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顶帐篷的双挡帘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8812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顶帐篷的双挡帘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方的外侧安装有外帘,所述外帘的内侧安装有内帘,所述外帘的上方安装有顶棚,所述顶棚底面的前侧安装有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内侧安装有收帘辊,所述收帘辊的外侧安装有门帘,所述顶棚底面的外侧安装有金属挂钩,所述外帘和内帘顶端的外表面均安装有环孔和橡胶磁片,所述金属挂钩的底端贯穿环孔,所述底板的上端面设置有收纳框槽,所述收纳框槽的内部安装有下压固定框板,所述下压固定框板的上端面安装有永磁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帘透风,外帘防水,可以根据环境情况选择性使用,提高装置使用体验。

A double curtain structure of roof t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顶帐篷的双挡帘结构
本技术涉及车顶帐篷
,具体为一种车顶帐篷的双挡帘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自驾游,在自驾游的过程中会使用到车顶帐篷,车顶帐篷,又称为车顶上的“家”,随着汽车制造业而发展起来的周边产业,已经有五、六十年的历史。国内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上升,自驾旅游渐渐升温,车顶帐篷便是户外自驾游的可选装备之一,随着车顶帐篷这几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产品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从外观的流线到重量的减轻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这有效增加了出行的方便性。但是,现有的车顶帐篷都采用单帘,防水透气,却透风效果不好;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车顶帐篷的双挡帘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顶帐篷的双挡帘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车顶帐篷都采用单帘,防水透气,却透风效果不好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顶帐篷的双挡帘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方的外侧安装有外帘,所述外帘的内侧安装有内帘,所述外帘的上方安装有顶棚,所述顶棚底面的前侧安装有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内侧安装有收帘辊,所述收帘辊的外侧安装有门帘,所述顶棚底面的外侧安装有金属挂钩,所述外帘和内帘顶端的外表面均安装有环孔和橡胶磁片,所述金属挂钩的底端贯穿环孔,所述底板的上端面设置有收纳框槽,所述收纳框槽的内部安装有下压固定框板,所述下压固定框板的上端面安装有永磁铁,所述外帘和内帘的底端卡入所述收纳框槽与下压固定框板之间。优选的,所述门帘的两侧均设置有拉链条,所述门帘与外帘和内帘通过拉链条连接。优选的,所述外帘外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透明软胶视窗。优选的,所述外帘的材料为PTFE复合防水透气布料,所述内帘材料为透气遮阳网布。优选的,所述门帘的底端安装有把手。优选的,所述顶棚和底板的两端通过升降架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外帘的内侧安装有内帘形成双层挡帘,内帘可以有效透风,外帘可以有效防水,在有需求的时候可以将外帘收起,挂起内帘方便吹风;2、本技术通过外帘和内帘的顶端均安装有橡胶磁片可以方便在将外帘或内帘收纳到框板槽中时,通过下压固定框板上端面的永磁铁吸附外帘或内帘的橡胶磁片,方便收纳折叠的外帘或内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的局部剖切图;图3为本技术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顶棚;2、外帘;3、门帘;4、底板;5、透明软胶视窗;6、内帘;7、连接板;8、收帘辊;9、把手;10、金属挂钩;11、收纳框槽;12、下压固定框板;13、永磁铁;14、环孔;15、橡胶磁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车顶帐篷的双挡帘结构,包括底板4,底板4上方的外侧安装有外帘2,外帘2的内侧安装有内帘6,外帘2的上方安装有顶棚1,顶棚1底面的前侧安装有两个连接板7,两个连接板7的内侧安装有收帘辊8,收帘辊8的外侧安装有门帘3,顶棚1底面的外侧安装有金属挂钩10,外帘2和内帘6顶端的外表面均安装有环孔14和橡胶磁片15,金属挂钩10的底端贯穿环孔14,底板4的上端面设置有收纳框槽11,收纳框槽11的内部安装有下压固定框板12,下压固定框板12的上端面安装有永磁铁13,外帘2和内帘6的底端卡入收纳框槽11与下压固定框板12之间。进一步,门帘3的两侧均设置有拉链条,门帘3与外帘2和内帘6通过拉链条连接,方便关闭和打开。进一步,外帘2外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透明软胶视窗5,方便里面的使用者观察外面。进一步,外帘2的材料为PTFE复合防水透气布料,内帘6材料为透气遮阳网布,外帘2可以有效防水,内帘6可以有效透风。进一步,门帘3的底端安装有把手9,方便操作门帘3。进一步,顶棚1和底板4的两端通过升降架连接。工作原理:使用时,将装置装配到汽车车顶,展开装置,打开门帘3,人可以进入到装置内,通过外帘2的内侧安装有内帘6形成双层挡帘,内帘6可以有效透风,外帘2可以有效防水,在有需求的时候可以将外帘2收起,挂起内帘6方便吹风,在收起外帘2或者内帘6时,将外帘2或内帘6的环孔14与金属挂钩10分离,通过外帘2和内帘6的顶端均安装有橡胶磁片15可以方便在将外帘2或内帘6收纳塞入框板槽11中时,通过框板槽11中的下压固定框板12上端面的永磁铁13吸附外帘2或内帘6的橡胶磁片15,方便收纳折叠的外帘2或内帘6,使用条件广,提高体验效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顶帐篷的双挡帘结构,包括底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上方的外侧安装有外帘(2),所述外帘(2)的内侧安装有内帘(6),所述外帘(2)的上方安装有顶棚(1),所述顶棚(1)底面的前侧安装有两个连接板(7),两个所述连接板(7)的内侧安装有收帘辊(8),所述收帘辊(8)的外侧安装有门帘(3),所述顶棚(1)底面的外侧安装有金属挂钩(10),所述外帘(2)和内帘(6)顶端的外表面均安装有环孔(14)和橡胶磁片(15),所述金属挂钩(10)的底端贯穿环孔(14),所述底板(4)的上端面设置有收纳框槽(11),所述收纳框槽(11)的内部安装有下压固定框板(12),所述下压固定框板(12)的上端面安装有永磁铁(13),所述外帘(2)和内帘(6)的底端卡入所述收纳框槽(11)与下压固定框板(12)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顶帐篷的双挡帘结构,包括底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上方的外侧安装有外帘(2),所述外帘(2)的内侧安装有内帘(6),所述外帘(2)的上方安装有顶棚(1),所述顶棚(1)底面的前侧安装有两个连接板(7),两个所述连接板(7)的内侧安装有收帘辊(8),所述收帘辊(8)的外侧安装有门帘(3),所述顶棚(1)底面的外侧安装有金属挂钩(10),所述外帘(2)和内帘(6)顶端的外表面均安装有环孔(14)和橡胶磁片(15),所述金属挂钩(10)的底端贯穿环孔(14),所述底板(4)的上端面设置有收纳框槽(11),所述收纳框槽(11)的内部安装有下压固定框板(12),所述下压固定框板(12)的上端面安装有永磁铁(13),所述外帘(2)和内帘(6)的底端卡入所述收纳框槽(11)与下压固定框板(12)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恒军邹德红邹亚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迪泰吸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