力方面,目前市面上较为常见的电动汽车电池主要为铅酸电池,而锌空电池要比铅酸电池的能量值高出5~7倍,能量密度和比能量很高。VC碘钟反应是一种简单的变色反应,在这个反应中以VC(维生素C)作为还原剂,过氧化氢溶液作为氧化剂,反应开始时,过氧化氢首先与VC反应,VC消耗完以后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碘单质使淀粉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VC碘钟反应的智能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VC碘钟反应的智能小车包括车体、动力模块、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和电源优化模块;/n所述的车体,包括上底板(1)、下底板(2)、车壳(13)、车轴(17)、立式轴承座(19)和车轮;下底板(2)的前后端的两侧对称设有车轮,四个立式轴承座(19)固定在下底板(2)上,分别位于四组车轮的内侧;前端的两个立式轴承座(19)之间安装有车轴(17),且车轴(17)的两端与前端两组车轮连接,前端的两组车轮通过车轴(17)和立式轴承座(19)的配合实现共同转动;传动装置(4)安装在下底板(2)的后端,位于后端两个立式轴承座(19)之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VC碘钟反应的智能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VC碘钟反应的智能小车包括车体、动力模块、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和电源优化模块;
所述的车体,包括上底板(1)、下底板(2)、车壳(13)、车轴(17)、立式轴承座(19)和车轮;下底板(2)的前后端的两侧对称设有车轮,四个立式轴承座(19)固定在下底板(2)上,分别位于四组车轮的内侧;前端的两个立式轴承座(19)之间安装有车轴(17),且车轴(17)的两端与前端两组车轮连接,前端的两组车轮通过车轴(17)和立式轴承座(19)的配合实现共同转动;传动装置(4)安装在下底板(2)的后端,位于后端两个立式轴承座(19)之间,车轴(17)安装在传动装置(4)和立式轴承座(19)上,且车轴(17)的两端与后端两组车轮连接,通过传动装置(4)驱动车轴(17)并将转矩传送至车轮,从而实现整个车体的移动;上底板(1)安装在下底板(2)的上方,用于安装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和电源优化模块,车壳(13)安装在上底板(1)上,用于将上底板(1)上的各个模块罩在一起;车壳(13)上设有与注射器(15)相配合的开孔,车壳(13)前端设有空气通道;
所述的动力模块安装在下底板(2)上,包括电机a(10)、电机b(11)和传动装置(4);电机a(10)和电机b(11)通过电机支架18安装在下底板(2)上,两个电机均与传动装置(4)连接,为传动装置(4)提供动力;
所述的控制模块,包括反应容器固定底座(14)、磁力搅拌器(7)、搅拌器底座(5)、激光对射传感器(8)、注射器(15)、VC碘钟反应瓶(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泽彬,刘箐勃,崔风路,王宇然,张欣宇,刘轩渤,周一唱,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