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一次燃烧式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7246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以矩形的燃烧板(2)的较长方向、较短方向以及法线方向分别作为X轴方向、Y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在燃烧器(3)内,设有隔板(5),其在与燃烧器主体(3)的底壁部(3a)之间划分出混合室(4),还设有分布板(8),其把隔板(5)和燃烧板(2)之间的空间划分为隔板(5)一侧的第一分布室(6)和燃烧板(2)一侧的第二分布室(7),使燃料气体和一次空气从X轴方向上游侧流入混合室(4)使它们全部一次燃烧,在该全部一次燃烧式燃烧器中,可尽可能降低压力损失而且使燃料气体和一次空气充分混合。在隔板(5)的X轴方向下游侧部分形成在Y轴方向上宽度宽的流出口(5a)。在隔板(5)上设有从流出口(5a)的X轴方向上游侧的边缘向接近于燃烧器(3)的底壁部(3a)的Z轴方向倾斜且向X轴方向下游侧延伸出来的引导板部(5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部一次燃烧式燃烧器,其具有形成了多个火焰孔的 矩形燃烧板和具有安装燃烧板的开口部的箱形燃烧器主体。
技术介绍
迄今,公知的是在这种燃烧器中,以燃烧板的较长方向、较短方向以及法线方向分别作为X轴方向、Y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在燃烧器主体内 设有隔板和分布板,该隔板在相对于燃烧板在Z轴方向上相对的燃烧器主 体的底壁部之间划分出混合室,该分布板将隔板与燃烧板之间的空间在Z 轴方向上划分为隔板侧的第一分布室和燃烧板侧的第二分布室这两个室, 在混合室中混合从X轴方向上游侧流入混合室的燃料气体和一次空气,生 成混合气体,混合气体从在隔板上形成的流出口经由第一分布室、在分布 板上形成的多个分布孔、和第二分布室,被引导向燃烧板,使混合气体从 燃烧板的火焰孔喷出,进行全部一次燃烧(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1 — 90913号公报)。在该燃烧器中,流出口形成为在X轴方向较长、在Y轴方向幅度狭 窄的狭缝状。由此,混合气体从混合室向第一分布室的流出受到限制,促 进燃料气体和一次空气在混合室中的混合。但是,这样造成了在流出口的 压力损失增大。另外,因为流出口是在Y轴方向上幅度狭窄的狭缝状,所 以混合气体难以流向在Y轴方向上远离流出口的第一分布室的部分。因 此,为使第二分布室的混合气体在Y轴方向上的分布均匀,有必要使位于 流出口上方的分布板部分上的分布孔的配置密度变得相当的疏松,在分布 板的压力损失也变大。而且,为了应对在流出口以及分布板的压力损失的 增大,有必要进一步增大由风扇供给的一次空气的供给压,噪音也变大。本专利技术鉴于以上各点,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部一次燃烧式燃烧器,其 在不损失燃料气体和一次空气的混合性能以及混合气体的分布均匀性的 情况下,可以降低压力损失。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全部一次燃烧式燃烧器,其具备 形成了多个火焰孔的矩形的燃烧板和具有安装燃烧板的开口部的箱形的燃烧器主体,以燃烧板的较长方向、较短方向以及法线方向分别作为x轴方向、Y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在燃烧器主体内设有隔板和分布板,该隔 板在相对于燃烧板在Z轴方向上相对的燃烧器主体的底壁部之间划分出 混合室,该分布板将隔板与燃烧板之间的空间在Z轴方向上划分为隔板侧 的第一分布室和燃烧板侧的第二分布室这两个室,在混合室中混合从X轴 方向上游侧流入混合室的燃料气体和一次空气,生成混合气体,混合气体 从在隔板上形成的流出口经由第一分布室、在分布板上形成的多个分布 孔、和第二分布室,被引导向燃烧板,使混合气体从燃烧板的火焰孔喷出, 进行全部一次燃烧,该全部一次燃烧式燃烧器的特征在于,在隔板的X轴 方向下游侧的部分形成有在Y轴方向上宽度宽的流出口 ,在隔板上设有从 流出口的X轴方向上游侧的边缘向X轴方向下游侧延伸出的引导板部, 该引导板部向接近于燃烧器主体的底壁部的Z轴方向倾斜。根据本专利技术,混合气体被引导板部引导,从流出口暂时向Z轴方向离 开,生成迂回绕过引导板部而朝向流出口的混合气体的气流。由此,混合 距离变长,并且产生涡流,促进燃料气体和一次空气的混合。因此,即使 增大流出口的X轴方向长度使其开口面积比较大,也能够良好地混合燃料 气体和一次空气。因此,在无损于燃料气体和一次空气的混合性能的状态 下,可以减少在流出口的压力损失。另外,因为流出口在Y轴方向上宽度宽,所以在第一分布室中的混合 气体在Y轴方向分布均匀。进而,由于引导板部的倾斜,对迂回绕过引导 板部而朝向流出口的混合气体施加向X轴方向上游侧的运动分量,使得在 第一分布室,混合气体容易向X轴方向上游侧流动。