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血浆微量样品中肿瘤源性细胞外囊泡的纳米等离激元定量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12月3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440,494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中。关于联邦政府资助的研究或开发的声明本专利技术是在国立卫生研究院授予的RO1AI113725和RO1AI122932的政府支持下完成的。政府拥有本专利技术的一定权利。
技术介绍
细胞外囊泡(EV),包括外泌体和其他膜囊泡,由大部分细胞大量分泌到细胞外空间,它们最终可以从细胞外空间在循环中积聚。EV活跃地参与肿瘤起始、进展和转移,反映其亲代细胞和组织起源的穿梭信号分子(蛋白质和核酸)。因此,循环肿瘤源性EV具有以非侵入性方式检测癌症的巨大潜力,然而,由于缺乏1)用于进行EV分析的简单的方法和2)区分肿瘤源性EV与正常EV的分子靶标,将肿瘤EV转化为癌症检测测定一直具有挑战性。常规检测技术需要耗时且劳动密集的分离和纯化程序(例如,超速离心、免疫磁性富集、多级过滤或基于微流控的分离),然后进行EV定量和/或携带分子内容物(例如,mRNA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在细胞外囊泡(EV)上富集的癌症特异性蛋白质的方法,包括:/n使含有EV的样品与缀合有针对EV分子的第一抗体的表面接触,以将所述EV与所述含有EV的样品分离;/n从所述表面上除去所述含有EV的样品;/n将所述表面与缀合有针对所述癌症特异性蛋白质的第二抗体的第一组纳米颗粒一起孵育;以及/n通过检测所述第二抗体与所述EV之间的结合来检测所述癌症特异性蛋白质是否存在于所述含有EV的样品中。/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230 US 62/440,4941.一种检测在细胞外囊泡(EV)上富集的癌症特异性蛋白质的方法,包括:
使含有EV的样品与缀合有针对EV分子的第一抗体的表面接触,以将所述EV与所述含有EV的样品分离;
从所述表面上除去所述含有EV的样品;
将所述表面与缀合有针对所述癌症特异性蛋白质的第二抗体的第一组纳米颗粒一起孵育;以及
通过检测所述第二抗体与所述EV之间的结合来检测所述癌症特异性蛋白质是否存在于所述含有EV的样品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触步骤还包括将所述表面与针对EV分子的所述第一抗体缀合,其中,所述EV分子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CD63、CD81、CD9、CD24、CD26、CD10、肿瘤易感基因101(TSG101)、热休克70kDa蛋白质4(HSP70)、Rab-5b、程序性细胞死亡6-互动蛋白(AIP1/Alix)、水通道蛋白2(AQ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FLT1)、含有岩藻糖残基的N-聚糖、磷酸胆碱、磷脂酰丝氨酸和鞘磷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孵育步骤还包括将所述表面与缀合有针对EV分子的第三抗体的第二组纳米颗粒一起孵育,其中:
所述EV分子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CD63、CD81、CD9、CD24、CD26、CD10、TSG101、HSP70、Rab-5b、AIP1/Alix、AQP2、FLT1、含有岩藻糖残基的N-聚糖、磷酸胆碱、磷脂酰丝氨酸和鞘磷脂;以及
所述纳米颗粒包括多个纳米球、多个纳米棒或其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检测步骤还包括检测针对所述癌症特异性蛋白质的所述第二抗体与所述EV之间的结合;以及检测针对EV分子的所述第三抗体与所述EV之间的结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检测步骤还包括:
形成EV复合物,所述EV复合物包括EV、经由所述第二抗体结合至所述EV的第一纳米颗粒以及经由第三抗体结合至所述EV的第二纳米颗粒,其中,所述第一纳米颗粒与所述第二纳米颗粒相互作用,以在所述第一纳米颗粒与所述第二纳米颗粒之间达到一定距离时产生纳米等离激元;以及
检测所述纳米等离激元。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纳米颗粒包括金。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抗体不同于所述第三抗体。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抗体与所述第三抗体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识别在EV上富集的所述癌症特异性蛋白质。
10.一种检测胰腺癌特异性蛋白质,肝配蛋白A型受体2(EphA2),的方法,包括:
使含有EV的样品与缀合有针对EV分子的第一抗体的表面接触,以将所述EV与所述含有EV的样品分离;
从所述表面上除去所述含有EV的样品;
将所述表面与缀合有针对EphA2的第二抗体的第一组纳米颗粒一起孵育,以获得胰腺癌源性EV;以及
通过检测所述第二抗体与所述胰腺癌源性EV之间的结合来检测EphA2是否存在于所述含有EV的样品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触步骤还包括将所述表面与针对EV分子的所述第一抗体缀合,其中,所述EV分子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CD63、CD81、CD9、CD24、CD26、CD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晔,范佳,梁锴,刘飞,孙大利,
申请(专利权)人:DBA卫理公会医院休斯顿方法论者公司,胡晔,范佳,梁锴,刘飞,孙大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