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肺部神经消融的射频消融导管以及射频消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4677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4 21:16
本申请公开了用于实施肺部神经消融的射频消融导管以及射频消融系统,其中射频消融导管包括芯管组件以及安装于所述芯管组件的多个电极,所述芯管组件包括芯管且所述芯管的远端部分为膨胀部,所述膨胀部具有相对的装载状态和膨胀状态,膨胀状态下的所述膨胀部为闭口或开口的环状,所述多个电极间隔布置在所述膨胀部上;所述芯管组件的内部中还设置有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一端用于连接冷却介质输送装置,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膨胀部并针对各个电极独立配制输出口。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膨胀部的设置,实现了芯管组件对不同位置,形态的呼吸管路都能实现稳定、便捷、准确的消融作业,提高了手术的效率和治疗的效果。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n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system for pulmonary nerve ab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施肺部神经消融的射频消融导管以及射频消融系统
本申请涉及介入治疗领域,特别是涉及实施肺部神经消融的射频消融导管以及射频消融系统。
技术介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疾病,在我们国家,依据现有流行病学调查证据显示,慢阻肺在40岁以上的成人中患病率为10%左右。目前COPD主要依靠药物治疗,多以抗胆碱药物进行对于M受体的特异性阻断,引起呼吸道平滑肌松弛,呼吸道舒张及粘液分泌减少,从而减轻呼吸道阻塞,缓解COPD患者的症状,而肺部去神经疗法消融术(TargetedLungDenervatiom,TLD)肺部去神经疗法消融术则针对副交感神经,阻断其支配作用,从而达到永久性的抗胆碱能作用。该方法已于2015年完成了可行性临床研究,目前正在进行进一步的临床试验。随着社会对COPD认识的不断提高及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气道介入技术治疗慢阻肺已取得了各界的认可,TLD作为其中一种治疗方法,相比药物治疗具有更彻底、更高效等优势。因此,我们拟进行对TLD消融导管及其配套设备的开发,为慢阻肺的治疗的新方法提供技术支持。TLD消融术作为近年来治疗COPD一种新趋势,需要将主支气管周围的去交感神经进行消融,阻断其支配作用,从而达到永久性的抗胆碱能作用,降低气道平滑肌张力,使黏液分泌减少,从而改善慢阻肺的临床症状。消融过程中需要将主支气管内壁进行环状消融,将消融点在主支气管内壁形成一个闭合的环,才能进行有效的阻断。r>专利技术人发现,相关技术中环状导管多为电生理标测导管,且消融导管多为单极消融,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多次消融,从而使得消融形成一个闭合的环,操作过程繁琐而且治疗效果不易控制。消融程度不足,消融的点不易形成闭合的环,很难做到有效阻断;消融程度过度,伤害过大,对病人的恢复过程不利。同时,呼吸管路的内部腔径随着介入深入会逐渐变小,而相关技术中消融电极的形态相对确定,针对不同布置的靶向组织适应性不佳,容易出现消融位置过高,导致过多的神经失活,对患者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公开了用于实施肺部神经消融的射频消融导管,包括芯管组件以及安装于所述芯管组件的多个电极,所述芯管组件包括芯管且所述芯管的远端部分为膨胀部,所述膨胀部具有相对的装载状态和膨胀状态,膨胀状态下的所述膨胀部为闭口或开口的环状,所述多个电极间隔布置在所述膨胀部上;所述芯管组件的内部中还设置有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一端用于连接冷却介质输送装置,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膨胀部并针对各个电极独立配制输出口。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可选的,所述芯管带有多条腔道,其中一条为第一腔道且作为所述输送通道,所述输出口开设在芯管侧壁且均与所述第一腔道连通。可选的,所述电极套设在相应的输出口部位,在所述电极上开设有多个与相应输出口连通的浸润孔。可选的,所述芯管的外壁设有与所述输出口连通的分布槽,来自所述输出口的冷却介质经由所述分布槽供给至相应电极上的浸润孔。可选的,所述多条腔道,其中一条为第二腔道,各电极上分别连接有第一导线,各第一导线贯穿芯管侧壁进入所述第二腔道并向近端延伸。可选的,所述芯管内设有塑形件,所述塑形件在膨胀状态用于保持膨胀部姿态;所述塑形件的安装位置为:穿设固定于所述芯管的内壁;或穿设固定于芯管管壁的夹层中;或贴覆固定在所述芯管的外壁。可选的,所述膨胀部为开口的环状,一端为末端,另一端起始端,且该起始端与所述芯管的其他部分相连;所述膨胀部中邻近末端的部位为调控段,其余部位为工作段,所述电极分布在所述工作段且避让所述调控段。本申请还公开了射频消融系统,包括射频消融导管、滑动套设在所述射频消融导管上的护送管,以及连接于所述射频消融导管近端的手柄,所述射频消融导管为所述的射频消融导管,所述射频消融导管的膨胀部能够收容于所述护送管内;所述手柄上设有与所述输送通道连通的管路接头,以及与所述射频消融导管中的电路元件通过导线连接的电路接头。