因此,即使在分布板 的X轴方向下游侧的部分(流出口的上方部分)处分布孔的配置密度不那 么疏松,在第二分布室中的混合气体的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的分布也均匀。因此,还可以减小在分布板的压力损失。结果是在无损于燃料气体 和一次空气的混合性能以及混合气体的分布的均匀性的状态下,可以降低 在燃烧器主体内的整体的压力损失。而且,若引导板部的Z轴方向相对于X轴方向的倾斜角小于25。, 则不能怎么促进燃料气体和一次空气的混合,另外若该倾斜角大于60。, 则引导板部成为障碍,压力损失增加。因此上述倾斜角优选设定在25。60°的范围内。另外,若引导板部的伸出长度过短,则混合性能变差,若伸出长度过 长,则压力损失增加。因此,优选对引导板部的伸出长度进行设定,以使 此伸出长度与流出口的X轴方向长度之比在0.2 0.4的范围内。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在引导板部的Y轴方向外侧缘和混合室的侧 壁面之间确保缝隙。由此,产生迂回绕过引导板部的Y轴方向外侧部而朝 向流出口的混合气体的气流,由此也产生涡流。因此,进一步促进了燃料 气体和一次空气的混合。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引导板部由在流出口处的隔板的切开翘起部 形成。在此,还可以由在隔板上安装的另外的板材构成引导板部,但这样 零件件数增加,成本提高。对此,如果由隔板的切开翘起部形成引导板部, 则在不增加零件件数的情况下谋求成本降低,在这一点上有利。但是,通过了流出口的靠近X轴方向下游侧边缘的开口部分后的混合 气体容易朝向分布板沿Z轴方向前进。这样放任不管的话,混合距离变短, 容易从燃烧板的X轴方向下游侧的部分喷出混合不足的混合气体。因此, 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设置第一阻挡板,该第一阻挡板抑制通过了流出口的靠 近X轴方向下游侧边缘的开口部分后的混合气体朝向分布板沿Z轴方向前 进。由此,通过了流出口的靠近X轴方向下游侧边缘的开口部分的混合气 体,迂回绕过第一阻挡板流动,混合距离变长。所以,可以防止从燃烧板 的X轴方向下游侧的部分喷出混合不足的混合气体。在此,优选第一阻挡板,在流出口的靠近X轴方向下游侧边缘的开口 部分向分布板一侧的Z轴方向投影空间内,从该投影空间的X轴方向下游 侧向分布板接近,同时向X轴方向上游侧弯曲突出。由此,可抑制由第一 阻挡板产生的压力损失的增加。而且,若从隔板到第一阻挡板前端在Z轴方向的高度小于第一分布室 的在Z轴方向尺寸的85n/。,则来自流出口的混合气体的流出阻力变大。另 外,若该Z轴方向高度大于第一分布室的Z轴方向尺寸的90。/。,则由于第 一阻挡板,混合气体向X轴方向下游侧的第一分布室的部分的迂回进入受 到过度的限制,容易产生混合气体向燃烧板的X轴方向下游侧的端部的分 布不足。因此,优选从隔板到第一阻挡板前端的在Z轴方向高度是第一分 布室的Z轴方向尺寸的85% 90%。但是,若设置第一阻挡板,则对从流出口向第一分布室流入的混合气 体,不仅由上述引导板部,还由第一阻挡板施加朝向X轴方向上游侧的运 动分量。若这样放任不管,则混合气体向第一分布室的X轴方向上游侧的 端部的分布变得过多,在燃烧板的X轴方向上游侧的端部的混合气体的喷 出压变得过高。因此,在设置第一阻挡板的情况下,优选设置第二阻挡板, 以抑制混合气体朝向第一分布室的X轴方向上游侧的端部沿X轴方向前 进。由此,混合气体向第一分布室的X轴方向上游侧的端部的分布不会变 得过多,可以防止在燃烧板的X轴方向上游侧的端部的混合气体的喷出压 也变得过高。另外,优选第二阻挡板具有从流出口的X轴方向上游侧边缘向接近 于分布板的Z轴方向倾斜且向X轴方向上游侧延伸的倾斜板部,和从倾斜 板部的前端朝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部一次燃烧式燃烧器,其具备形成了多个火焰孔的矩形的燃烧板和具有安装燃烧板的开口部的箱形的燃烧器主体,以燃烧板的较长方向、较短方向以及法线方向分别作为X轴方向、Y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在燃烧器主体内设有隔板和分布板,该隔板在相对于燃烧板在Z轴方向上相对的燃烧器主体的底壁部之间划分出混合室,该分布板将隔板与燃烧板之间的空间在Z轴方向上划分为隔板侧的第一分布室和燃烧板侧的第二分布室这两个室,在混合室中混合从X轴方向上游侧流入混合室的燃料气体和一次空气,生成混合气体,混合气体从在隔板上形成的流出口经由第一分布室、在分布板上形成的多个分布孔、和第二分布室,被引导向燃烧板,使混合气体从燃烧板的火焰孔喷出,进行全部一次燃烧,该全部一次燃烧式燃烧器的特征在于,在隔板的X轴方向下游侧的部分形成有在Y轴方向上宽度宽的流出口,在隔板上设有从流出口的X轴方向上游侧的边缘向X轴方向下游侧延伸出的引导板部,该引导板部向接近于燃烧器主体的底壁部的Z轴方向倾斜。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代卓史高须芳彦
申请(专利权)人:林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