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变换刀片抽芯组件的双色注塑模具及其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8948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具有变换刀片抽芯组件的双色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和后模,每个后模型腔的两端均对称设有两组变换抽芯组件,变换抽芯组件包括硬胶抽芯和软胶抽芯,硬胶抽芯沿着开模方向布置。硬胶抽芯一端设有硬胶抽芯头,其另一端设有硬胶抽芯油缸。软胶抽芯位于硬胶抽芯的一侧,软胶抽芯相对于开模方向倾斜布置。软胶抽芯的一端设有软胶抽芯头,其另一端设有软胶抽芯油缸。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上述双色注塑模具的工作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硬胶、软胶抽芯交替顶出的方式,实现软胶部分嵌入硬胶部分。油路布置方式合理,不同组变换抽芯组件的抽芯共用同一油路,同步配合,简化了油路结构,减少了主油路的数量,对抽芯的控制更简便,降低对注塑机的选择要求。

Two color injection mold with core pulling component of changing blade and its work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变换刀片抽芯组件的双色注塑模具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具体涉及具有变换刀片抽芯组件的双色注塑模具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双色注塑模具用于成型具有硬胶部分和软胶部分结合成一体结构的双色产品件,双色注塑模的后模具有两个后模型腔,双色注塑模的前模具有两个前模型芯,两个后模型腔均可分别与两个前模型芯相配合。双色产品件注塑过程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注塑成型硬胶部分51(见图1),开模后硬胶部分留在后模内,注塑机驱动后模旋转180°后与前模合模,具有成型硬胶部分的后模型腔与另一个前模型芯配合形成软注塑腔,注入软胶后,软胶与在先成型的硬胶部分51结合形成双色产品件(见图2)。双色产品件由硬胶部分51和软胶部分52构成,通常情况下,软胶部分52贴合在硬胶部分51的外壁上,通过两侧注塑即可成型。根据产品的需要,提高软胶部分52与硬胶部分51的结合牢固度,需要软胶部分52的局部嵌入在硬胶51的内部,需要在先成型的硬胶部分51具有可填充软胶的嵌槽,打入软胶时,需要软胶填充到先成型的硬胶部分51的嵌槽内,形成所要求的上述,现有双色注塑模具的结构无法实现上述双色产品件的要求。因此,现有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具有变换刀片抽芯组件的双色注塑模具,解决现有双色注塑模具无法实现双色产品件的软胶部分嵌入硬胶部分的要求。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具有变换刀片抽芯组件的双色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和后模,所述前模上设有两个前模型芯,后模上设有第一后模型腔和第二后模型腔。每个后模型腔的两端均对称设有两组变换抽芯组件,变换抽芯组件包括硬胶抽芯和软胶抽芯,硬胶抽芯沿着开模方向布置。硬胶抽芯靠近后模型腔的一端设有硬胶抽芯头,其远离后模型腔的一端设有硬胶抽芯油缸,硬胶抽芯油缸驱动硬胶抽芯沿开模方向运动。软胶抽芯位于硬胶抽芯的一侧,软胶抽芯相对于开模方向倾斜布置。所述软胶抽芯靠近后模型腔的一端设有软胶抽芯头,其远离后模型腔的一端设有软胶抽芯油缸,软胶抽芯油缸驱动软胶抽芯沿相对于开模方向的倾斜方向运动。进一步地,所述变换抽芯组件包括硬胶锁紧抽芯,硬胶锁紧抽芯位于硬胶抽芯背离软胶抽芯的一侧。硬胶锁紧抽芯的一端与硬胶抽芯插接配合,其另一端配置有第一锁紧油缸。进一步地,硬胶锁紧抽芯沿垂直于开模方向布置。所述硬胶抽芯的中部开设有抽芯插孔,抽芯插孔与硬胶锁紧抽芯的一端相匹配。第一锁紧油缸可驱动硬胶锁紧抽芯运动,使其端部插入硬胶抽芯的抽芯插孔内。进一步地,所述变换抽芯组件还包括软胶锁紧抽芯,软胶锁紧抽芯位于软胶抽芯背离硬胶抽芯的一侧。软胶锁紧抽芯的一端与软胶抽芯插接配合,其另一端配置有第二锁紧油缸。进一步地,所述软胶锁紧抽芯沿垂直于开模方向布置。软胶锁紧抽芯的一端开设有方形缺口,所述软胶抽芯的中部两侧分别开设有一个插槽。第二锁紧油缸可驱动软胶锁紧抽芯运动,使其位于方形缺口两侧的部分插入对应的插槽内。进一步地,每个硬胶抽芯的一侧均设有行程控制机构,每个软胶抽芯的一侧也均设有同样的行程控制机构。行程控制机构包括驱动杆、撞块及两个行程开关,驱动杆的一端与对应的抽芯固定相连,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撞块。两个行程开关沿对应的抽芯运动方向间隔布置在后模的侧壁上,撞块位于两个行程开关之间。