可选的,所述射频消融导管还包括用于改变膨胀部姿态的拉线,所述手柄上设置有与所述拉线相连的拉线调节机构,所述拉线调节机构包括:导向件,相对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牵引件,与所述拉线相连且滑动安装在所述导向件上;施力件,与所述导向件转动配合,通过旋转的方式驱动所述牵引件直线往复运动。可选的,所述射频消融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射频消融导管中各电极相连以发送相应释能驱动信号的发生器,以及分别向所述多个电极提供冷却介质的冷却介质输送装置。本申请通过膨胀部的设置,实现了芯管组件对不同位置,形态的呼吸管路都能实现稳定、便捷、准确的消融作业,提高了手术的效率和治疗的效果。具体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具体实施例阐释。附图说明图1a至图1c为一实施例中射频消融导管示意图;图2a至图2b为环状膨胀部变化示意图;图3a至图3b为环状膨胀部的具体设置示意图;图4为电极上的浸润孔示意图;图5a至图5c为一实施例中射频消融系统的手柄部分示意图;图6为射频消融导管使用场景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芯管组件;11、膨胀部;113、第一腔道;114、第二腔道;115、端盖;12、芯管;13、护送管、131、输出口;14、调控段;2、电极;3、鞘管;51、浸润孔;6、应力释放管;61、手柄;611、管路接头;612、电路接头;613、穿引通道;614、弹性夹爪;615、束紧螺帽;62、导向件;621、导向口;63、牵引件;631、牵引本体;632、径向杆;633、锚定头;634、避让通孔;64、施力件;641、螺旋槽;7、支气管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参考图1a至图1c公开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用于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实施肺部神经消融的射频消融导管,包括芯管组件以及安装于所述芯管组件的多个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管组件包括芯管且所述芯管的远端部分为膨胀部,所述膨胀部具有相对的装载状态和膨胀状态,膨胀状态下的所述膨胀部为闭口或开口的环状,所述多个电极间隔布置在所述膨胀部上;/n所述芯管组件的内部中还设置有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一端用于连接冷却介质输送装置,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膨胀部并针对各个电极独立配制输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实施肺部神经消融的射频消融导管,包括芯管组件以及安装于所述芯管组件的多个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管组件包括芯管且所述芯管的远端部分为膨胀部,所述膨胀部具有相对的装载状态和膨胀状态,膨胀状态下的所述膨胀部为闭口或开口的环状,所述多个电极间隔布置在所述膨胀部上;
所述芯管组件的内部中还设置有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一端用于连接冷却介质输送装置,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膨胀部并针对各个电极独立配制输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实施肺部神经消融的射频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管带有多条腔道,其中一条为第一腔道且作为所述输送通道,所述输出口开设在芯管侧壁且均与所述第一腔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实施肺部神经消融的射频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套设在相应的输出口部位,在所述电极上开设有多个与相应输出口连通的浸润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实施肺部神经消融的射频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管的外壁设有与所述输出口连通的分布槽,来自所述输出口的冷却介质经由所述分布槽供给至相应电极上的浸润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实施肺部神经消融的射频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腔道,其中一条为第二腔道,各电极上分别连接有第一导线,各第一导线贯穿芯管侧壁进入所述第二腔道并向近端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实施肺部神经消融的射频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管内设有塑形件,所述塑形件在膨胀状态用于保持膨胀部姿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翔翔徐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堃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