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志明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开放手术带深部照明吸烟测量功能混合型刀头单极消融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4677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4 2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开放手术带深部照明吸烟测量功能混合型刀头单极消融电极,包括手柄组件、混合型刀头组件、传动组件、灯光照明组件、电极系统、光源系统、吸烟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上述新型开放手术带深部照明吸烟测量功能单极消融电极的混合型刀头既包含T型单极消融电极,又包含机械剪刀,这样既可以对目标组织进行高效的精细的切割分离,又可以对目标以外的组织有较强的保护性,此外,机械剪刀组件还可以用于剪切焦痂组织,剪线头等操作,可节约更换手术器材的时间,大大提高手术效率;此外所有按键均设计在手柄上,可大大提高操作易用性,明显节约操作时间;吸烟组件可迅速高效的吸除手术操作中所产生的烟雾,大大减少手术烟雾对医生护士的危害;灯光照明组件可高效精准照明手术操作区域,减少医生护士无影灯调整的操作,提高效率的同时明显提高手术安全性。

A new type of open surgery with deep lighting for smoking measur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开放手术带深部照明吸烟测量功能混合型刀头单极消融电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外科手术器械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开放手术带深部照明吸烟测量功能混合型刀头单极消融电极。
技术介绍
高频电手术器械作为一个基础的外科能量器械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手术术式中,尤其在开放手术中的地位不可动摇。但目前开放手术使用的单极高频电手术器械以单极电刀笔为主(包括甲状腺外科,整形外科,乳腺外科等精细手术中常常使用的钨针刀),而现有的绝大部分单极电刀笔在行深部手术操作(比如行腋窝,胸腔,腹腔以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时,处于刀杆伸长状态的电刀笔头稳定性较差,裸露的电刀笔头也容易误损伤目标组织以外的血管等组织,此时,外科医生往往需要使用超声刀等手术器械,然而,超声刀对组织切割分离的效率较低;此外,目前的电刀笔或者超声刀都缺乏或无法同时拥有吸烟照明等功能,仍存在众多不足急需进一步完善,具体不足如下:一、在开放手术中,绝大部分单极高频电手术器械的刀头无保护层,整个金属部分暴露在手术目标区域旁,手术操作时,特别是进行血管旁淋巴结清扫等精细操作时过度暴露的刀头部分很容易误伤周围组织;在进行深部手术时,操作空间往往明显受限,需进一步延长刀杆长度来完成复杂精细的操作,大大降低手术操作时的稳定性,更加容易损伤周围组织器官,有时甚至需要更换超声刀等手术器材;二、开放手术时,有时遇到手术焦伽或者结扎打结的线头,我们需要更换手术剪刀进行剪切;三、绝大部分的单极消融电极的电刀笔刀头都较为尖锐,部分外表有棱角,行钝性分离时,有可能会损伤周围的组织平面,导致出血等;四、高频电手术器械通过电能对组织进行烧灼止血和切割使组织液体气化,气化的组织产生的烟雾较大,并且烟雾中含有大量有毒气体,在开放手术中,对手术台上的医生护士的健康影响很大,同时烟雾会阻碍手术视野,不利于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效率,严重影响手术进度;五、在深部纵膈、腹膜后脏器、盆腔等开放手术中(腹膜后肿物、盆腔中位切除等手术中),视野及操作空间往往非常受限,手术照明光源无法准确照射手术目标区域,严重影响手术进程和质量,误伤周围器官血管的风险明显增加。基于以上背景,我们急需一种安全系数高,手术适用范围广,同时具备照明吸烟功能,以精准开放目标手术区域,分离组织功能强,同时还具有测量、剪线等多种辅助功能的新型单极消融电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手术器械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了一种新型开放手术带深部照明功能混合型刀头的单极消融电极。