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材夹持装置及绷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82876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材夹持装置及绷线装置,线材夹持装置包括:线材夹持件和支撑件,其中,所述线材夹持件与线材接触面的形状为凹凸状;所述支撑件连接在所述线材夹持件的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线材夹持件与线材接触的表面为凹凸状,凹凸状的线材夹持件与线材形成咬合状,增大了夹持件与线材之间的摩擦力,改善了夹持件内部为光滑时线材易脱落的问题,降低了由于线材脱落而造成的基板品质不良甚至基板损坏的问题,提高了CST架的使用率,降低了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

A wire clamping device and a wire tens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材夹持装置及绷线装置
本技术属于基板装载
,具体涉及一种线材夹持装置及绷线装置。
技术介绍
CST(cassette,暗盒)架主要用于收纳/发出Glass基板,应用于液晶面板和半导体等行业使用,主要分类:A-Type/B-Type/W-Type等几种类型。CST架中一般设置有钢线,以将玻璃基板分隔开。钢线的两端分别夹持在T字型组件和螺栓组件的尾端的孔洞中,再利用压力机将T字型组件和螺栓组件压扁成正方体以夹紧钢线,然后再利用螺纹锁紧力和弹簧张力的相互作用,使得钢丝张紧到一定程度。由于T字型组件和螺纹组件都会对钢丝形成反作用力,因此,对T字型组件和螺纹组件的夹持部分的要求很高。但是,由于T字型组件和螺栓组件夹持部分为光滑管状,目前的CST架在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钢丝脱落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玻璃基板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线材夹持装置及绷线装置。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材夹持装置,包括:线材夹持件和支撑件,其中,所述线材夹持件与线材接触面的形状为凹凸状;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线材夹持件的一端。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材夹持件包括夹持部和由所述夹持部围绕形成的容纳部,所述夹持部与所述线材接触面的形状为凹凸状。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凸状为螺纹状。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线材夹持件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与所述容纳部连通。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槽的深度为4~10mm。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螺母,套设于所述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螺母可沿所述螺纹方向轴向转动。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弹性部件,套设于所述支撑件;缓冲部件,连接在所述支撑件的远离所述线材夹持件的一端,且所述缓冲部件连接所述弹性部件。本技术的再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绷线装置,包括: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若干绷线孔;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若干绷线孔,所述第一侧板上的若干所述绷线孔与所述第二侧板上的若干所述绷线孔一一对应;若干线材夹持装置,设置在若干所述绷线孔中,其中,所述线材夹持装置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线材夹持装置;支撑梁,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材夹持件设置在所述绷线孔中;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或所述第二侧板的外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线材夹持件与线材接触的表面为凹凸状,凹凸状的线材夹持件与线材形成咬合状,增大了夹持件与线材之间的摩擦力,改善了夹持件内部为光滑时线材易脱落的问题,降低了由于线材脱落而造成的基板品质不良甚至基板损坏的问题,提高了CST架的使用率,降低了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材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线材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线材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线材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绷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一请参见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材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线材夹持件1和支撑件2,其中,所述线材夹持件1与所述线材接触面的形状为凹凸状;所述支撑件2连接在所述线材夹持件的一端。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线材夹持件1包括夹持部11和由夹持部围绕形成的容纳部12,其中,夹持部11用于夹持线材,其与线材接触面的形状为凹凸状;容纳部12用于容纳线材。具体的,线材夹持件1为管状结构,管状结构包括管壁11和管道12,管壁11作为线材夹持件,用于夹持线材,管壁形成的管道12用于容纳线材;管壁11包括内管壁和外管壁,内管壁与线材接触,且内管壁为凹凸状,以增大内管壁与线材之间的摩擦力。具体的,当使用管状结构的线材夹持件夹持线材时,将线材的一端插入管道内,然后利用压力机加工使得管状结构的管壁变形,从而使得管壁与线材紧密接触,将线材夹持住。当内管壁为光滑管壁时,存在由于加工件的加工公差不足或者磨具磨损等因素而造成的夹持力不足的问题,从而使线材受到一定压力后从夹持装置中脱落,因此,将内管壁加工成凹凸状,从而内管壁与线材之间形成咬合状,增大管壁与线材之间的摩擦力。具体的,凹凸状可以为有规律的凹凸,也可以为无规律的凹凸;进一步的,线材夹持件1与线材接触表面为规律的凹凸状,例如螺纹状,即当线材夹持件1为管状结构时,管状结构的内管壁为螺纹状。线材夹持件1与线材夹持的表面采用螺纹状,一方面螺纹状易于加工得到,只需对现有夹持件进行攻丝即可得到,另一方面螺纹状的夹持件更易于与线材形成咬合状,以增大摩擦力。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线材夹持件的形状不限于管状结构,涉及线材夹持件与线材接触,且线材夹持件的接触表面为凹凸状均在本实施例保护的范围内。本技术线材夹持件与线材接触的表面为凹凸状,凹凸状的线材夹持件与线材形成咬合状,增大了夹持件与线材之间的摩擦力,改善了夹持件内部为光滑时线材易脱落的问题,降低了由于线材脱落而造成的基板品质不良甚至基板损坏的问题,提高了CST架的使用率,降低了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请参见图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线材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图2中,线材夹持装置包括线材夹持件1和支撑件2,线材夹持件1包括夹持部11和容纳部12,其具体结构请参见图1,支撑件2与线材夹持件1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缓冲槽21,缓冲槽21与线材夹持件的线材容纳部12连通。进一步的,当线材夹持件1为管状结构时,管状结构的管道与缓冲槽21连通。在显示面板行业,现有线材由塑料层和钢丝形成,塑料层包裹着钢丝,避免钢丝长时间生锈而产生微粒,同时塑料层可以防止钢丝对玻璃基板造成刮伤。但是,由于塑料层外表面光滑,摩擦力较小,容易从线材夹持件中脱落,因此,通常将夹持部分的塑料层剥脱。然而,塑料层剥脱后,在夹持部位又会产生部分钢丝外露现象,外露的钢丝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会产生微粒,对玻璃基板造污染。针对上述问题,在对线材夹持件与线材接触的表面加工形成凹凸状的基础上,对支撑件的一端设置缓冲槽21,缓冲槽设置在支撑件与线材夹持件连接的一端,并且与线材夹持件的容纳部连通。缓冲槽可以使得线材在经过压力机加工变形后其端部在缓冲槽中形成柱塞状,从而增大拉伸阻力,使得线材在夹持部分的塑料层无需剥脱,从而避免钢丝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材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材夹持件和支撑件,其中,所述线材夹持件包括夹持部和由所述夹持部围绕形成的容纳部,所述夹持部与所述线材接触面的形状为凹凸状;/n所述支撑件连接在所述线材夹持件的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材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材夹持件和支撑件,其中,所述线材夹持件包括夹持部和由所述夹持部围绕形成的容纳部,所述夹持部与所述线材接触面的形状为凹凸状;
所述支撑件连接在所述线材夹持件的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状为螺纹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线材夹持件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与所述容纳部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材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槽的深度为4~1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螺母,套设于所述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螺母可沿所述螺纹方向轴向转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光王伟行世泽
申请(专利权)人:咸阳彩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