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单双极混合模式带吸烟测量功能手术消融电极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术器械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单新型单双极混合模式带吸烟测量功能手术消融电极。
技术介绍
高频电手术器械作为一个基础的外科能量器械广泛使用于临床各科手术术式中,其在开放手术中的地位不可动摇。虽然在过去二十多年来,超声刀的推广让其在腔镜外科手术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但单极电凝钩,单极电剪刀(如达芬奇机器人中使用到的),双极电凝(如Ligasure,百克钳)等高频电手术器械同样发展迅速,在腔镜微创外科中也广泛应用。临床上常规使用的单极高频消融电极(包括开放手术用的普通手术电刀和腔镜微创手术用到的单极电凝钩,单极电剪刀等)主要通过高频高压电流使高阻抗的组织产生热并气化或凝固。与超声刀等能量器械相比,高频消融电极的优势在于不需要通过电能转化成机械能,便可以高效率地对组织进行切割,分离,止血等操作。而双极高频消融电极(包括双极电凝镊,Ligasure,百克钳等)其工作原理是应用高频的大功率正弦波,通过双极电凝的两个尖端部分释放,从而在电凝之间的人体组织产生热效应,以凝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双极混合模式手术消融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n手柄组件(1):握持手柄(17)、可相对于握持手柄(17)摆动的活动手柄(14)、单极电凝开关(123)、单极电切开关(124)、双极电凝开关(125);/n刀头组件(3):上刀头(31)、下刀头(32)、刀片(35);所述刀片(35)设于上刀头(31)的夹取面上;/n刀杆组件(2):外管(23)、拉杆(21);所述拉杆(21)套设于外管(23)内,下刀头(32)与外管(23)固定连接,上刀头(31)与外管(23)铰接,并通过拉杆(21)与活动手柄(14)相连,使得活动手柄(14)相对握持手柄(17)摆动时,拉杆(2 ...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106 CN 20191107656571.一种单双极混合模式手术消融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柄组件(1):握持手柄(17)、可相对于握持手柄(17)摆动的活动手柄(14)、单极电凝开关(123)、单极电切开关(124)、双极电凝开关(125);
刀头组件(3):上刀头(31)、下刀头(32)、刀片(35);所述刀片(35)设于上刀头(31)的夹取面上;
刀杆组件(2):外管(23)、拉杆(21);所述拉杆(21)套设于外管(23)内,下刀头(32)与外管(23)固定连接,上刀头(31)与外管(23)铰接,并通过拉杆(21)与活动手柄(14)相连,使得活动手柄(14)相对握持手柄(17)摆动时,拉杆(21)能够相对外管(23)发生位移,从而实现上刀头(31)和下刀头(32)的闭合;
电极系统:单极导线(133)、第一双极导线(134)、第二双极导线(135)、拉杆导线触点(122)、导电片(351)、外管导线触点(121);所述单极导线(133)、第一双极导线(134)、第二双极导线(135)从电极线管(13)中伸出,所述拉杆导线触点(122)位于拉杆(21)上,外管导线触点(121)位于外管(23)上,所述单极导线(133)的第一端与拉杆导线触点(122)相接,第二端与单极高频能量平台相连,所述第一双极导线(134)的第一端通过外管(23)内部直接与下刀头(32)相接,第二端与双极高频能量平台相连,所述第二双极导线(135)的第一端与外管导线触点(121)相接,第二端与双极高频能量平台相连;所述导电片(351)位于拉杆(21)和刀片(35)之间,使得通电后,拉杆(21)上的电流能够流向刀片(35);其中,单极导线(133)、拉杆导线触点(122)、导电片(351)、刀片(35)构成单极电流传导要件;第一双极导线(134)、第二双极导线(135)、上刀头(31)、下刀头(32)和外管导线触点(121)构成双极电流传导要件;
所述单极电凝开关(123)和单极电切开关(124)用于控制单极电流传导要件与单极高频能量平台的连通或断开,双极电凝开关(125)用于控制双极电流传导要件和双极高频能量平台的连通或断开;
所述拉杆(21)、外管(23)、第一双极导线(134)相互绝缘;所述上刀头(31)和下刀头(32)外表绝缘,上刀头(31)和下刀头(32)闭合时相互绝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双极混合模式手术消融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23)包括与刀头组件(3)相连的外管连接段(24),所述外管连接段(24)的直径小于外管(23)的直径,且外管(23)的外壁上带有刻度(2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明,刘卓炜,方倩,许景业,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吴志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