新型开放手术带深部照明功能单极消融电极包括:手柄组件:握持手柄、可相对于握持手柄摆动的活动手柄、电凝开关、电切开关、灯光控制开关;混合型刀头组件:上刀头、下刀头、刀片(包括不锈钢刀片或者钨针型刀片等)、上剪刀片、下剪刀片;所述刀片设于上刀头的夹取面的远端,所述上剪刀片、下剪刀片分别设于上刀头、下刀头夹取面的近端;传动组件:外管、拉杆;所述拉杆套设于外管内,下刀头与外管固定连接,上刀头与外管铰接,并通过拉杆与活动手柄相连,使得活动手柄相对握持手柄摆动时,拉杆能够相对外管发生位移,从而实现上刀头和下刀头的闭合;电极系统:电极线管、单极导线、拉杆触片对、导电片;其中,所述拉杆触片对紧贴拉杆末端,并相对于拉杆轴线对称设置,单极导线从电极线管中伸出,单极导线的第一端与单极高频能量平台相连,第二端与拉杆触片对相接,所述导电片位于拉杆轴和刀片之间,使得通电后,拉杆上的电流能够流向刀片;其中,单极导线、拉杆触片对、导电片、刀片构成电流传导要件;所述电凝开关和电切开关用于控制电流传导要件与单极高频能量平台的连通或断开;灯光照明组件:LED灯头、灯源系统;所述LED灯头设置于传动组件和手柄组件之间,所述灯源系统设于手柄组件;所述拉杆、外管相互绝缘;刀片、上剪刀片相互绝缘;所述拉杆与上刀头接触的部分绝缘;所述上刀头和下刀头外表绝缘,上刀头和下刀头闭合时相互绝缘。本专利技术上述新型开放手术带深部照明功能单极消融电极功能的实现过程为:钳取部分组织,按下电凝开关或者电切开关,那么电流传导要件与单极高频能量平台通电,此时单极高频能量平台中的高频电流通过单极导线传导至拉杆触片对,再依次通过拉杆、导电片,最后到达上刀头中央的刀片,而刀片外周与上刀头夹取面形成绝缘状态,上剪刀片外部绝缘,那么刀片中的高频电流则通过人体上的电极片形成回路,从而达到单极电凝或者电切的功能;此时,刀片即为单极消融电极,这样的设计可以保证在手术过程中,无论是单极电凝还是单极电切,仅仅电凝或者电切刀头所钳夹的组织,避免误伤周围其他组织。本专利技术的新型开放手术带深部照明功能单极消融电极功能在具备上述作为单极消融电极所具备的功能外,还具备深部照明功能,且混合型刀头组件和传动组件的组合,能够保证结构的稳固性;另外,上刀头、下刀头的后方分别设有上剪刀片和下剪刀片,在上刀头和下刀头闭合时,带动上剪刀片和下剪刀片闭合,从而产生机械剪刀作用,可剪断手术丝线、较坚韧的纤维结缔组织和焦痂等,有效减少更换手术器材时间,提高手术效率。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上刀头和下刀头闭合的实现方式为:上刀头末端通过拉杆轴固定于拉杆头部,而固定轴位于拉杆轴与上刀头之间,并且与外管相固定,当拉杆相对外管发生位移时,拉杆轴通过固定轴产生相应的位移,从而实现上刀头和下刀头的闭合。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活动手柄的一端设有活动手柄支点,活动手柄支点位于握持手柄内,所述手柄组件的远端设有转轮,所述转轮与外管固定连接,所述拉杆的尾部设有一拉杆球部,所述拉杆球部与靠近活动手柄支点的活动手柄部分活动连接;如此,当活动手柄相对发生摆动时,拉杆产生一定的位移,另外,当转动转轮时,外管、拉杆会发生同样角度的转动,且由于拉杆球部与活动手柄的活动连接,在拉杆发生前后方位移时不影响拉杆的旋转。具体的,转轮可以360度旋转,活动手柄靠近活动手柄支点的位置设有旋转窝部,该旋转窝部与拉杆球部相适应,拉杆球部位于该旋转窝部内,从而实现拉杆发生前后方位移时不影响拉杆的旋转,拉杆和外管的旋转可以适应刀头的旋转,从而使得手术操作更便捷。上述消融电极的电流传导过程为:单极高频电流由单极高频能量平台产生后经过电极线管、单极导线、拉杆触片对、拉杆后到达混合型刀头组件,由于电极系统的单极高频电流输出终端元件为上刀头上的刀片,而上剪刀片无需导电,因此单极高频电流通过与拉杆和上刀头连接的拉杆轴导入导电片,导电片外周包裹绝缘材料,并于上剪刀片底端通过,最终与刀片相连,并将单极高频电流输送至刀片。其中为了防止高频电流出现爬电现象,刀片、导电片外周设有上刀头绝缘件保护;导电片与上剪刀片接触部分设有绝缘层;刀片与上剪刀片设有绝缘片保护;拉杆轴与上刀头接触的所有部分均设有绝缘橡胶保护,拉杆轴具有导电功能的部分只保留在拉杆与拉杆轴的连接处和拉杆轴与导电片的连接处,从而使单极电极系统完整。值得注意的是,上刀头和下刀头即可闭合,也可半闭合,因为只要刀片通电,那么就有切割的作用,如果钳取的组织太多,则无法闭合。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开放手术带深部照明功能单极消融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n手柄组件(4):握持手柄(46)、可相对于握持手柄(46)摆动的活动手柄(43)、电凝开关(416)、电切开关(417)、灯光控制开关(413);/n混合型刀头组件(1):上刀头(11)、下刀头(12)、刀片(111)、上剪刀片(113)、下剪刀片(122);所述刀片(111)设于上刀头(11)的夹取面的远端,所述上剪刀片(113)、下剪刀片(122)分别设于上刀头(11)、下刀头(12)夹取面的近端;/n传动组件(2):外管(22)、拉杆(21);所述拉杆(21)套设于外管(22)内,下刀头(12)与外管(22)固定连接,上刀头(11)与外管(22)铰接,并通过拉杆(21)与活动手柄(43)相连,使得活动手柄(43)相对握持手柄(46)摆动时,拉杆(21)能够相对外管(22)发生