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发根农杆菌诱导产生鸭茅毛状根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5321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利用发根农杆菌诱导产生鸭茅毛状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发根农杆菌活化;(2)侵染;(3)鸭茅毛状根的诱导;(4)除菌培养:(5)继代培养:可实现鸭茅毛状根的高效诱导和规模化培养,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

A method of using Agrobacterium rhizogenes to induce hairy roots of Dactylis glomerat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发根农杆菌诱导产生鸭茅毛状根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发根农杆菌诱导产生鸭茅毛状根的方法。
技术介绍
鸭茅(DactylisglomerataL.)是禾本科,鸭茅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鸭茅草质柔软,牛、马、羊、兔等均喜食。幼嫩时尚可用以喂猪。叶量丰富,叶占60%,茎约占40%。鸭茅可作用放牧或制作干草,也可收割青饲或制作青贮料。鸭茅具有生长迅速、分蘖能力强、产量高、耐瘠薄等优良特性,是中国南方草地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草种。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很多涉及到基因功能验证的实验需要通过组织培养进行遗传转化。传统的组培方式多以鸭茅的幼嫩花穗,茎节或者幼苗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的诱导,试验耗时,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利用发根农杆菌诱导产生鸭茅毛状根的方法,可实现鸭茅毛状根的高效诱导和规模化培养,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发根农杆菌诱导产生鸭茅毛状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发根农杆菌活化:发根农杆菌活化,得到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发根农杆菌诱导产生鸭茅毛状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发根农杆菌活化:发根农杆菌活化,得到活化的发根农杆菌菌液;/n(2)侵染:以无菌鸭茅幼苗为外植体,所述活化的发根农杆菌菌液针刺侵染所述无菌鸭茅幼苗茎尖生长点,得到侵染后的外植体;/n(3)鸭茅毛状根的诱导:吸干所述侵染后的外植体表面菌液后,接种到共培养基上共培养,得到共培养后的外植体;所述共培养基为:MS基本培养基+200umol·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发根农杆菌诱导产生鸭茅毛状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发根农杆菌活化:发根农杆菌活化,得到活化的发根农杆菌菌液;
(2)侵染:以无菌鸭茅幼苗为外植体,所述活化的发根农杆菌菌液针刺侵染所述无菌鸭茅幼苗茎尖生长点,得到侵染后的外植体;
(3)鸭茅毛状根的诱导:吸干所述侵染后的外植体表面菌液后,接种到共培养基上共培养,得到共培养后的外植体;所述共培养基为:MS基本培养基+200umol·L-1AS;
(4)除菌培养:所述共培养后的外植体至于除菌培养基上除菌培养,直到彻底去除发根农杆菌,得到彻底除菌后的毛状根;所述除菌培养基为:1/2MS基本培养基+Cef,Cef初始添加浓度为500mg·L-1;
(5)继代培养:取所述彻底除菌后的毛状根接种到继代培养基上继代培养;所述继代培养基为:1/2MS固体培养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继代培养得到继代培养后的鸭茅毛状根,所述方法还包括:鸭茅毛状根分子检测;
所述鸭茅毛状根PCR检测包括:
DNA提取:提取所述继代培养后的鸭茅毛状根DNA;
PCR体系:获得含有rolB引物的PCR体系;
PCR反应:PCR反应扩增所述继代培养后的鸭茅毛状根Ri质粒rolB基因;
PCR扩增产物检测: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目标条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根农杆菌为发根农杆菌A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根农杆菌菌液菌液浓度为OD600=0.5~0.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根农杆菌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全韩佳婷许蕾冯光燕陈诚张欢黄琳凯周美亮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