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形成至少一股相干气体射流的方法,包括: (A)从至少一个喷管的喷嘴喷出至少一股气体射流,所述喷管具有喷管表面,所述喷管表面上具有围绕所述至少一个喷嘴的孔口环; (B)燃料从所述环的第一组孔口喷出,氧化剂从所述环的第二组孔口喷出; (C)从所述环的第一和第二组孔口喷出的燃料和氧化剂燃烧,在所述至少一股气体射流周围产生包络的火焰。(*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总的来讲涉及相干射流技术。尽管较早的相干射流系统通过设置环流延伸部得到改进,但由于需要对端部进行水冷,带来了一些涉及喷管设计和喷管寿命的问题。当相干射流系统用于非常恶劣的环境时,这些问题非常突出,如进行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时。因此,本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够形成有效的相干气体射流的系统,不需要设置喷管延伸部或其他元件来建立喷管喷出气体的环流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是一种相干喷管,包括(A)喷管,其具有喷管表面和至少一个喷嘴,所述喷嘴在所述喷管表面有开口;(B)所述喷管表面上的孔口环,其围绕所述喷嘴开口;和(C)提供燃料到所述环的第一组孔口的机构,和提供氧化剂到所述环的第二组孔口的机构。本文所用的术语“喷管表面”是指与喷射空间接触的喷管表面。本文所用的术语“相干射流”是指从喷嘴喷出气体所形成的气体射流,其具有沿至少为20d的长度分布的速度和动量,其中d是喷嘴的外径,该速度和动量类似于从喷嘴喷出时的速度和动量分布。还有另一种说明相干射流的方式,这是一种其直径在至少20d的距离上没有变化或变化很小的气体射流。本文所用的术语“长度”当涉及到相关气体射流时是指从喷出气体的喷嘴到相干气体射流预计的碰撞点的长度,或到达气体射流不再相干的位置的长度。附图说明图1是喷管表面的优选实施例的顶视图;图2喷管的优选实施例的剖视图,其具有可用于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喷管表面;和图3显示了使用中的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中的数字对于相同的元件是相同的。现在参考附图1、2和3,由箭头1表示的气体穿过至少一个喷嘴2,最好是会聚/发散喷嘴,然后通过喷管表面6的一个喷嘴开口或多个开口4从喷管3喷出,在喷射空间7形成一股相干的气体射流或多股射流5。一般地,气流5的速度在700到3000英尺/秒(fps)的范围内。气流5的速度最好在从喷管表面喷出时是超音速的,并在至少20d的距离上保持超音速。尽管附图显示的实施例使用了四个分别通过四个喷嘴从喷管喷出的相干气体射流,在实施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喷嘴从喷管喷出的气体射流的数目可以在1到6个范围内。相干气体射流喷入的喷射空间最好是冶炼金属的炉子,比如炼钢炉。当使用多个喷嘴时,每个喷嘴最好是与喷管的中心线并且互相之间倾斜一个角度。在实施本专利技术中,任何有效气体都可以用作形成一股相干射流或多股射流的气体,在这些气体中,可选氧气、氮气、氩气、二氧化碳、氢气、氦气、水蒸汽和碳氢化合物气体。另外包含两种或多种气体的混合物,如空气,也可以用作本专利技术的射流气体。孔口环20位于喷管的表面上,围绕一个喷嘴开口或多个喷嘴开口4。环20最好是环状的,其直径在1.5到16英寸的范围。环20一般包括12到48个孔口。各个孔口最好是圆的,其直径在0.05到0.5英寸的范围内。如图所示,孔口环最好位于喷管表面6的凹进部分或槽21中。一般地,凹进部分21的深度在0.05到2英寸的范围,宽度在0.05到0.5英寸的范围内。燃料供应到环20的第一组孔口22,氧化剂供应到环20的第二组孔口23。如图1所示,第一组孔口22最好与第二组孔口23交错设置,使每个燃料孔口22的两侧各有一个氧化剂孔口23,各个氧化剂孔口23的两侧各有一个燃料孔口。燃料和氧化剂从喷管3的各个孔口射流入喷射空间7。