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热油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6674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加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导热油加热装置,包括承载底座,所述第一减震连接支柱和第二减震连接支柱包括伸缩柱和减震弹簧,所述承载底座的下侧固定设置有移动轮,所述电加热器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导热管道,所述导热管道的两端通过U型导热管道,所述电加热器的左侧固定设置有导热油加入管,所述上部安装壳的正面右侧中间处固定设置有电源安装座,所述第一转接管、第二转接管和第三转接管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通过该装置不仅能够对管道通过循环泵的吸力进行内部残留物进行清理,还能够对管道拐角处进行拆除清理,使整体的内部清理更加方便简单,有效的保证导热管道的内部通畅和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A heating device of heat conducting 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热油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加热装置
,具体为一种导热油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导热油加热器:是以煤、重油、轻油可燃气体其他可燃材料为燃料,导热油为热载体。利用循环油泵强制液相循环,将热能输送给用热设备后,继而返回重新加热的直流式特种工业炉,导热油,又称有机热载体或热介质油,作为中间传热介质在工业换热过程中的应用已有五十年以上的历史,导热油油加热器[又叫导热油温控制器、热油温控设备、油加热控温机、导热油电加热器,为大型热油温控设备,能在较低的运行压力下将导热油温度加热到350摄氏度,泵浦流量大,加热功率高。现有的导热油加热装置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导热油中积碳严重会使导热管道发生堵塞,影响装置使用寿命,因此需要一种导热油加热装置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热油加热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热油加热装置,包括承载底座,所述承载底座的左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震连接支柱,所述承载底座的右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震连接支柱,所述第一减震连接支柱和第二减震连接支柱包括伸缩柱和减震弹簧,所述伸缩柱的两端固定设置有限位板,所述减震弹簧与伸缩柱的外壁套接,所述承载底座的下侧固定设置有移动轮,所述第一减震连接支柱和第二减震连接支柱远离承载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下部安装壳,所述下部安装壳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导热管道,所述导热管道的两端通过U型导热管道连接,所述导热管道的上侧尾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转接管,所述导热管道的下侧尾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转接管,所述电加热器的左侧固定设置有导热油加入管,所述导热油加入管的上侧固定设置有第三转接管,所述下部安装壳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上部安装壳,所述上部安装壳的正面右侧中间处固定设置有电源安装座,所述电源安装座的正面固定设置有接线柱,所述第一转接管、第二转接管和第三转接管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第一转接管、第二转接管和第三转接管的中间处设置有锁定连接旋钮。优选的,所述导热管道贯穿电加热器的内部呈U型结构循环设置,并且所述导热管道与U型导热管道可拆卸式连接设置。优选的,所述导热油加入管贯穿电加热器与导热管道连接。优选的,所述过滤网呈漏斗式结构与第一转接管、第二转接管和第三转接管可拆卸设置。优选的,所述导热管道与第一转接管、所述导热管道与第二转接管、导热油加入管与第三转接管均通过锁定连接旋钮可拆卸式连接设置。优选的,所述电加热器通过电源线与电源安装座连接。优选的,所述下部安装壳与上部安装壳通过固定螺栓连接。优选的,所述移动轮对称设置,并且所述移动轮设置有刹车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第一转接管、第二转接管和第三转接管设置有可拆卸式的过滤网能够在导热油刚加入时就开始进行过滤,并且在导热油循环加热的过程中还能够对绕热油进行过滤,对导热油冷却时产生的碳化物能够通过循环泵的吸力作用吸送至过滤网,通过拆卸过滤网进行清理,通过导热管道与U型导热管道可拆卸式连接设置,能够对管道的拐角处进行拆卸清理,能过够很好的保证管道拐角处的清洁与通畅,并且操作简单方便,能够有效提供高装置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中,通过该装置不仅能够对管道通过循环泵的吸力进行内部残留物进行清理,还能够对管道拐角处进行拆除清理,使整体的内部清理更加方便简单,有效的保证导热管道的内部通畅和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整体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转接管与过滤网连接图;图5为本技术导热管与U型导热管道连接结构图。图中:1-承载底座、2-第一减震连接支柱、3-第二减震连接支柱、4-伸缩柱、5-减震弹簧、6-限位板、7-移动轮、8-下部安装壳、9-电加热器、10-导热管道、11-U型导热管道、12-第一转接管、13-第二转接管、14-导热油加入管、15-第三转接管、16-上部安装壳、17-电源安装座、18-接线柱、19-过滤网、20-锁定连接旋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导热油加热装置,包括承载底座1,承载底座1的左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震连接支柱2,承载底座1的右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震连接支柱3,第一减震连接支柱2和第二减震连接支柱3包括伸缩柱4和减震弹簧5,伸缩柱4的两端固定设置有限位板6,减震弹簧5与伸缩柱4的外壁套接,承载底座1的下侧固定设置有移动轮7,第一减震连接支柱2和第二减震连接支柱3远离承载底座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下部安装壳8,下部安装壳8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电加热器9,