进一步地,还包括四条油路,分别为第一油路、第二油路、第三油路和第四油路。所述第一油路同时为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第一锁紧油缸和第二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第二锁紧油缸供油和回油,所述第二油路同时为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第二锁紧油缸和第二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第一锁紧油缸供油和回油。所述第三油路同时为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硬胶抽芯油缸和第二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软胶抽芯油缸供油和回油,所述第四油路同时为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软胶抽芯油缸和第二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硬胶抽芯油缸供油和回油。进一步地,硬胶抽芯头的一端与对应的硬胶抽芯固定为一体结构,软胶抽芯头的一端与对应的软胶抽芯固定为一体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上述具有变换刀片抽芯组件的双色注塑模具的工作方法。具有变换刀片抽芯组件的双色注塑模具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几个步骤:步骤一,初始状态下,前模和后模处于第一次合模状态,第一后模型腔与其中一个前模型芯配合形成硬胶注塑腔。前模与后模第一次合模前,与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硬胶抽芯顶出,与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硬胶锁紧抽芯的一端分别插入对应的硬胶抽芯,将其对应的硬胶抽芯锁死。步骤二,第一次合模后,注塑机向硬胶注塑腔内打入硬胶,硬胶冷却形成硬胶部分。硬胶部分成型后,前模与后模第一次开模,前模不动,硬胶部分留在第一后模型腔内并随后模一起运动,第一次开模完成后,后模旋转180°。后模旋转完成后,第一后模型腔及硬胶部分与另一个前模型芯对应。步骤三,与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硬胶锁紧抽芯同步退出对应的硬胶抽芯的抽芯插孔,与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硬胶抽芯同步退回。与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软胶抽芯同步顶出后,与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软胶锁紧抽芯的端分别插入对应的软胶抽芯的插槽内,将其对应的软胶抽芯锁死。步骤四,前模与后模第二次合模后,第一后模型腔、硬胶部分与另一个前模型芯配合形成软胶注塑腔,注塑机向软胶注塑腔内打入软胶。软胶冷却成型后,与所述硬胶部分形成一体结构的双色产品件。步骤五,与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软胶锁紧抽芯同步退回,之后,与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软胶抽芯同步退回。前模与后模第二次开模,双色产品件随后模一起运动,后模的顶出系统动作将双色产品件顶出。步骤六,双色产品件顶出后,与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硬胶抽芯同步顶出。之后,与第一后模型腔对应的两个硬胶锁紧抽芯顶出,其端部插入对应的硬胶抽芯的抽芯插孔内将其锁死,回到步骤一所述的初始状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硬胶抽芯成型双色产品件的硬胶部分,软胶抽芯成型双色产品件的软胶部分,通过硬胶抽芯和硬胶抽芯交替顶出的方式,解决了软胶部分嵌入硬胶部分的问题。采用合理的油路布置方式,不同组变换抽芯组件的抽芯共用同一油路,同步配合,简化了油路结构和主油路的数量,对抽芯的控制更简便,成本更低,降低对注塑机的选择要求。附图说明图1
技术介绍
中指出的在先成型的硬胶部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2是
技术介绍
