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器是当今平板显示器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与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相比,OLED显示器具有低能耗、生产成本低、自发光、宽视角及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其中,用于控制发光器件L发光的像素电路11是OLED显示器的核心
技术实现思路
,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然而,由于像素电路11中晶体管的漏电流特性,导致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的电压不稳定,进而导致发光不稳定,造成亮度不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以改善由于漏电流导致的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电压不稳定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个子像素、多条扫描信号线、多条数据线;一行子像素对应至少一条所述扫描信号线,一列子像素对应至少一条所述数据线;各所述子像素包括像素电路;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个子像素、多条扫描信号线、多条数据线;一行子像素对应至少一条所述扫描信号线,一列子像素对应至少一条所述数据线;各所述子像素包括像素电路;所述像素电路包括数据写入电路和驱动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写入电路包括:第一子数据写入晶体管、第二子数据写入晶体管以及分布电容;/n所述第一子数据写入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二子数据写入晶体管的栅极均与对应的扫描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子数据写入晶体管的第一端与对应的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子数据写入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子数据写入晶体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子数据写入晶体管的第二端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个子像素、多条扫描信号线、多条数据线;一行子像素对应至少一条所述扫描信号线,一列子像素对应至少一条所述数据线;各所述子像素包括像素电路;所述像素电路包括数据写入电路和驱动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写入电路包括:第一子数据写入晶体管、第二子数据写入晶体管以及分布电容;
所述第一子数据写入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二子数据写入晶体管的栅极均与对应的扫描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子数据写入晶体管的第一端与对应的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子数据写入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子数据写入晶体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子数据写入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所述分布电容的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子数据写入晶体管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分布电容的第二电极与固定电压信号端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数据写入晶体管的有源层包括第一子源极区、第一子漏极区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子源极区和所述第一子漏极区之间的第一子沟道区;其中,所述第一子源极区作为所述第一子数据写入晶体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子漏极区作为所述第一子数据写入晶体管的第二端;
所述第二子数据写入晶体管的有源层包括第二子源极区、第二子漏极区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子源极区和所述第二子漏极区之间的第二子沟道区;其中,所述第二子源极区作为所述第二子数据写入晶体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子漏极区作为所述第二子数据写入晶体管的第二端;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各所述子像素中的导电部;其中,所述第一子漏极区和所述第二子源极区中的至少一个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所述导电部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具有交叠区;
所述导电部为所述分布电容的第二电极,与所述导电部具有交叠区的所述第一子漏极区和所述第二子源极区中的至少一个为所述分布电容的第一电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所述扫描信号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不交叠。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包括第一导电部;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所述第一子数据写入晶体管的有源层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的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江楠,刘利宾,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