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付屹军专利>正文

多突扩双一次风通道煤粉主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9064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一次风通道煤粉主燃烧器,主要由上一次风通道出口2,下一次风通道出口3,腰部风通道11,隔板14,回流空间7组成,其特征在于:上一次风通道出口2两侧边与燃烧器1两侧壁保持一定距离H1,上一次风通道出口2上边与燃烧器1上壁保持一定距离H2,下一次风通道出口3两侧边与燃烧器1两侧壁保持一定距离H3,下一次风通道出口3下边与燃烧器1下壁保持一定距离H4。(*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烧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多突扩双一次风通道煤粉主燃烧器。属煤粉燃烧技术。双一次风通道煤粉主燃烧器具有两个一次风通道,并在两个通道之间设计一回流空间。该燃烧器煤种适应性广,燃用不同煤种在锅炉低负荷时都能达到良好的稳燃效果。但在使用中发现,燃烧器的上、下部空间大部分被上、下一次风通道占据,回流高温烟气只能加热上一次风的下部煤粉和下一次风的上部煤粉,而一次风的两侧面难以被回流高温烟气加热,因此大部分煤粉未经加热、着火就进入炉膛,没有起到预热提前着火的稳燃效果。而且较宽的一次风射流容易冲刷燃烧器出口处的水冷壁管,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是设计一种改进的燃烧器装置,能充分发挥双一次风通道煤粉主燃烧器的稳燃能力,保证各种煤种在锅炉低负荷下的稳定燃烧。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措施上一次风通道出口2两侧边与燃烧器1两侧壁保持一定距离H1,形成突扩4和突扩5,上一次风通道出口2上边与燃烧器1上壁保持一定距离H2,形成突扩6,突扩4、5、6和回流空间7形成一个可连通围绕上一次风的回流空间。下一次风通道出口3两侧边与燃烧器1两侧壁保持一定距离H3,形成突扩8和突扩9,下一次风通道出口3下边与燃烧器1下壁保持一定距离H4,形成突扩10,突扩8、9、10和回流空间7形成一个可连通围绕下一次风的回流空间。高温烟气进入这两个回流空间与煤粉充分接触,更多的煤粉被加热、提前着火,提高了燃烧器的稳燃能力。燃烧器1的左右两侧壁之间部分为一个通入二次风或冷风并且风量可调节的矩形腰部风通道11,通道内装有两块互成夹角α的导向挡板12和15,通道上下边有孔13与回流空间连通,可使通入的二次风或冷风扩散到燃烧器1的左右整个侧壁。这种燃烧器的主要优点为1.它是一种通用煤粉燃烧器,其稳燃能力强,适用于各种煤种,当锅炉在50%~100%额定负荷时,均能脱油稳燃。2.煤粉着火点位置及燃烧的强弱程度可用腰部风进行调节和控制,还可控制燃烧器内的温度,即随腰部通入风量增加,燃烧器内的温度由高变低,因此保护整个燃烧器尤其是其两侧壁免于过热、结渣。3.因为大量的煤粉被回流区中缺氧的高温烟气加热燃烧,从而大幅降低由燃料氮产生的NOx生成量,进一步降低NOx排放量。4.适用于各种炉型,各种磨煤系统及常规煤粉浓度或浓淡煤粉燃烧。5.它可作为主燃烧器长期运行。 附图说明图1为已有技术双一次风通道煤粉主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多突扩双一次风通道煤粉主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侧视图。以下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技术的内容。本技术图3-4与已有技术图1-2的相同之处是,燃烧器1的上部是上一次风通道出口2,下部是下一次风通道出口3,上一次风通道出口2与下一次风通道出口3之间是回流空间7,回流空间7的高度H≥250mm,燃烧器1的左右两侧壁之间部分为一个通入二次风或冷风并且风量可调节的矩形腰部风通道11,沿上一次风通道出口2的底部向里于燃烧器1的内部为隔板14,燃烧器1的长度D通常为600~1000mm,隔板14的长度为0~0.5D,两者区别在于上一次风通道出口2两侧边与燃烧器1两侧壁保持一定距离H1,形成突扩4和突扩5,H1≥60mm,上一次风通道出口2上边与燃烧器1上壁保持一定距离H2,形成突扩6,H2≥0,下一次风通道出口3两侧边与燃烧器1两侧壁保持一定距离H3,形成突扩8和突扩9,H3的变化范围大于80mm,下一次风通道出口3下边与燃烧器1下壁保持一定距离H4,形成突扩10,H4≥0。腰部风通道11内装有两块互成夹角α的导向挡板12和15,夹角α的变化范围是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90°,通道上下边有孔13与回流空间连通,可使通入的二次风或冷风扩散到燃烧器1的整个壁面。权利要求1.一种双一次风通道煤粉主燃烧器,主要由上一次风通道出口2,下一次风通道出口3,腰部风通道11,隔板14,回流空间7组成,其特征在于上一次风通道出口2两侧边与燃烧器1两侧壁保持一定距离H1,上一次风通道出口2上边与燃烧器1上壁保持一定距离H2,下一次风通道出口3两侧边与燃烧器1两侧壁保持一定距离H3,下一次风通道出口3下边与燃烧器1下壁保持一定距离H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粉主燃烧器,其特征在于上一次风通道出口2两侧边与燃烧器1两侧壁保持一定距离H1,H1的变化范围大于60mm,上一次风通道出口2上边与燃烧器1上壁保持一定距离H2,H2≥0,下一次风通道出口3两侧边与燃烧器1两侧壁保持一定距离H3,H3的变化范围大于80mm,下一次风通道出口3下边与燃烧器1下壁保持一定距离H4,H4≥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粉主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腰部风通道11内装有两块互成夹角α的导向挡板12和15,夹角α的变化范围是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90°,通道上下边有孔13与回流空间连通。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多突扩双一次风通道煤粉主燃烧器,其主要由上下一次风通道,腰部风通道,隔板,回流空间组成,上下一次风通道出口与燃烧器两侧壁及上下壁分别保持一定距离,形成多突扩。带隔板的腰部风通道可使通入的二次风或冷风扩散到燃烧器的整个壁面,且其流量可调节。一次风中的煤粉可用常规浓度,也可浓淡分离实现浓淡煤粉燃烧,以进一步降低NOx排放量。文档编号F23D1/00GK2630654SQ03245338公开日2004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18日专利技术者付屹军 申请人:付屹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屹军
申请(专利权)人:付屹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