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决桥头跳车的自适应过渡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7648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解决桥头跳车的自适应过渡段装置,包括:过渡坑,凹陷设置在路基与桥头之间;基板,设置于所述过渡坑的底部,过渡面板,两端分别与路基和桥头搭接、且搭接处的上表面平齐;及升降调节装置,能轴向伸缩,所述升降调节装置一端固定在所述基板上,另一端竖直向上延伸并固定到所述过渡面板上;所述升降调节装置至少对应所述过渡面板的四角各设置一个。采用上述的解决桥头跳车的自适应过渡段装置,可以保证桥头与路基顺接,解决桥头跳车问题。

An adaptive transition section device to solve the bump at the bridge he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解决桥头跳车的自适应过渡段装置
本技术涉及桥头跳车问题处治
,具体涉及一种解决桥头跳车的自适应过渡段装置。
技术介绍
受处治措施与构造物刚度等因素影响,通常桥头桩基的沉降与桥头路基段的沉降存在很大差异。尤其在软土地区差异明显,软土地区的桥梁桩基均打入较好的持力层,而周围的路基采取的措施则相对较弱,一般视情况仅处理一部分。且受到前期勘察手段与认识的局限,在工程竣工运营后,前期的设计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导致产生较大的工后沉降,造成桥头与路基的差异沉降,从而引起桥头跳车,严重时将危害驾乘人员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解决桥头跳车的自适应过渡段装置,以保证桥头与路基顺接,解决桥头跳车问题。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解决桥头跳车的自适应过渡段装置,包括:过渡坑,凹陷设置在路基与桥头之间;基板,设置于所述过渡坑的底部,过渡面板,两端分别与路基和桥头搭接、且搭接处的上表面平齐;及升降调节装置,能轴向伸缩,所述升降调节装置一端固定在所述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解决桥头跳车的自适应过渡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过渡坑,凹陷设置在路基与桥头之间;/n基板,设置于所述过渡坑的底部,/n过渡面板,两端分别与路基和桥头搭接、且搭接处的上表面平齐;及/n升降调节装置,能轴向伸缩,所述升降调节装置一端固定在所述基板上,另一端竖直向上延伸并固定到所述过渡面板上;所述升降调节装置至少对应所述过渡面板的四角各设置一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解决桥头跳车的自适应过渡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过渡坑,凹陷设置在路基与桥头之间;
基板,设置于所述过渡坑的底部,
过渡面板,两端分别与路基和桥头搭接、且搭接处的上表面平齐;及
升降调节装置,能轴向伸缩,所述升降调节装置一端固定在所述基板上,另一端竖直向上延伸并固定到所述过渡面板上;所述升降调节装置至少对应所述过渡面板的四角各设置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决桥头跳车的自适应过渡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装置包括:驱动箱、伸缩机构、测斜仪、控制器及供电箱;
所述驱动箱固定于过渡面板的下表面,包括驱动壳体及设置在所述驱动壳体内的传动箱和驱动电机,所述传动箱的输入轴与驱动电机的主轴连接,传动箱的输出轴竖直向下设置、并凸出于驱动壳体;
所述伸缩机构包括至少两层从内到外依次螺纹旋接的螺纹套管,所述螺纹套管竖向布置,且最外层的所述螺纹套管的底端与基板固定连接,最内层的所述螺纹套管的顶端与所述传动箱的输出轴同轴驱动连接;
所述测斜仪设置于过渡面板的侧面,以获取过渡面板的斜度值信号;
所述控制器安装于所述驱动壳体内,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测斜仪和驱动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获取斜度值信号并以其为控制变量,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启动工作,直至测斜仪测定的斜度值位于设定范围内;
所述供电箱设置在过渡面板的侧面,供电箱分别与测斜仪、驱动电机和控制器电性连接,以提供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解决桥头跳车的自适应过渡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装置还包括:轴向轴承,所述轴向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小斐李海平徐建强张东长单荣相胥锡茂苟栋元杨建国谭玲
申请(专利权)人: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