从环部分喷出的燃料和氧化剂的速度可以是亚音速,但最好是达到音速。音速的喷出燃料和氧化剂可强化排除外部物质进入和堵塞孔口的作用,当本专利技术用于恶劣的环境,比如炼钢炉时,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需要,喷出燃料和氧化剂的速度可以是超音速,具有大于马赫数1不超过马赫数2的速度。从孔口22喷出的燃料最好是气态的,可以是任何燃料,如甲烷和天然气。从孔口23喷出的氧化剂可以是空气、富氧的空气,其氧浓度超过空气所含氧气浓度;商业化氧气,其氧浓度为至少90克分子%。氧化剂最好是流体,具有至少25克分子%的浓度。从喷管喷出的燃料和氧化剂形成围绕气体射流5的包络气体,其燃烧后在喷射空间,如金属熔炼炉,形成围绕气体射流5的包络火焰或火焰罩24。围绕气流5的包络火焰24可防止周围的气体抽入气流中,因此可防止气流的速度急速下降和防止气流的直径急速减少,至少在距各个喷嘴出口的20d的距离内不能下降。即,包络火焰或火焰罩24用于建立气流并至少在从各个喷嘴出口的20d的距离内保持气流5为相干射流。本专利技术的重大优点是喷管能够形成有效的相干气体射流,喷管无需设置延伸部。目前,喷管延伸部已经用来形成靠近喷管表面的保护环流区,以提高进入保护环流区的火焰罩气体的点燃性和燃烧性,因此提高了气体射流的相干性。尽管使用这种喷管延伸部是对原来的相干气体射流的重大改进,但使用这种延伸部存在一些问题。在实施本专利技术中,从喷管喷出的气体直接进入喷射空间,无需通过喷管延伸部形成的保护区或环流区,仍能实现使用喷管延伸部所实现的提高相干性。对供应火焰罩气体的不同设计进行了实验以评估本专利技术的有效性。实验所用的燃料是天然气,实验所用氧化剂的氧浓度为99克分子%,其称作二次氧。在各次实验中,喷管有四个形成气体射流的喷嘴,形成气体射流的气体是氧气,纯度为99克分子%,可称作主氧。实验的结果显示如下,其只是以说明为目的,不能视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进行了实验以评估本专利技术的有效性和更好地了解间隔开的天然气(NG)和氧化剂孔口的作用。实验中保持火焰罩孔口的数目不变,总共为16个(8个天然气和8个氧化剂),只是通过改变孔口圆直径来变化孔口的间距。主喷嘴的直径保持不变。进行了可提高火焰稳定性的环形槽实验。下面,实地比(Land radio,LR)定义为孔口边之间的间距被孔口半径之和来除,LR=间距/(Rso+RNG)。在各次实验中,燃料和氧化剂通过围绕喷嘴的单个孔口环上的交错孔口来提供。射流器设计射流器#1是有16个孔口的设计。圆直径是2.125英寸。实地比LR=0.67。射流器#2是有16个孔口的设计。圆直径是3.25英寸。实地比LR=1.56。射流器#3是有16个孔口的设计。圆直径是4.25英寸。实地比LR=2.34。实验条件主氧=40,000标准立方尺/小时(scfh)的氧气(压力为165磅/平方英寸)主喷嘴=0.38英寸/0.26英寸(出口与管路直径)偏斜角度为12°。天然气速度=670英尺/秒(5000标准立方英尺/小时)二次氧速度=320英尺/秒(4000标准立方英尺/小时)未设置环流延伸部槽=0.281英寸宽×0.25英寸深。射流器#1对恒定的5000标准立方英尺/小时的天然气流量,可得到优良的相干射流,典型长度为20英寸,超过了传统的双环设计的射流长度。火焰在很宽的条件下保持稳定。该射流器未进行环形槽实验。射流器#2未设置环形槽,与射流器#1相比相干射流长度稍微下降,当设置环形槽时,相干射流长度提高,并超过射流器#1的结果。射流器#3未设置环形槽,相干射流长度大体上是缩短,火焰具有上升模式,使相干射流长度缩短,当设置环形槽稳定火焰罩时,可导致相干射流长度完全恢复。为了实现可能的免去火焰罩孔口插入氧气顶吹转炉的目标,进行了实验以观察孔口是否能够在音速流动状态下工作。对多种环的设计进行了实验。天然气和二次氧气孔口的尺寸加工成可在1马赫数工作,天然气和二次氧气的流量分别为5000标准立方英尺/小时和4000标准立方英尺/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W·J·马霍尼,
申请(专利权)人:普莱克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