电加热器9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导热管道10,导热管道10的两端通过U型导热管道11连接,导热管道10的上侧尾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转接管12,导热管道10的下侧尾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转接管13,电加热器9的左侧固定设置有导热油加入管14,导热油加入管14的上侧固定设置有第三转接管15,下部安装壳8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上部安装壳16,上部安装壳16的正面右侧中间处固定设置有电源安装座17,电源安装座17的正面固定设置有接线柱18,第一转接管12、第二转接管13和第三转接管15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19,第一转接管12、第二转接管13和第三转接管15的中间处设置有锁定连接旋钮20,通过第一转接管12、第二转接管13和第三转接管15设置有可拆卸式的过滤网19能够在导热油刚加入时就开始进行过滤,并且在导热油循环加热的过程中还能够对绕热油进行过滤,对导热油冷却时产生的碳化物能够通过循环泵的吸力作用吸送至过滤网,通过拆卸过滤网19进行清理,通过导热管道10与U型导热管道11可拆卸式连接设置,能够对管道的拐角处进行拆卸清理,能过够很好的保证管道拐角处的清洁与通畅,并且操作简单方便,能够有效提供高装置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工作流程:使用时,通过移动轮7对装置进行移动,通过第三装接管15和导热油加入管14讲导热油加入至导热管道,通过第一转接管12和第二转接管13通过管道连接循环泵浆导热油输送至需要加热的装置,通过电源安装座17和接线柱18接通电源线使电加热器9对导热管到10中的导热油进行加热,通过过滤网19能够在导热油刚加入时就开始进行过滤,并且在导热油循环加热的过程中还能够对绕热油进行过滤,对导热油冷却时产生的碳化物能够通过循环泵的吸力作用吸送至过滤网,通过拆卸过滤网19进行清理,通过导热管道10与U型导热管道11可拆卸式连接设置,能够对管道的拐角处进行拆卸清理,能过够很好的保证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热油加热装置,包括承载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底座(1)的左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震连接支柱(2),所述承载底座(1)的右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震连接支柱(3),所述第一减震连接支柱(2)和第二减震连接支柱(3)包括伸缩柱(4)和减震弹簧(5),所述伸缩柱(4)的两端固定设置有限位板(6),所述减震弹簧(5)与伸缩柱(4)的外壁套接,所述承载底座(1)的下侧固定设置有移动轮(7),所述第一减震连接支柱(2)和第二减震连接支柱(3)远离承载底座(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下部安装壳(8),所述下部安装壳(8)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电加热器(9),所述电加热器(9)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导热管道(10),所述导热管道(10)的两端通过U型导热管道(11)连接,所述导热管道(10)的上侧尾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转接管(12),所述导热管道(10)的下侧尾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转接管(13),所述电加热器(9)的左侧固定设置有导热油加入管(14),所述导热油加入管(14)的上侧固定设置有第三转接管(15),所述下部安装壳(8)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上部安装壳(16),所述上部安装壳(16)的正面右侧中间处固定设置有电源安装座(17),所述电源安装座(17)的正面固定设置有接线柱(18),所述第一转接管(12)、第二转接管(13)和第三转接管(15)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19),所述第一转接管(12)、第二转接管(13)和第三转接管(15)的中间处设置有锁定连接旋钮(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热油加热装置,包括承载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底座(1)的左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震连接支柱(2),所述承载底座(1)的右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震连接支柱(3),所述第一减震连接支柱(2)和第二减震连接支柱(3)包括伸缩柱(4)和减震弹簧(5),所述伸缩柱(4)的两端固定设置有限位板(6),所述减震弹簧(5)与伸缩柱(4)的外壁套接,所述承载底座(1)的下侧固定设置有移动轮(7),所述第一减震连接支柱(2)和第二减震连接支柱(3)远离承载底座(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下部安装壳(8),所述下部安装壳(8)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电加热器(9),所述电加热器(9)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导热管道(10),所述导热管道(10)的两端通过U型导热管道(11)连接,所述导热管道(10)的上侧尾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转接管(12),所述导热管道(10)的下侧尾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转接管(13),所述电加热器(9)的左侧固定设置有导热油加入管(14),所述导热油加入管(14)的上侧固定设置有第三转接管(15),所述下部安装壳(8)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上部安装壳(16),所述上部安装壳(16)的正面右侧中间处固定设置有电源安装座(17),所述电源安装座(17)的正面固定设置有接线柱(18),所述第一转接管(12)、第二转接管(13)和第三转接管(15)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19),所述第一转接管(12)、第二转接管(13)和第三转接管(1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尧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天一特种油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