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循环流化床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5640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组合循环流化床锅炉,属于机械工程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炉膛、旋风分离器、喉口、回料阀、布风板,具体改进如下:沿循环流化床的炉膛高度壁面设置多种向炉膛内凸出的横隔墙结构组成喉口,将炉膛沿高度分隔成若干个燃烧室,增加喉口后,炉膛出现多个内循环,另加上外循环,构成组合式循环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提升颗粒群在炉膛内的上升能力,缩小颗粒沿床高分布的密度差;增大颗粒在炉膛燃烧室的壁面附近的循环量,增强颗粒与壁面的对流传热;延长颗粒在炉膛内的停留时间,强化燃烧;促进返料更加顺畅。(*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流化床锅炉结构,特别是一种组合循环流化床锅炉结构,属于机械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的典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经文献检索发现,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申请的专利,专利申请号为94115512,为循环流化床燃烧装置,该专利中包括一次风入口、燃料入口、二次风口、炉膛、高温气固分离器、分流调节器、热交换器、尾部对流烟道、中低温气固分离器。其中,炉膛的主体段通常采用垂直壁面方式布置。这种循环流化床结构存在以下缺陷沿着床高颗粒浓度急剧下降,出现明显的下部颗粒浓度过密,上部颗粒过稀的状况,从而导致沿炉膛高度传热的严重不均匀,上部受热面的传热利用率较低;大部分颗粒一次通过炉膛进入旋风分离器,炉膛内边壁附近的回流颗粒量较少,传热较弱;边壁回流颗粒下落的距离长,造成边壁颗粒温度较低,也影响传热,甚至严重时影响到颗粒的正常燃烧。此外,炉膛中的颗粒在轴心处易成团,影响燃尽,降低燃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组合循环流化床锅炉,使其基于气流加速过程中,固体相易于被气体相携带的两相流动规律,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对流化床进行了改进,提高了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循环流化床锅炉,包括:炉膛(1)、旋风分离器(2)、回料阀(4)、布风板(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喉口(3),具体改进如下:沿循环流化床的炉膛(1)高度壁面设置多种向炉膛(1)内凸出的横隔墙结构组成喉口(3),将炉膛(1)沿高度分隔成若干个燃烧室,增加喉口(3)后,炉膛出现多个内循环,另加上外循环,构成组合式循环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正清陈永国田子平章明川熊天柱李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