位移,从而实现上刀头(11)和下刀头(12)的闭合;/n电极系统:电极线管(419)、单极导线(415)、拉杆触片对(414)、导电片(115);其中,所述拉杆触片对(414)紧贴拉杆(21)末端,并相对于拉杆轴线对称设置,单极导线(415)从电极线管(419)中伸出,单极导线(415)的第一端与单极高频能量平台相连,第二端与拉杆触片对(414)相接,所述导电片(115)位于拉杆轴(14)和刀片(111)之间,使得通电后,拉杆(21)上的电流能够流向刀片(111);其中,单极导线(415)、拉杆触片对(414)、导电片(115)、刀片(111)构成电流传导要件;所述电凝开关(416)和电切开关(417)用于控制电流传导要件与单极高频能量平台的连通或断开;/n灯光照明组件(32):LED灯头(321-326)、灯源系统;所述LED灯头(321-326)设置于传动组件(2)和手柄组件(4)之间,所述灯源系统设于手柄组件(4);/n所述拉杆(21)、外管(22)相互绝缘;刀片(111)、上剪刀片(113)相互绝缘;所述拉杆(21)与上刀头(11)接触的部分绝缘;所述上刀头(11)和下刀头(12)外表绝缘,上刀头(11)和下刀头(12)闭合时相互绝缘。/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106 CN 20191107657461.一种新型开放手术带深部照明功能单极消融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柄组件(4):握持手柄(46)、可相对于握持手柄(46)摆动的活动手柄(43)、电凝开关(416)、电切开关(417)、灯光控制开关(413);
混合型刀头组件(1):上刀头(11)、下刀头(12)、刀片(111)、上剪刀片(113)、下剪刀片(122);所述刀片(111)设于上刀头(11)的夹取面的远端,所述上剪刀片(113)、下剪刀片(122)分别设于上刀头(11)、下刀头(12)夹取面的近端;
传动组件(2):外管(22)、拉杆(21);所述拉杆(21)套设于外管(22)内,下刀头(12)与外管(22)固定连接,上刀头(11)与外管(22)铰接,并通过拉杆(21)与活动手柄(43)相连,使得活动手柄(43)相对握持手柄(46)摆动时,拉杆(21)能够相对外管(22)发生位移,从而实现上刀头(11)和下刀头(12)的闭合;
电极系统:电极线管(419)、单极导线(415)、拉杆触片对(414)、导电片(115);其中,所述拉杆触片对(414)紧贴拉杆(21)末端,并相对于拉杆轴线对称设置,单极导线(415)从电极线管(419)中伸出,单极导线(415)的第一端与单极高频能量平台相连,第二端与拉杆触片对(414)相接,所述导电片(115)位于拉杆轴(14)和刀片(111)之间,使得通电后,拉杆(21)上的电流能够流向刀片(111);其中,单极导线(415)、拉杆触片对(414)、导电片(115)、刀片(111)构成电流传导要件;所述电凝开关(416)和电切开关(417)用于控制电流传导要件与单极高频能量平台的连通或断开;
灯光照明组件(32):LED灯头(321-326)、灯源系统;所述LED灯头(321-326)设置于传动组件(2)和手柄组件(4)之间,所述灯源系统设于手柄组件(4);
所述拉杆(21)、外管(22)相互绝缘;刀片(111)、上剪刀片(113)相互绝缘;所述拉杆(21)与上刀头(11)接触的部分绝缘;所述上刀头(11)和下刀头(12)外表绝缘,上刀头(11)和下刀头(12)闭合时相互绝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开放手术带深部照明功能单极消融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组件(4)的远端设有转轮(31),所述转轮(31)与外管(22)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手柄(43)的一端设有活动手柄支点(431),所述活动手柄支点(431)位于握持手柄(46)内,所述上刀头(11)末端通过拉杆轴(14)固定于拉杆(21)头部,而固定轴(13)位于拉杆轴(14)与上刀头(11)之间,并且与外管(22)相固定,当拉杆(21)相对外管(22)发生位移时,拉杆轴(14)通过固定轴(13)产生相应的位移,从而实现上刀头(11)和下刀头(12)的闭合;所述拉杆(21)的尾部设有一拉杆球部(211),所述拉杆球部(211)与靠近活动手柄支点(431)的活动手柄(43)部分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开放手术带深部照明功能单极消融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22)包括与混合型刀头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明许景业黄巧莹刘卓炜刘学超徐雪莲
申请(专利权)人:吴志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