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燃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8203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既能使石油燃料扩散喷射又能使混合气完全燃烧的石油燃烧装置,该装置具有从一侧向内侧突出以减小内部体积的部分,以便即使用小热量也容易预热侧壁部分的内侧燃烧室本体;用于使石油燃料在上述内侧燃烧室内扩散的喷嘴罩的喷嘴管;用于固定该喷嘴管并导入燃烧用空气的喷嘴本体;固定在该喷嘴上为了通过汾丘里效应使燃烧用空气高速喷射而在内侧上具有由两段喇叭状部分组成的流入口和流出口的汾丘里管。(*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使石油燃料扩散喷射的同时,使混合气完全燃烧的石油燃烧装置。最近,随着人们对采用这种石油气燃烧装置的供暖设备的舒适性和节能等认识的提高,需要一种可从低热量到高热量范围内进行燃烧操作的燃烧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现有石油燃烧装置的剖视图。在图1中,标号1代表上部敞开的容器状的石油燃烧装置的外侧燃烧室腔体,该外侧燃烧室腔体一体地形成在石油燃烧装置的侧壁和底面上。此外,上述外侧燃烧室腔体1与穿过图中未示出的若干安装槽的法兰部分1a成一体地形成在上侧上。在上述法兰部分1a的两侧上安装有与点火器2相连的点火火花塞3和起火花检测棒作用的火焰构件5。在所述外侧燃烧室本体1的内侧装有内侧燃烧室本体7(见图1)。上述内侧燃烧室本体7的上部开放,在上部的一侧设有可内装预热加热器b并突出成圆弧状的鼓出部分7a。另外,在上述内侧燃烧室本体7的上端部形成向上侧方向突出的突出部分7b,上述突出部分7b的内侧可分别根据需要形成第一至第三整流部件9、10、11和燃烧室防护板13以及燃烧室盖14。上述第一、三整流部件9、10的一侧各自设有若干用于使在气化室内形成高温高压的混合气化气流通过的气流分配凹槽9a、11a。第二整流部件10由于将用于使混合气导入上部的引导凹槽10a穿过其上侧的中心,所以混合的气化气流出的压力上升。另外上述第三整流部件11的侧面上设有用于把混合气化气整流成微粒的整流网16,在整流网16的上侧设有中心部分成曲折状的隔热板15,以便将混合气化气体从外部方便地导入。燃烧室盖14是冲压加工一体形成的,在其侧壁上加工有贯通的火焰孔14a,为了既能降低燃烧时产生的噪音又能防止未被整流的混合气流到外面,在上述侧壁部分的内外侧上分别设置了形成微细网的内侧金属网18。在外侧燃烧室本体1和内侧燃烧室本体7的侧壁上形成的图中未示出的通孔与汾丘里(ベンチュ一リ)管20的外圆周面相连并保持气密封,在上述内侧燃烧室本体7穿过的通孔与在汾丘里管20的顶端部外圆周面上形成的螺纹部分通过螺纹连接紧密结合。喷嘴本体22的一侧与燃烧用空气引导部件26相连,该部件26把由送风电动机25驱动连动的送风机23产生的燃烧用空气引导到内侧燃烧室本体7中。另外,在上述喷嘴本体22的另一侧上加工有中空状螺纹部分22a,作为由电子控制泵29的动作泵吸出的石油燃料的流路的喷嘴管30的一端被插入上述中空状螺纹部分22a内。此外,喷嘴31与上述内插喷嘴管30的端部相连,喷嘴31通过喷嘴固定部件32固定在喷嘴本体22内。为了检测内侧燃烧室本体7的侧壁7c的温度,通过固定机构35将热敏电阻34固定在与上述喷嘴31的顶端部对置的外侧燃烧室本体1的侧壁上。下面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现有石油燃烧装置的操作。首先,当为了使石油燃烧装置运行而接通电源,操作图中未示出的操作单元时,最初的热源即预热加热器6发热后,为了能使到达燃烧室本体7的侧壁部分7c的石油燃料气化而预热上述内侧燃烧室本体7。经预热的上述内侧燃烧室本体7的温度由热敏电阻34检测出并传送给图中未示出的微机,当传送给微机的内侧燃烧室本体7的温度达到该定温度以上时,上述微机使送风电动机25和电子泵29工作。此时通过送风电动机25的驱动,送风机23转动,由送风机23吸入的燃烧空气经由引导部件26和喷嘴本体22从汾丘里管20喷射在燃烧室本体7内,同时电子控制泵29动作,在图中未示出的油箱内储存的石油燃料被电子控制泵29泵吸出,通过喷嘴管30从喷嘴31向内侧燃烧室本体7的侧壁7c喷射。在上述内侧燃烧室本体7内的燃烧用空气和石油燃料冲击到已预热的内侧燃烧室本体7的侧壁7c上,在气化的同时成为高温度高压混合气化气。上述混合气化气上升并通过第一至第三整流部件9,10,11,整流网和外侧金属网17,18,使颗粒微粒化而变成容易燃烧的状态,通过贯穿燃烧室盖14的侧壁上的火焰孔14a流出。