中指出的在双色产品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3是专利技术的变换抽芯组件在硬胶注塑状态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4是专利技术的变换抽芯组件在软胶注塑状态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5是图3中专利技术某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示出的是硬胶抽芯及相关部件。图6是图4中专利技术某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示出的是软胶抽芯及相关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具有变换刀片抽芯组件的双色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和后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上设有两个前模型芯,后模上设有第一后模型腔和第二后模型腔;/n每个后模型腔的两端均对称设有两组变换抽芯组件,变换抽芯组件包括硬胶抽芯和软胶抽芯,硬胶抽芯沿着开模方向布置;/n硬胶抽芯靠近后模型腔的一端设有硬胶抽芯头,其远离后模型腔的一端设有硬胶抽芯油缸,硬胶抽芯油缸驱动硬胶抽芯沿开模方向运动;/n软胶抽芯位于硬胶抽芯的一侧,软胶抽芯相对于开模方向倾斜布置;/n所述软胶抽芯靠近后模型腔的一端设有软胶抽芯头,其远离后模型腔的一端设有软胶抽芯油缸,软胶抽芯油缸驱动软胶抽芯沿相对于开模方向的倾斜方向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变换刀片抽芯组件的双色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和后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上设有两个前模型芯,后模上设有第一后模型腔和第二后模型腔;
每个后模型腔的两端均对称设有两组变换抽芯组件,变换抽芯组件包括硬胶抽芯和软胶抽芯,硬胶抽芯沿着开模方向布置;
硬胶抽芯靠近后模型腔的一端设有硬胶抽芯头,其远离后模型腔的一端设有硬胶抽芯油缸,硬胶抽芯油缸驱动硬胶抽芯沿开模方向运动;
软胶抽芯位于硬胶抽芯的一侧,软胶抽芯相对于开模方向倾斜布置;
所述软胶抽芯靠近后模型腔的一端设有软胶抽芯头,其远离后模型腔的一端设有软胶抽芯油缸,软胶抽芯油缸驱动软胶抽芯沿相对于开模方向的倾斜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变换刀片抽芯组件的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换抽芯组件包括硬胶锁紧抽芯,硬胶锁紧抽芯位于硬胶抽芯背离软胶抽芯的一侧;
硬胶锁紧抽芯的一端与硬胶抽芯插接配合,其另一端配置有第一锁紧油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变换刀片抽芯组件的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硬胶锁紧抽芯沿垂直于开模方向布置;
所述硬胶抽芯的中部开设有抽芯插孔,抽芯插孔与硬胶锁紧抽芯的一端相匹配;
第一锁紧油缸可驱动硬胶锁紧抽芯运动,使其端部插入硬胶抽芯的抽芯插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变换刀片抽芯组件的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换抽芯组件还包括软胶锁紧抽芯,软胶锁紧抽芯位于软胶抽芯背离硬胶抽芯的一侧;
软胶锁紧抽芯的一端与软胶抽芯插接配合,其另一端配置有第二锁紧油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变换刀片抽芯组件的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锁紧抽芯沿垂直于开模方向布置;
软胶锁紧抽芯的一端开设有方形缺口,所述软胶抽芯的中部两侧分别开设有一个插槽;
第二锁紧油缸可驱动软胶锁紧抽芯运动,使其位于方形缺口两侧的部分插入对应的插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变换刀片抽芯组件的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个硬胶抽芯的一侧均设有行程控制机构,每个软胶抽芯的一侧也均设有同样的行程控制机构;
行程控制机构包括驱动杆、撞块及两个行程开关,驱动杆的一端与对应的抽芯固定相连,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撞块;
两个行程开关沿对应的抽芯运动方向间隔布置在后模的侧壁上,撞块位于两个行程开关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变换刀片抽芯组件的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条油路,分别为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丁强单士友孙文强王纪学王洪波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泰科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