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磁转换的智能交通用潮汐车道变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5395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电磁转换的智能交通用潮汐车道变换装置,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该基于电磁转换的智能交通用潮汐车道变换装置,包括金属框,所述金属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链,所述底座的顶部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有栏杆。该基于电磁转换的智能交通用潮汐车道变换装置,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变道的效率,能够使底座和栏杆稳定位于潮汐车道的一侧,避免了因栏杆的偏移而引发的交通事故,以及阻碍车辆正常通行的现象,保证了底座和栏杆在受力后能够进行移动,且均能够回到初始位置,在保证能够正常导流的同时,提高了底座和栏杆的抗撞击能力。

A tidal lane changing device for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Based on electromagnetic conver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磁转换的智能交通用潮汐车道变换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交通
,具体为一种基于电磁转换的智能交通用潮汐车道变换装置。
技术介绍
在城市道路交通中,每天都会出现早晨进城方向交通流量大,反向流量小,而晚上出城方向的流量大的现象,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交通的潮汐现象,所引发的后果就是单方向车流量大,造成严重拥堵,而反方向车流量少的问题,因此也就衍生出智能交通中的潮汐车道,通过正反方向上的车流量来对车道进行变换,以达到减缓道路拥堵的现象。而传统的潮汐车道是通过交通安全锥作为路障,然后通过人工或拉链车对交通安全锥进行移动来实现车道的变换,效率低且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且交通安全锥放置不稳定,在受到外力时容易出现偏移而引发交通事故或影响车辆正常通行,传统的栏杆在受到轻微的撞击后就容易发生损坏,且位置也会发生偏移,无法自动恢复到初始位置,容易妨碍潮汐车道上车辆的正常通行。为解决上述问题,专利技术者提供了一种基于电磁转换的智能交通用潮汐车道变换装置,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变道的效率,能够使底座和栏杆稳定位于潮汐车道的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电磁转换的智能交通用潮汐车道变换装置,包括金属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框(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2),所述滑块(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底座(3),所述底座(3)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链(4),所述底座(3)的顶部通过弹簧(5)固定连接有栏杆(6),所述栏杆(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警示灯(7),所述滑块(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滚轮(8),所述滑块(2)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卡扣(9),所述卡扣(9)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触环(10),所述金属框(1)内部滑块(2)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固定轴(11),所述固定轴(1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下接触片(12),所述固定轴(1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上接触片(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磁转换的智能交通用潮汐车道变换装置,包括金属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框(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2),所述滑块(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底座(3),所述底座(3)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链(4),所述底座(3)的顶部通过弹簧(5)固定连接有栏杆(6),所述栏杆(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警示灯(7),所述滑块(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滚轮(8),所述滑块(2)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卡扣(9),所述卡扣(9)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触环(10),所述金属框(1)内部滑块(2)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固定轴(11),所述固定轴(1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下接触片(12),所述固定轴(1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上接触片(13),所述下接触片(12)的底端通过导线(14)固定连接有电源(15),所述金属框(1)内固定轴(11)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有铁芯(16),所述铁芯(16)的外围缠绕有线圈(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转换的智能交通用潮汐车道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框(1)固定安装在潮汐车道的顶部,且顶端与车道的路面保持一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转换的智能交通用潮汐车道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2)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徽腾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