利用从微机输出的点火器2的驱动信号使点火器2放电,产生火花,点燃火花塞3,从而点燃上述混合气化气,并通过火焰构件5检测燃烧状态。可是具有上述结构的现有石油燃烧装置由于从喷嘴高速喷出的是液态石油燃料,所以在冲击到内侧燃烧室本体的侧壁部分时,上述内侧燃烧室本体的温度瞬时下降,因而存在石油燃料不能完全气化的问题。此外,由于石油燃料在不完全气化状态下燃烧,伴随不完全燃烧将产生黄色火焰和臭味。为了解决上述各种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可以使混合气完全气化完全燃烧又可通过完全燃烧不发出臭味的能舒适地供暖的石油燃烧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石油燃烧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从一侧向内侧突出以使内部体积减小的部分,从而即使用小热量也容易预热的侧壁部分的内侧燃烧室本体;为了使石油燃料在上述内侧燃烧室本体内扩散喷射而装有喷射罩的喷嘴管;用于固定该喷嘴管并导入燃烧用空气的喷嘴本体;固定在该喷嘴上为了通过汾丘里效应使燃烧用空气快速喷射而在内侧上具有由两段嗽叭状部分组成的流入口和流出口的汾丘里管。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图1为现有石油燃烧装置的简略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石油燃烧装置的简略剖视图;图3A表示构成本专利技术主要部件的汾丘里管与喷管罩连接关系的平面图3B为图3A中的喷嘴罩的放大剖面图。如图2所示,在外侧燃烧室本体1内侧设置端面大致形成3/4圆弧状的弧形内侧燃烧室本体40,内侧燃烧室本体40的侧壁40a上侧一体地形成可以埋设预热加热器的朝外侧突出的部分40b,汾丘里管41插入贯通外侧燃烧室本体1和内侧燃烧室本体40的图中未示出的孔中,在石油燃烧装置的本体移动时为使其外周面的一侧不浮动,与内侧燃烧室本体40的一侧壁的外周面紧密连接固定。上述汾丘里管41的另一侧通过图中未示出的连接螺纹与喷嘴本体42相连,上述喷嘴本体42的另一侧与燃烧用空气引导部件26相连。与电子控制泵和油箱的一侧相连的喷嘴管45插在上述喷嘴本体42的一侧,并通过垫片48固定,喷嘴管45的前端中央部分由设置在喷嘴本体42内的喷嘴管固定部件43固定,在上述喷嘴管45的前端上装有喷嘴罩47。如图3A所示,在上述汾丘里管41的内侧上形成有能通过汾丘里效应使燃烧用空气高速喷出的喇叭流入口41a和流出口41b,上述流入口41a的直径比流出口41b的直径大。如图3所示,上述喷嘴罩47包括用于把喷嘴管45插入其一侧上的凹槽47c、与该凹槽47c连通为使石油燃料旋转喷射成螺旋状而使其内周面成为螺旋状的喷出通道47a、与该喷出通道47a连通并通过瞬间压力下降使石油燃料喷出速度变慢和扩散喷射的直径逐渐扩展的喷出口47b。下面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本专利技术的石油燃烧装置的作用和效果。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石油燃烧装置工作,先接通电源,并操作图中未示出的操作单元,使作为最小热源的预热加热器6发热,预热内侧燃烧室本体40,从而使到达即使在小热量下也容易预热的体积小的内侧燃烧室本体40的侧壁部分40a的石油燃料气化。当经预热的上述内侧燃烧室本体40的温度由热敏电阻34检测而达到设定温度以上时,将该检测信号输送到微机(图中未示出),上述微机分别使送风电动机25和电子控制泵29运转。随着由送风电动机25的驱动而连动的送风机23的转动,燃烧用空气通过燃烧用空气导入部件26和喷嘴本体42后再通过在喷嘴管固定部件43上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石油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具有从一侧向内侧突出以减小内部体积的侧壁部,以便即使用小热量也容易预热侧壁部分的内侧燃烧室本体;用于使石油燃料在上述内侧燃烧室内扩散的喷嘴罩的喷嘴管;用于固定该喷嘴管并导入燃烧用空气的喷嘴本体;固定在该喷嘴本体上、为了通过汾丘里效应使燃烧用空气快速喷射而在内侧上具有由两段喇叭状部分组成的流入口和流出口的汾丘里管。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京植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